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師范學院電子與材料工程學院 陳 昶 曹鳳紅 徐要輝 鄧 遲 范 強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為了順利開展“停課不停學”,高校教師積極利用在線教學平臺等手段進行教學活動,提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新思路并加以實踐。從在線教學平臺、教師、學生等方面,分析了在線教學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從而有效改善在線教學的課堂教學質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促進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國蔓延開來,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學習和工作。為了防止疫情進一步惡化,確保教師和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教育部要求學校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停課不停學”[1]。學校針對學生延期開學,組織教師實施了全校性的網絡在線教學工作,保證教學工作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能夠有序有效實施,盡可能減少疫情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影響。從傳統面對面教學模式轉變?yōu)樵诰€教學模式,由于兩種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差異,對所有高校老師而言,成為了一項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
隨著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在線教學成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教學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線教學是教學信息化最為關鍵的實踐環(huán)節(jié)[2-3]。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在線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既能解決教育資源的地域性差異,又能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地為更多人提供優(yōu)質全面的教育資源,從而更好地服務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實現教學的共享性、高效性和優(yōu)質性。本文主要從在線教學平臺、教師、學生等方面,探討了在線教學面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以此推進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
雖然在線教學具有實時性、復合性、開放性、多樣性等優(yōu)點[4],但是由于在線教學現目前正處于探索推廣階段,難免會面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于在線教學平臺、教師以及學生等方面。
作為在線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線教學平臺為學生和教師之間搭建了一座交流互動的橋梁,對于順利開展在線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平臺能夠支持在線教學,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平臺都能適合開展在線教學。因此,選擇一個功能強大且運行穩(wěn)定的平臺顯得非常必要。在選擇平臺的時候,首先應該關注平臺的安全性問題,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個人信息安全都是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傳統教學過程中,考勤是學生進入課堂后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平臺應具備在線考勤、課中實時監(jiān)控等功能,避免出現少數學生偷懶或者不聽課等現象,保障在線教學的效果[5]。此外,如果涉及學生人數較多的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時,需要注意平臺是否存在延時、卡頓等問題,保障平臺在使用過程中的流暢性以及穩(wěn)定性。由于少數學生可能存在上網困難、網絡質量差等問題,如果平臺不具備回放功能,將會導致學生不能及時跟進教學進度,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6]。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于部分教師而言,尤其是年紀較大的教師,他們很難適應在線教學模式。因為受長年累月的工作習慣影響,他們更加傾向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很難跨出改變的第一步。此外,他們對于在線教學的相關技能幾乎為零,掌握在線教學技能對于他們而言,無疑成為了一項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在利用平臺開展在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熟悉和掌握平臺的使用方法以外,還需要為學生提供與課程相關的專業(yè)信息和拓展知識等,因此教師將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傳統教學中,考察學生聽課效率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提問和布置課后作業(yè),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以及完成課后作業(yè)的質量來反饋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于在線教學,教師應重新思考如何借助平臺有效反饋教學效果,探討出一套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保障教學質量的方法[7]。
學生作為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于填鴨式的課堂教學形式,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積極主動去學習和掌握知識[8]。由于區(qū)別于傳統教學,在沒有教師監(jiān)督的情況下,少數學生缺乏對學習的自覺性,可能僅僅是登錄網絡學習平臺,實際卻沒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去做與課程學習無關的事,嚴重影響了其學習效果。為了更好地適應在線教學,學生需要自主進行課程的預習、復習和主動學習等工作。因此,學生對于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在線教學的有效開展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適應線上聽課和通過互聯網獲取學習資源,對于學生都是極具考驗的任務。
為了更好地開展在線教學工作,針對在線教學平臺、教師、學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不斷探索在線教學方式方法,提升在線教學質量,讓學生真正受益于在線教學。
針對平臺的安全問題,首先應該選擇專業(yè)權威的在線教學平臺,比如騰訊會議、雨課堂、釘釘、中國大學慕課、超星學習通等。其次,可以檢查網絡運行環(huán)境,加強網絡平臺安全保護等措施,確保教師和學生的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手機號碼等個人隱私信息得到有效保護。如果平臺出現直播延時、卡頓等問題,應該盡量避免其他與平臺無關的應用程序同時運行,也可以采用多平臺配合工作的模式,比如采用專業(yè)在線教學平臺與騰訊QQ群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在線課程學習,保障整個教學過程順利完成。考慮到少數學生上網困難、網絡狀況差等問題,應盡量保證平臺具備回放功能,使那部分學生能跟上學習進度,也能幫助學生及時查漏補缺,進行課后復習。為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平臺須具備對學生和教師的監(jiān)督和考核功能,確保平臺可實現支持在線作業(yè)發(fā)布,教學質量評價,統計學生的學習進度、視頻資料觀看情況、參與課堂討論次數等,從而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9]。
為了更加順利、更加高效地開展在線教學,教師應從思想上接受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克服長期以來養(yǎng)成的面對面授課和板書等習慣,加強自身教學信息化能力的培養(yǎng)。高校應積極組織和鼓勵在校教師參與關于“互聯網+”以及在線教育平臺使用的培訓。通過專業(yè)化的集中培訓,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素養(yǎng)能力,使教師能夠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在線教學,形成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授課思維模式[10]。由于在線教學脫離了教室這一特定空間,教師不能像傳統教學那樣及時了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教師應當思考如何掌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和學習效果的教學方法。教師可根據每次課程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進行分工細化,使線上課堂活動變得更加多樣化,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小組協作、相互交流、成果展示等[9]。根據學生在這些環(huán)節(jié)的綜合表現,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效果,通過反饋的結果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為了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在準備線上授課時,充分利用在線教學平臺授課更加直觀性的優(yōu)勢,結合課程內容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領域著手,搜集有利于開展教學活動的學習素材,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10]。此外,學校應該健全對教師在線教學的評價考核體系,監(jiān)督教師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有序推進在線教學工作的開展。
在線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是區(qū)別于傳統教學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絕大多數學生已經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他們需要經歷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來適應在線教學。部分學生長期以來養(yǎng)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在傳統課堂上會出現開小差、玩手機、睡覺等情況。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借助在線教學平臺在授課期間,實時統計學生回答問題次數、參與課堂互動討論次數、查看學習資料情況等,制定嚴格的考核規(guī)則,增加平時考核成績的比重,從而督促學生將時間和精力花在學習上。為了使學生由灌輸式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在線教學平臺應該提供大量學習資源,實現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配套學生在線自主學習系統,平臺可以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追蹤記錄,教師可根據記錄結果,作為考察學生平時成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此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學校應該定期組織教師對學生開展關于線上學習的情況調查,了解學生對在線教學的適應情況、學習效果、意見反饋等,從而有針對性地改善在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在線學習真正有利于學生提高知識水平和專業(yè)技能,達到利用“互聯網+平臺”實現信息化教育的目標。
互聯網和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高校實現教育信息化創(chuàng)造了十分優(yōu)越的外部環(huán)境和可靠的技術條件。為了順利有效地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需要完善在線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資源配置、健全教學監(jiān)督管理體系等。此外,為了提高在線教學科學化建設水平,采用安全、簡潔、高效、多元化的在線教學平臺,加強教師信息化培訓力度,提高教師教育信息技術綜合應用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從多方面促進網絡信息技術與高校教育的高度融合,積極推動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實現高校教育高質量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