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珍
我的童年和少年時光,雖然物質(zhì)生活乏善可陳,但精神方面卻是富足得很,這得歸功于我有一位好學(xué)博才的父親。
每年正月初一,我都會雷打不動地跟著父親去參加猜謎語活動,在小伙伴們羨慕的眼光中捧著許多鉛筆、本子蹦蹦跳跳地回家;在昏黃的煤油燈下,我們躺在床上聽父親講田螺姑娘、白蛇傳、牛郎織女的故事;或是將小腦袋瓜湊到父親的肩膀上,跟他一起看一本又一本的或新或舊的看不太懂的書……
然而對我來說,最開心的事莫過于跟著父親追逐光影。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一個山間小盆地的中心,除了幾個山頂村外,村與村的距離都不算遠(yuǎn)。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的農(nóng)村,娛樂活動實在不多,若是碰上哪個村子有電影上映,消息立馬會在四鄉(xiāng)八里傳開,那可真是比過節(jié)還熱鬧。父親是每場必追的,弟弟妹妹們年紀(jì)都還小,看不懂,于是身為長女的我,終于享受到了特權(quán):父親的身后,必定會跟著個“小尾巴”。
出發(fā)前的晚飯,我總是不知其味,三口兩口就扒完了,丟下碗筷,抹了抹嘴,害怕電影會早早開映的我,不斷地催促著父親動身。好不容易出發(fā)了,父親一路上又呼朋引伴,隊伍不斷地壯大,大人們邊走邊談天說地,話題從這季的莊稼到今晚的電影片名,幾個不耐煩的小孩子跑在最前面,巴不得三步兩步就跑到目的地……
一到放映場地,各人就趕緊搶占有利地形,附近的村民大多會從自己家中拎條板凳,怡然自得地坐著觀看,我們遠(yuǎn)道而來的就只能站著看完。父親總會四處尋覓比較平整的石塊,拍掉上面的灰塵,讓我坐在前排。有時人太擠了,小小的我在人群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總也看不到銀幕,父親就讓我騎在他的肩上,父女倆沉浸在光影的世界里,忘了時光的飛逝……
回家的路上,大人們依然滔滔不絕,話題大多集中在當(dāng)晚所看的電影情節(jié)上,我們幾個小孩子早已困得東倒西歪,走不動路了。當(dāng)我越走越慢時,父親總是會心一笑,走到我面前蹲下來,開心不已的我,一下子撲到父親的背上,不等到家,我已進(jìn)入甜蜜的夢鄉(xiāng)。
也有鬧別扭的時候,有一次不記得為了什么事,父親對我發(fā)了脾氣,那晚剛好鄰村有電影可看,父親丟下一句“今晚不帶你去”就走了。別看父親平時和顏悅色的,可一旦冷下臉來,我們小孩都怕他。于是,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他走出家門,委屈地掉下眼淚。直到好幾年后,有一次閑聊時提起,父親無意中說到,那時他在路旁等了我好久。那一刻,我才驚覺到父親的舐犢情深。
初中時,我曾與同學(xué)炫耀看過好多電影,同學(xué)不信,于是我提起筆來,盡可能地回憶電影片名,居然寫了滿滿兩張紙,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
因為有了這些珍貴的光影時光,我成了精神上的富翁,在之后的人生路上,盡管遇到了種種打擊,我都堅強(qiáng)地挺了過來,父親的愛,給了我前進(jìn)的無盡勇氣!
父親離世已有30年了,如今的我也好久不曾走近銀幕了,就如李清照所說:“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蔽覍χy幕總會生出一些傷感來。但這些溫馨的往事,卻牢牢地藏在我的記憶深處,且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讓我含淚帶笑地想起!
(摘自《泉州晚報》)(責(zé)任編輯 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