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文 孫 旸
《宋史》卷二百七十一《杜漢徽傳》載:
“ 晉天福六年,與慕容鄴等討安州李金全……八年,從征鎮(zhèn)州安重榮。 ”[1]9284
按,原文 “ 八年 ” 應為 “ 六年 ” 。
一
安重榮叛亂后,后晉高祖石敬瑭遣將征討安重榮??贾T史籍,后晉征討鎮(zhèn)州安重榮時間,均系于后晉天福六年冬十二月。杜漢徽從征鎮(zhèn)州安重榮即發(fā)生于此時。
《舊五代史》卷八十《高祖本紀六》載:
“ (天福六年十二月丁亥)是日,鎮(zhèn)州節(jié)度使安重榮稱兵向闕,以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杜重威為北面行營招討使,率兵擊之。 ”[2]1227
《舊五代史》卷九十八《安重榮傳》載:
“ 天福六年冬,大集境內(nèi)饑民,眾至數(shù)萬,揚旌向闕,聲言入覲。朝廷遣杜重威帥師御之,遇于宗城。 ”[2]1524
《新五代史》卷八《晉本紀第八》載:
“ (天福六年十二月)成德軍節(jié)度使安重榮反。天平節(jié)度使杜重威為鎮(zhèn)州行營招討使。 ”[3]100
《資治通鑒》卷二百八十二《后晉紀三》高祖天福六年(941)條載:
“ (十二月)安重榮聞安從進舉兵反,謀遂決,大集境內(nèi)饑民,眾至數(shù)萬,南向鄴都,聲言入朝……帝聞重榮反,壬辰,遣護圣等馬步三十九指揮擊之。 ”[4]9358-9359
《冊府元龜》卷第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討第三》載:
“ (天福六年)十二月,三州節(jié)度使安重榮稱兵向門,乃遣圣奉國宗順興國威順等馬步軍三十九指揮擊之。 ”[5]1347
《遼史》卷四《本紀第四·太宗下》載:
“ (會同四年十二月)戊申,晉以敗安重榮來告。 ”[6]50
按,會同為遼太宗耶律德光年號,會同四年即941年,后晉天福六年。
二
又,安重榮于后晉天福七年正月兵敗被殺。
《舊五代史》卷八十《高祖本紀六》載:
“ (天福七年正月)北面招討使杜重威奏,今月二日收復鎮(zhèn)州,斬安重榮,傳首闕下。 ”[2]1228
《新五代史》卷八《晉本紀第八》載:
“ (天福)七年春正月丁巳,克鎮(zhèn)州,安重榮伏誅,赦廣晉。 ”[3]100
《冊府元龜》卷第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討第三》小字注載:
“ (天福)七年正月,斬安重榮,復鎮(zhèn)州。 ”[5]1347
《遼史》卷四《本紀第四·太宗下》載:
“ (會同五年正月)戊辰,晉函安重榮首來獻。 ”[6]51
按,會同五年即公元942年,后晉天福七年。
《五代會要》卷五《獻俘》載:
“ 晉天福七年正月,鎮(zhèn)州行營招討使杜重威奏曰:‘二日收復鎮(zhèn)州,傳逆人安重榮首級來獻?!?”[7]77
《五代會要》卷二十九《契丹》載:
“ 至(天福)七年正月二日,收復鎮(zhèn)州,斬重榮首,漆之,送于契丹。 ”[7]459
綜上所考,可以判定:《宋史》卷二百七十一《杜漢徽傳》所載, “ 八年,從征鎮(zhèn)州安重榮 ” 時間誤,杜漢徽從征鎮(zhèn)州安重榮應為后晉天福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