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凱 , 吳杰軍 , 劉 軍
(江西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10)
貨箱護欄,從其字面意思已經解釋,就是帶有貨箱的車輛載貨區(qū)域的一種保護阻攔物。汽車行業(yè)發(fā)展至今,隨著輕型貨車乘用化的加劇,使其不再是單一的功能件,而是具備乘用化以及車輛載貨固定效用的一種部件[1-5]。
目前,市場輕型貨車貨箱護欄材料及成型工藝大致有以下幾種,如表1所示。
表1 輕型貨車貨箱護欄材料及成型工藝種類
根據江西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從節(jié)省開發(fā)資源的角度出發(fā),將公司現有4款皮卡貨箱護欄進行重新設計整合。結合工程設計,公司現有產品標軸/長軸貨箱前護欄安裝孔通用,左/右護欄安裝孔不完全通用。為節(jié)省開發(fā)成本,將標軸/長軸左/右通用安裝孔進行通用設計。設計造型圖如圖1所示。
圖1 貨箱護欄RP樣件裝車效果
該造型可以在現有貨箱的基礎上,不更改任何零部件,只需開發(fā)貨箱護欄即可??梢院芎玫貪M足通用化設計需求,同時開發(fā)成本也相對較低。銷售公司認為標軸護欄末端至貨箱尾部間距296 mm,評審可接受。但長軸貨箱間距過長,客戶無法對后部貨物進行捆綁,無法接受。因此,該方案被否定,同時要求銷售公司對貨箱護欄進行市場調研。
1)貨箱護欄需求輸入。根據銷售公司針對成都、廣州、西安三地皮卡用戶的調研結果,皮卡外置鉤有70%客戶需求配置。統計市場上現有皮卡外置鉤形式,主要有如下四類:貨箱自帶外置鉤(外置鉤通過螺母連接在貨箱外板上)、不銹鋼貨箱護欄+貨箱自帶外置鉤、SMC貨箱護欄+SMC外置掛鉤(外置鉤單獨安裝在貨箱外板上)、鐵制貨箱護欄+SMC外置掛鉤(外置鉤安裝在貨箱護欄上)。以上四種貨箱護欄+外置鉤形式市場占比達83.3%。調研中,85%的調研對象建議采用鐵制貨箱護欄+SMC外置掛鉤,互換性強,不影響貨箱造型,但需要實現選裝。同時,需要配備三個外置掛鉤。
2)造型設計輸入。根據銷售公司對貨箱護欄的要求,同時結合貨箱外板、內板、安裝支架等進行工程分析,造型設計如圖2所示。
圖2 新貨箱護欄A面
3)貨箱通用設計?,F有標軸/長軸貨箱長度不同,匹配不同類型貨箱護欄。為達到通用化設計,標軸/長軸貨箱需進行適應性調整,以滿足貨箱護欄通用化設計要求。貨箱外板根據新造型對掛鉤固定支架安裝位置進行了調整。為滿足外置掛鉤受力強度,將護欄固定支架布置盡可能靠近護欄外置鉤。因此,為了減少開發(fā)費用,盡可能在現有零件及模具上進行修改,并且需要保證現有貨箱護欄可以進行互換?;谝陨峡紤],新護欄部分安裝孔直接借用原有護欄固定支架,部分支架進行重新開發(fā)。為此,需在標軸外板上根據護欄固定支架位置增加一個安裝過孔,如圖3所示,長軸需在原有零件基礎上增加兩個安裝過孔,如圖4所示。
圖3 標軸貨箱外板變更示意圖
圖4 長軸貨箱外板變更示意圖
貨箱內板同樣根據護欄固定位置變更,對應增加三個過孔,如圖5所示。為了保證貨箱護欄及相關固定點能夠滿足設定強度要求,特意在內板中增加護欄安裝支架(含凸焊螺母),以滿足貨箱護欄的受力要求,新開發(fā)護欄安裝支架如圖6所示(支架2為長軸專用支架)。為匹配新護欄造型安裝及滿足掛鉤強度,特將護欄固定支架加寬設計,如圖7所示。其中,支架3、5為標軸/長軸通用件,支架3、4為同一部件。
圖5 貨箱內板變更示意圖
圖6 新開發(fā)護欄安裝支架示意圖
圖7 新開發(fā)貨箱護欄固定支架示意圖
4)CAE計算。根據《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要求[2],每個掛鉤需能承受150 N的重物,試驗方法:水平放置貨箱并固定,對系固定點分別單獨施加正向(內繩鉤)或斜向(外繩鉤)的兩個拉力,考察系固定點是否損壞或斷裂,判定是否滿足要求。根據其要求及試驗方法,進行相關CAE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①對外置掛鉤1施加150 N的力,貨箱護欄本體受力云圖如圖8所示,掛鉤1受力云圖如圖9所示,貨箱護欄固定支架受力云圖如圖10所示。
圖8 貨箱護欄本體受力云圖
圖9 掛鉤1受力云圖
圖10 貨箱護欄固定支架受力云圖
②對外置掛鉤2施加150 N的力,貨箱護欄本體受力云圖如圖11所示,掛鉤2受力云圖如圖12所示,貨箱護欄固定支架受力云圖如圖13所示。
圖11 貨箱護欄本體受力云圖
圖12 掛鉤2受力云圖
③對外置掛鉤3施加150 N的力,貨箱護欄本體受力云圖如圖14所示,掛鉤3受力云圖如圖15所示,貨箱護欄固定支架受力云圖如圖16所示。
圖14 貨箱護欄本體受力云圖
圖15 掛鉤3受力云圖
圖16 貨箱護欄固定支架受力云圖
根據以上分析,判定貨箱護欄、外置鉤及護欄固定支架設計滿足CAE設定要求。
本研究基于量產車型,在不破壞原有設計情況下進行通用化設計。因涉及現有車型售后市場必須保留原固定點,同時兼顧市場新的需求。通用設計需考慮新、老護欄互換因素,同時需要考慮新護欄的安裝及設計強度是否滿足相關法規(gu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