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格律詩詞創(chuàng)作技巧初探

    2021-12-29 14:03:27張永義
    關鍵詞:平水韻仄聲平聲

    張永義

    (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文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6)

    近年來,隨著“國學熱”的興起,中央電視臺推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經(jīng)典詠流傳》等詩詞文化類節(jié)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盵1]中華詩詞源遠流長,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情感體驗和價值取向?!霸娍梢耘d,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2]2523,詩歌能夠真切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變化?!拔逅摹毙挛幕\動以來,由于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古詩文一度受到強烈沖擊,被邊緣化的趨勢日益明顯。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不斷向前推進,黨和國家大力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全國高校陸續(xù)成立詩社并創(chuàng)辦詩詞刊物,大學生們紛紛加入學習格律詩詞、創(chuàng)作格律詩詞的隊伍,掀起了繼承和傳播中華格律詩詞的熱潮。

    一、大學生學習格律詩詞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創(chuàng)新傳承中華詩詞

    大學生學習格律詩詞創(chuàng)作,不僅要學習詩詞的格律特點,還要通過掌握格律詩詞這種文學樣式的創(chuàng)作技法,深刻理解中華詩詞蘊含的價值取向、家國情懷,感受詩詞的辭情之美、聲韻之美和意境之美,從而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詩詞這門古老的藝術在當代中國煥發(fā)新的生命活力。學習詩詞誦讀、吟詠和鑒賞并不能滿足年輕人學習中華傳統(tǒng)詩詞的需要,通過古典詩詞來滋養(yǎng)心靈、澡雪精神、提升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自覺主動的審美追求。大學生只有掌握詩詞格律,讀寫結合,投身詩詞創(chuàng)作實踐,才能繼往圣之絕學,更好地創(chuàng)新傳承中華詩詞。

    (二)涵養(yǎng)大學生品格

    “寫詩填詞不是復古,也不是播弄風月,而是實實在在對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和文化底蘊的加強有著重要的意義[3]?!睏钍遄釉粲踝屩腥A傳統(tǒng)詩詞走進大學校園,讓中華詩詞融入大學生心靈、陶冶大學生情感、錘煉大學生思維,讓中華詩詞在大學校園中再鑄輝煌[4]。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心浮氣躁、以自我為中心、心理抗挫力較差等特點,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容易受到外界負面因素的影響,而中華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作能很好地引導大學生重塑健全人格。

    葉嘉瑩指出:“古典詩詞是生命的感發(fā)與融入,偉大詩人是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詩篇的,在那些詩篇中蓄積了古代偉大詩人所有心靈、智能、品格、襟抱和修養(yǎng)?!盵5]古詩詞體現(xiàn)的正直、高尚的文人品格,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昂揚向上的品格,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在困難面前振奮精神并提升耐挫力。中華傳統(tǒng)詩詞講究委婉、含蓄,有助于大學生平和內斂人格的養(yǎng)成,格律詩詞的錘詞煉句有助于大學生沉穩(wěn)個性的養(yǎng)成。

    二、大學生格律詩詞創(chuàng)作存在的問題

    當下大學生格律詩詞創(chuàng)作的整體現(xiàn)狀令人堪憂,各高校詩詞社團雖如雨后春筍,校園詩詞刊物和微信公眾號也屢見不鮮,但大學生創(chuàng)作的格律詩詞普遍存在不合格律、題材狹窄、結構散亂和語言匱乏等問題。筆者僅就大學生詩詞習作中普遍存在的落韻、失黏失對、平仄誤用和對仗不夠工整等現(xiàn)象略作分析。

    (一)落韻

    蝶興花馨水清清,燕鳴夜寧葉青青。夜來雨打花枝落,朝曦風拂杜鵑啼。(《無題》)

    這首七絕不僅句意混雜,不符合平仄交錯黏對的規(guī)則,而且存在著明顯的落韻問題。韻腳“清、青、啼”分別歸屬于平水韻下平聲八庚韻部、九青韻部和上平聲八齊韻部。因此,該詩未能做到一韻到底。

    靜享雨落窗沿聲,室內猶有讀書語。一簾秋雨青山老,閑看書籍月光同。(《秋雨》)

    這首七絕句意重出,首句和第三句皆寫秋雨,結句又出現(xiàn)了月光,不合物態(tài)常情。整首詩失黏失對,不僅未能一韻到底,而且偶句出現(xiàn)了以仄聲字收尾的弊病。

    三載六月丑時降,味火而狂性囂張。陳塘重浪劍刎頸,紅蓮重生世無雙。(《哪吒》)

    這首七絕雖然做到了偶句押韻,但是兩個韻字“張”“雙”分別歸平水韻下平聲七陽韻部和上平聲三江韻部,導致不同韻部混押的現(xiàn)象。

    (二)失黏和失對

    蘆葦叢邊清風起,秋湖瀲滟映晚霞。離人橋上思舊賦,北雁聲聲喚歸家。(《思鄉(xiāng)》)

    這首七絕雖然符合押韻要求,但是通篇失對。首句“叢邊清風”連續(xù)四字皆是平聲,次句“瀲滟映晚”連續(xù)四字皆是仄聲,顯然不符合一句詩中平仄必須交錯的要求。第三句的第四字“上”和第六字“舊”皆是仄聲,結句的第四字“聲”和第六字“歸”皆是平聲,亦不合律。

    檐下枝來春俏好,暈動明明月流光。擷來三分青天色,和若梨花入夢香。(《無題》)

    這首七絕首聯(lián)失對,次句的第二字應平而誤用仄聲、第四字應仄而誤用平聲。第三句未做到平仄交替,并且和次句平仄不相近似,明顯失黏。

    碧穹萬里皆若空,垂柳千絳亦無窮。再道花洲風光好,莫若相約春雨中。(《百花洲》)

    這首七絕符合押韻要求,但是通篇失黏失對。結句第四字“約”為入聲字,誤用為平聲。

    泡沫如影幻,飄揚起舞飛。灑落一瞬間,白映冬花開。(《雪》)

    這首五絕通篇失黏失對,首句和第三句平仄未能交錯,結句更以“冬花開”三個平聲字收尾,顯然不合格律要求。

    (三)平仄誤用

    相思一笑又催春,莫問風花誤卻身。不論珠簾花影事,此生念憶舊春人。(《念春》)

    這首七絕的第三句平仄有誤,“論”表示“評論、不論”等意思時,應為平聲。

    離歌一曲斷腸后,燈影憧憧夜雨時。欲淚無端思明月,不教相思夢里棲。(《別詞》)

    這首七絕尾聯(lián)失對?!敖獭北硎尽笆?、令”之意,應讀為平聲。

    少年逢樂事,忙趁好春光。但教踏車去,不覺油菜香。(《學車》)

    這首五絕尾聯(lián)失對?!暗獭敝敖獭睉x為平聲,“覺”是入聲字,應作仄聲使用。

    2.17 我刊已全文入網(wǎng)“清華同方、萬方、維普”等數(shù)據(jù)庫,凡向本刊投稿并錄用的稿件文章,將一律由編輯部統(tǒng)一納入數(shù)據(jù)庫,凡有異議者,請在來稿中注明。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刊物內容上網(wǎng)服務報酬,不再另付。

    河清蘆葦老,云淡露珠涼。陣陣南飛雁,濃濃秋菊香。風寒催葉落,霜重令蟲藏。若問何時暖,來春百卉芳。(《秋》)

    這首五律頸聯(lián)失對:“令”表示“使、讓”之意,應讀為平聲;“令蟲藏”是典型的“三平尾”,不合律。

    (四)對仗不工

    彎彎影中月,裊裊月中船。鯇魚翔游底,倔泥化入塘。(《鯇魚》)

    這首五絕不僅存在落韻、失黏失對、詞不達意等問題,首聯(lián)亦不構成對仗,“中”字明顯重出。

    半生零落復歸南,毅魄英魂在此間。政客猶將伶劇戲,夷酋便作飯資談。身拘租界多凌辱,命陷俘營盡役鞭。勛首卻遭宵小誤,秋風蕭瑟是年年。(《嘆八百壯士》)

    這首七律存在明顯的落韻現(xiàn)象:“南”“談”是平水韻下平聲十三覃韻部韻字,“鞭”“年”是下平聲一先韻部韻字,“間”是上平聲十五刪韻部韻字。此外,頸聯(lián)以“凌辱”與“役鞭”設對,不夠工整。

    細雨初停聞淡曉,推窗映入畫中霞。虹街青岳融怡色,丹葉紅楓勝錦花。去雁徘徊傷暮靄,新蝶彳亍戀歸家。游徒勿念鄉(xiāng)園景,人語黃昏是落涯。(《霽后憶鄉(xiāng)》)

    這首七律的遣詞造句過于生硬?!暗瓡浴焙汀奥溲摹鼻吠?,“彳、亍”二字突兀。頷聯(lián)以“虹街青岳”對“丹葉紅楓”,頗為勉強。頸聯(lián)以“傷暮靄”對“戀歸家”,更有湊韻之嫌,并且“蝶”為入聲字,無法與同為仄聲的“雁”構成對仗。

    中天空凈映疏星,兩岸燈光照水明。水色鋪陳流翡翠,波光瀲滟散星辰?;粑炓髑逡梗臉涔夂⑺疄I。燈影碧空心曠凈,一川明水伴君行。(《靜夜河濱》)

    這首七律不僅存在落韻現(xiàn)象,而且句式雜糅、語意重出,不夠精警凝練?!八薄盁簟焙汀懊鳌弊稚⒙溆诙嗑渲?。中間兩聯(lián)對仗欠斟酌,“明清夜”和“立水濱”對仗不工。

    三、格律詩詞創(chuàng)作技巧

    針對格律詩詞創(chuàng)作存在的常見問題,大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四聲和押韻知識、分辨平仄異讀現(xiàn)象、掌握必要的對仗等形式技巧予以解決。

    (一)四聲和押韻

    中古音四聲分為平、上、去、入。對于今人而言,真正棘手的是入聲字的辨別,因為平聲字分為陰平和陽平,不影響對一首律詩或絕句的平仄判斷。入聲字到了近古時期逐漸消亡,分化為平聲、上聲和去聲,而現(xiàn)代漢語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平仄兩讀的現(xiàn)象。尤其是那些今音讀為平聲的入聲字,在唐宋詩詞里是作為仄聲處理的,學生如果不能正確識別,就會造成誤用。據(jù)統(tǒng)計,派入陰平和陽平的中古入聲字,除少數(shù)冷僻字外,將近600 個[6]137。其實,一般讀者不需要專門學習深奧的中古音知識,也無需按照聲韻母和偏旁部首對入聲字進行歸類整理,只需要通過以下兩條簡單途徑,即可大致辨識入聲字。其一,可以利用平水韻字表進行入聲字檢索,比如借助《佩文韻府》《詩韻合璧》《詞林正韻》等韻書,或者通過網(wǎng)絡在線檢索和詩詞工具網(wǎng)站的關注下載,或者將普通話中讀為平聲的常見入聲字列為簡表,通過反復瀏覽加深印象。其二,可以反復誦讀清人王鑒的《四聲纂句》收錄的平上去入四聲組詞,把握入聲字發(fā)音急促質實的特點,或者將那些押入聲韻的唐宋詩詞名篇找出誦讀,標注其韻腳,即可在短時間之內掌握一批入聲字。分清四聲之后,學生還必須弄懂格律詩押韻的三條規(guī)則:必須押平水韻中的平聲韻;在同一個平聲韻中選擇韻字并一押到底,有時首句可入鄰韻;偶句必須押韻。首句收尾可平可仄,每一聯(lián)詩的句尾必定押韻。

    掌握近體詩的押韻規(guī)則,有助于在詩詞閱讀和創(chuàng)作中判定讀音,茲略舉兩例加以說明。比如,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名字讀音向來有所爭議,“參”既可讀為參加之“參”,也可讀作參商之“參”。宋人作詩多有以“岑參”為韻腳的,如廖行之的七律《書懷》的韻腳為“衫、驂、南、談、參”。該詩尾聯(lián)寫道:“聞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誰復似岑參。”劉克莊七律《又和感舊四首》頸聯(lián)為“畏壘屢豐愧桑楚,漢喜雖小屈岑參”,“參”和“驂、南、柑、酣”同為該詩韻腳。檢索可知,這些韻字均出自平水韻下平聲十三覃韻部,應讀為cān。葉嘉瑩依據(jù)岑參的顯赫家世(曾祖、伯祖和伯父先后位列宰相)以及其兄名為岑況提供了另一佐證,認為詩人得名岑參,是因為父輩冀望其將來“參與到中央權要的地位”[7]94。再如,陶淵明五言古詩《讀〈山海經(jīng)〉》(其一)通篇采用偶句押韻,疏、廬、書、蔬、圖、如等都是平聲韻腳,據(jù)此可知該詩中“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里的韻腳“俱”字也不例外。事實上,“俱”出自平水韻上平聲七虞韻部,中古音里只讀為平聲。杜甫五律《春夜喜雨》頸聯(lián)“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七絕《戲為六絕句》(其二)中的“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均是例證。

    (二)平仄

    近體詩的平仄規(guī)則講求交錯黏對,一句之中,必須做到平聲和仄聲相間交錯;同一聯(lián)之中,平仄相對(對立),相鄰兩聯(lián)之間,平仄相黏(近似)。以七言律絕為例,平仄句式的定格共有四種。為了便于理解和記憶,以A、a、B、b 句式來分別標識: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A 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a 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B 句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b 句式)

    近體詩的四種平仄格式看似復雜,五、七言律詩和絕句合計有十六種平仄變化格式,實際上這四種詩體的平仄變化規(guī)律都是相同的。以七絕為例,無非是ABbA、aBbA、BAaB、bAaB 這四種變化格式。a 或b 仄聲收尾句式只可能在詩的每一聯(lián)上句出現(xiàn),因為偶句必須押韻的規(guī)則,每一聯(lián)下句必定使用A 或B 平聲收尾句式。掌握了近體詩的平仄規(guī)則,有助于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判定一些古今異音字的平仄讀音,避免誤讀誤用。平仄方面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古今字音不同。比如:“場”今音分為上聲和陽平,而中古音只作平聲,屬于平水韻下平聲七陽韻字;“究”今音讀為陰平,而中古音只作仄聲,屬于平水韻去聲二十六宥韻字;“擁”今音讀為陰平,而中古音只作仄聲,屬于平水韻上聲二腫韻字。二是平仄兩讀。比如:“令”在平水韻里分屬下平聲八庚和去聲二十四敬韻部,表示“命令、號令”之意時為仄聲,表示“使、讓”之意時為平聲;“醒”在平水韻里分屬下平聲九青和上聲二十四迥韻部,表示“清醒、醒酒”之意,依據(jù)句中平仄及押韻要求,有時讀為平聲;“聽”在平水韻里分屬下平聲九青和去聲二十五徑韻部,表示“傾聽、聆聽”之意,依據(jù)句中平仄及押韻要求,有時應讀為仄聲;“看”在平水韻里分屬上平聲十四寒和去聲十五翰韻字,作“觀看、看看(漸漸、轉瞬)”之意時,依據(jù)句中平仄及押韻要求,應讀為平聲;“當”在平水韻里分屬下平聲七陽和去聲二十三漾韻部,作為“當作、只當”之意時應讀為去聲;“教”在平水韻里分屬下平聲三肴和去聲十九效韻部,表示“使令”之意時讀平聲,表示“教化、教學”之意時讀仄聲。

    (三)對仗

    古典詩詞都注重形式之美,并非只有格律詩詞才講求對仗、復沓等形式技巧?!豆旁娛攀住分袑φ叹涫讲⒉幌∫?,如“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对娊?jīng)》中的《周南·關雎》《周南·桃夭》《秦風·蒹葭》等名篇,都具有重章復唱的韻律之美,如人物對、鳥獸對、草木對、數(shù)目對、疊字對、互成對、雙擬對、借對、流水對等。以下筆者以由名詞或名詞性詞組構成的一種特殊對仗形式——列錦對為例,分析中國詩詞常用的意象并置手法。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復》)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

    這些詩人精心選擇的意象如繁花簇錦般堆疊在一起,排列并置,構成了一組密集的意象群,往往暗含著今昔對照和時空轉換,帶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黃庭堅的《寄黃幾復》中,桃李春風既是寫景物節(jié)令,也是對青春歲月的回顧;一杯酒既是寫朋友之間的宴飲之歡,也有藐視功名及時行樂之意,且用典自然,不露痕跡。下句中的“江湖夜雨”既寫地處偏遠環(huán)境冷清,也是對世事艱險人生失落的隱喻。詩人觸景傷情,撫今追昔,最終將過去十年間的種種遭際、對友人的思念和未來的隱憂都歸置于此刻獨對的一盞孤燈之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燈燭意象很容易引發(fā)無盡的聯(lián)想和感動,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里的“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杜甫《羌村三首》里的“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里的“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以及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預想的西窗剪燭話舊場景,都能使讀者自然而然地產生聯(lián)想。這是因為中國詩詞向來注重心物交融和興發(fā)感動,也就是詞學家顧隨所強調的詩不是教訓人,而是心靈的推而化之,傾力表現(xiàn)的乃是“整個人格的活動”[8]5。

    中國詩詞里的經(jīng)典意象和場景比比皆是,例如秋水蒹葭、紅葉題詩、人面桃花、折柳贈別和明月相思。學生在創(chuàng)作詩詞時如果能夠了解作品及其背后蘊藏的人物、故事和習俗,正確地化用典故,就能有效深化詩詞內涵。值得注意的是,切忌從字面本身的意義去翻譯詩句,否則會破壞詩歌意境,減損作品的豐富意蘊。比如晏幾道小令《臨江仙》中的對仗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如果僅僅按照字面意思去翻譯和理解,就會索然無味。對于這一現(xiàn)象,葉維廉認為是由于文言和白話的句法迥然不同造成的,因為詩意的產生有時需要依賴詞語的模糊性。晏幾道詞作的那種清澈玲瓏的境界與讀者的審美感受并無隔閡,經(jīng)過白話翻譯之后“景物的獨立自主性和客觀性受到侵擾”[9]19,反而變成了直白僵死的畫面,難以引發(fā)讀者的豐富聯(lián)想。

    古典詩詞中的對仗、復沓、意象并置等修辭技法對英美意象派、新超現(xiàn)實主義詩人產生了深遠影響。埃茲拉·龐德、羅伯特·勃萊、加里·斯奈德、杰克·吉爾伯特等西方現(xiàn)代詩人的詩作,帶有明顯的李白、王維等唐代詩人作品的影子。廢名的《十二月十九夜》、卞之琳的《斷章》、張棗的《鏡中》、柏樺的《在清朝》、歐陽江河的《一分鐘,天人老矣》等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也不乏古典詩詞的回聲。教師在詩詞寫作教學中可以讓大學生嘗試著將唐宋詩詞名篇改寫成現(xiàn)代詩,使他們充分感受文言和白話的區(qū)別,從意象的選擇、詞語的雙關、詩情的營造、時空的轉換運用等更深的層面上去領略古典詩詞的魅力。

    此外,大學生在詩詞寫作訓練中還可以在語言錘煉、句意檃栝和章法結構等方面多下功夫,不妨著重閱讀杜甫、李商隱、黃庭堅、元好問、王士禛、黃景仁、龔自珍等歷代詩家的律絕名篇,或者選擇曾國藩編纂的《十八家詩鈔》、陳衍編選的《宋詩精華錄》、錢鍾書《宋詩選注》、朱孝臧編選的《宋詞三百首》、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等詩詞選本精讀一家,或者選擇夏承燾、詹安泰、劉永濟、葉嘉瑩等在海內外有廣泛影響的名家校注評點本,反復揣摩,次韻仿寫。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有所收獲。

    猜你喜歡
    平水韻仄聲平聲
    七律 ? 致自己(平水韻)
    當代作家(2023年12期)2023-03-21 07:47:20
    大學生歸鄉(xiāng)扶貧有感(平水韻)
    詩選刊(2020年12期)2020-12-03 13:58:18
    《梨花思夢》七絕(組詩)
    吟出古詩之美
    天邊的云詩詞四首
    揣一本詞典走天涯
    揣一本詞典走天涯
    貞觀的“觀”讀平讀仄?
    文史雜志(2014年3期)2014-06-09 20:06:42
    病聯(lián)曝光臺
    對聯(lián)(2013年8期)2013-06-25 10:44:40
    轉入普通話平聲的常用古入聲字表
    對聯(lián)(2011年14期)2011-09-18 02:49:26
    邳州市| 鹤岗市| 元氏县| 岳阳县| 嘉禾县| 普定县| 滕州市| 教育| 昌平区| 林甸县| 商都县| 上饶县| 鄂州市| 潼南县| 黔西县| 高雄县| 合作市| 聂荣县| 江城| 大同市| 无极县| 郎溪县| 农安县| 丹东市| 宁河县| 曲周县| 方山县| 勐海县| 许昌县| 报价| 社旗县| 延安市| 辉南县| 桦川县| 乌兰县| 左权县| 元氏县| 信宜市| 青河县| 威远县|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