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平 張夢迪 鄭 焱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皮膚科 陜西西安 710000)
皮膚性病學屬于臨床醫(yī)學的二級學科,專業(yè)性強、涉及范圍廣、病種復雜繁多、疾病表現(xiàn)多變且相似度高[1],除了皮膚鏡、真菌檢查、病理活檢等輔助檢查外,皮膚性病的診斷主要依據(jù)病史和臨床表現(xiàn)。此外,本課程的理論和見習學時較少,因此,本科生在學習此課程時常感到力不從心。
助教,是輔助授課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職務[2]。研究生助教則是指研究生在校期間,擔任助教一職,協(xié)助教師教學的工作[3]。從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生助教制度的發(fā)展來看,研究生助教模式能提高本科生皮膚性病學的教學質(zhì)量,不失為一種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4]。
19世紀末,研究生助教制度起始于美國的哈佛大學[5],之后為各個國家所用,自此,高校的學生也逐漸參與到教學領域中來。在歐美國家,研究生助教制度在本科生教學中覆蓋范圍非常全面,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和沉淀,已經(jīng)非常完善和健全了。
20世紀80年代,為增強研究生的實踐能力,我國高校也開始納入該制度[6]。1986年,教育部頒發(fā)了《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我國大學便著手實施研究生助教制度[7]。1988年,教育部發(fā)布了《高等學校聘用研究生擔任助教工作試行辦法》[6]。經(jīng)過后續(xù)的發(fā)展,研究生助教任務已經(jīng)成為我國許多高校研究生畢業(yè)之前必須完成的“三助一輔” (助教、助研、助管、學生輔導員)任務之一,被納入研究生培養(yǎng)的必須環(huán)節(jié)[7]。
盡管我國已引入研究生助教制度多年,各大高校也在積極探索和推動本科生和研究生最適當?shù)呐囵B(yǎng)模式。然而,我國的研究生助教制度仍不夠全面和完善。我國許多高校中,助教所服務的并不是本科生課程,而是低年級的研究生課程,許多本科生課程包括皮膚性病學并沒有助教。配備有助教的學校,也并非都進入了課堂,部分助教只是為教師備好課件而不出現(xiàn)在課堂、與學生接觸的“幕后助教”。即便入駐課堂,也只是代替老師點名查看簽到情況,并沒有承擔記錄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協(xié)助教師組織學生答疑討論、輔助批改作業(yè)等職責。至于皮膚性病學的臨床見習,助教則更少參與。故而,目前我國高校本科生皮膚性病學的研究生助教模式普遍沒有得到高效的利用。
從近年來的招生趨勢來看,為了滿足國家對人才、人民對知識及學歷的需要,全國各大高校持續(xù)擴大招生規(guī)模,而師資隊伍的擴展相對而言遠落后于學生數(shù)量的增加[8]。因而出現(xiàn)一名教師一堂課教多個班級、一個專業(yè)的某課程全都由一位老師承擔的超負荷教學。皮膚性病學的授課教師由臨床醫(yī)生擔任,在師資資源本就不足的情況下,教師還承擔著繁忙的臨床工作和科研任務,日常工作量太大,自然導致教師對本科生教學更加力不從心。而助教相當于學生的“小老師”,可以承擔除正式授課以外的教學任務,如查找資料、制備課件、點名簽到、課堂管理、學習輔導、布置任務、檢查作業(yè)、問題答疑、組織討論、帶領見習、考試通知、批改試卷等[9],一定程度上擴充了教學隊伍,分擔了臨床教師的教學壓力。
研究生助教與本科生的年齡通常較為相近,相較于教師,助教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更暢通,相處時間也更充足,易與學生建立友好、平等、相互尊重的關系。助教能清楚地了解學生對皮膚性病學這門課程的掌握程度、比較薄弱需要教師重點講解的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以及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課堂安排的建議等情況。因而,研究生助教可作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課程的建議匯總反饋給教師,將教師的教學安排、課堂要求、課后作業(yè)傳達給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有針對性地采取合適的教學方針,提升教學效率[10,11]。
助教可以組織教師和學生的答疑討論,幫助學生解決疑問,加深對皮膚性病學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作為前輩,可以力所能及地代替教師為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掌握此門課程的學習小竅門,鍛煉學生臨床思維及獨立思考的能力。皮膚性病學課程難度較大,通過激勵學生,建立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可降低學生對此課程的抵觸心理,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為將來計劃投身于皮膚性病科的學生打下堅實、牢固的根基。
皮膚性病學的疾病表觀性強,臨床見習在該課程的教學中十分重要,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真正掌握皮膚性病學臨床診治的要點。見習時,研究生助教既是前輩,又是學習者;既是引領者,又是陪伴者。他們更懂得學生的心理,更理解學生的需求和適合的學習路徑,可以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進行見習,落實到每一個學生,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
研究生在擔任本科生助教時,不僅協(xié)助教師的教學,還將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甚至可以親身實踐各種教學風格和模式。這對于打算從事教育事業(yè)的研究生尤為重要,有了教學經(jīng)歷和嘗試,研究生對教學工作有所準備,能夠迅速適應并勝任自己的工作。
在擔任助教時,研究生會經(jīng)常與學生和教師打交道,在處理解決學生問題和安排教師相關事宜過程中,研究生人際交往的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獨立思考以及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會得到有效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會得到提高。同時,作為皮膚性病學專業(yè)的研究生,在查找、分析、解決學生的問題時,研究生也進一步加固和補全了自己的皮膚性病學基礎知識。[12]
部分高校在篩選皮膚性病學的研究生助教時并不嚴格,納入了非本專業(yè)的研究生。雖然臨床醫(yī)學其他專業(yè)的研究生在本科時也學過此課程,但是他們往往在研究生期間投身于自身專業(yè)領域的學習和科研,對專科性強的皮膚性病學已不再熟悉,無法勝任助教的任務。
許多研究生擔任助教只是為了完成學校對研究生“三助一輔”的要求,拿到學分,順利畢業(yè),他們更多的是關注自身專業(yè)的學習和科研任務。即便擔任的是自己專業(yè)的研究生助教,也并不重視這份工作,更對此沒有責任心。他們沒有意識到研究生助教工作的意義,認為這份工作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因而并不珍惜當研究生助教的機會,甚至不能做到每次授課都進駐課堂[13]。
我國雖引入研究生助教制度多年,但至今仍不完善,對其重視程度也遠遠不如西方國家。許多高校都缺乏研究生助教上崗前對其心理建設、工作內(nèi)容、教學能力的專業(yè)培訓。因此,研究生助教上崗后始終對自己的工作一知半解,認同度也不高,無法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大部分高校都沒有一套統(tǒng)一嚴格的考核指標,對研究生助教的考核非常松散,因而對助教的獎懲措施十分模糊,不管是對工作認真的研究生助教還是對敷衍的助教,獎懲都沒有太大區(qū)別。這種情況十分不利于提高助教的工作積極性。
皮膚性病學疾病復雜,專業(yè)性強,本科生皮膚性病學的研究生助教必須由皮膚性病學專業(yè)的研究生來擔任。
研究生不重視助教工作的根本原因是他們不懂助教工作的意義和作用,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助教的責任心、發(fā)揮光和熱,則需在研究生人群中加大宣傳研究生助教的存在原因,讓他們明白擔任助教對自己的用處不只是拿學分、滿足畢業(yè)要求,從而使得研究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助教的工作。
助教是一份需要認真對待的工作,不經(jīng)培訓無法完全勝任此份工作。即便國家不制定統(tǒng)一的培訓要求,各個高校也應抓好崗前培訓這一關,對研究生助教進行心理建設、工作內(nèi)容、教學能力等的專業(yè)培訓。此外,對于不同的專業(yè)和課程,培訓內(nèi)容和要點應貼合此課程的特征,如對皮膚性病學,助教應查找相應的圖像資料,將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同時與鏡下病理表現(xiàn)相結合,使學生對疾病有完整、系統(tǒng)的認知。通過培訓,研究生可盡可能地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從而真正體現(xiàn)助教的價值[11]。
只有嚴格的考核才能將研究生助教有組織地管理起來,才能讓每一個研究生助教都認真對待這份工作。助教工作完成后,通過詳盡的考核指標,來判斷助教任務的完成度,進而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以刺激和提高助教模式對教學質(zhì)量的貢獻,促進研究生助教模式的發(fā)展和壯大[10]。
研究生助教模式對于本科生皮膚性病學教學有重要意義,既可以減輕臨床師資教學壓力,又可以提升研究生自身能力,還對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有重大貢獻,研究生助教模式應當被我國各大高校視為重要輔助教學方式。然而這一切的基礎是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助教制度,在目前快速的教育改革的進程中,中國的研究生助教制度會越來越全面、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