王 權
(甘肅省臨夏市第一中學 甘肅臨夏 731100)
初中體育教學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樹立正確三觀以及提高良好身體素質的重要學科。所以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還具有很大的困難。需要教師不斷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個性化發(fā)展,不斷改革教學目標,從而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并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改善教學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受傳統(tǒng)教育影響,導致初中學校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而體育教師也出現(xiàn)了職責松懈的現(xiàn)象。有些老師認為對于初中的學習,只學習文化課就可以,而忽略了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所以降低了對程的準備,導致教師對于體育教學的熱情下降。而有些學校甚至在臨近中考時取消體育課程,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時間較少,而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通過老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形式進行體育鍛煉。但是,這樣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學習地位,使學生缺少體育運動的興趣。這樣使課程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于老師講解體育動作,沒有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不利于學生一個實踐能力。
由于初中階段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不夠,所以有些學校缺乏相應的體育教學器材以及設備。只是對體育知識進行講解,并沒有將教學落到實踐當中。而有些學校的教學設備由于長時間沒有使用,出現(xiàn)了老化現(xiàn)象,沒有進行設備的更新與換代,這極大的阻礙了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學生不能在日常的體育活動中進行有效的器材鍛煉,很難激起學生的鍛煉興趣,造成課堂氛圍不活躍的現(xiàn)象。再加上由于課業(yè)負擔較重,升學壓力巨大,使學生沒有運動的時間以及高漲的運動情緒。所有時間精力全部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之上。另外,對于一些體育老師的教師綜合素質還不夠高,對于體育知識不夠專業(yè)。所以會導致無法準確地向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對體育活動出現(xiàn)抵觸心理。
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當中,體育課程都是按照教學大綱來進行安排,并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身體素質進行有效的改變。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也在變化,有一些教學目標已經(jīng)不能實現(xiàn)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導致教師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使學生缺少運動興趣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沒有得到相應的運動發(fā)展要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初中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或多或少都出現(xiàn)了一些健康問題,近視、肥胖、超重等問題顯著增加。而學生作為體育課堂的主要參與者,身體素質直接影響到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另外老師的不規(guī)范的體育教學也會導致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身體不協(xié)調的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初中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在初中體育教學階段過程當中,老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自身發(fā)展需求做出重要的教學目標,同時要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需要對學生們進行分組進行體育鍛煉。由于學生間個體差異很大,所以需要教師擺脫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據(jù)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進行分層教學。比如:在進行一些體育活動賽事的過程當中,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能力水平進行小組合作的分層式比賽,在比賽過程當中可以有利于鍛煉身體素質,對每個學生都能做到有效的能力提高,從而構建高校的體育教學課堂。讓學生在有充分的體育基礎之上進行體育活動。[1]另外,教師還要提高自身體育知識技能,通過不斷強化自身能力,為學生做良好的榜樣,更應該在教學當中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加投入到體育學習當中。還要根據(jù)體育教學大綱充分的進行升級優(yōu)化,使教學目標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學校和教師要積極對體育設備進行更新?lián)Q代,保持良好的設施建設,為體育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
在初中體育教學課堂當中,都是通過室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體育技能指導,但是簡單的通過口頭講解以及示范動作不能讓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要領,從而不利教學效率的提高。隨著現(xiàn)代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在體育課堂中占有很大的優(yōu)勢。能夠更加直觀的讓學生了解體育動作分解,提高學生對于一些體育活動的觀察能力,通過影音視頻等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tǒng),從而有利于學生的發(fā)散式思維以及領會動作步驟。在教學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示范環(huán)節(jié),而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示范更加清晰化,學生對于不熟悉或者很難理解的動作可以通過視頻等進行反復觀看。[2]例如:在初中廣播操學習步驟當中,老師可以找到相關的教學視頻素材,讓學生通過仔細的動作觀察掌握廣播操的每一個動作,通過多媒體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良好興趣,從而使老師在課堂的講解中減輕了教學負擔。
為了解決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需要教師開展更加豐富的教學形式。對于體育教學的成果檢驗不僅要在課堂中進行,更要通過豐富的體育活動進行有效的教學檢測,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于體育活動參與積極性不高,而由于體育活動設施器材的欠缺所以導致體育活動會更加枯燥乏味。所以,需要教師積極探索新型的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活動,積極地開展體育競賽等活動。另外,還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在游戲過程當中進行身體素質的提高,還可以鍛煉學生團結合作意識。[3]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長跑練習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進行接力游戲,在激烈的游戲競賽當中,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勝負欲,從而很好地參與體育活動。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以及運動技能的充分領悟,使體育課程充滿趣味性。
在初中體育教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以及升學壓力很大,所以會造成一定的心理問題,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老師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通過體育鍛煉讓學生可以在課余之中進行有效的心理放松,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壓力過程當中保持一顆放松的積極心態(tài)。[4]另外,老師還可以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積極的拓展相關的體育活動。在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要積極地將活動落展到實踐當中,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合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當中,還可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心理健康問題,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更加親近老師。因此,體育教學不應該只強健學生的體魄,更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在初中階段對學生成長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體育教師需要積極的提升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模式,從而構建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另外,在教學過程當中,要運用多媒體設備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根據(jù)學生的課堂反饋,還要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相關體育競賽活動,豐富教學形式,緩解課堂氛圍不活躍的現(xiàn)象。更要在教學過程當中將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滿足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成為全面型發(fā)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