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課堂上的語言實踐活動要有明確的交流目的、真實的交流意義和具體的操作要求,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真實的任務和情境,與學生進行真實的交流,逐步深化學生思維,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筆者在總結了自己多年課堂教學實踐和研究后,提出“樂真英語”這一教學主張。“樂”,即快樂、歡樂之意,讓學生體驗學習英語帶來的樂趣。“真”,則是真實、本真的意思,讓學生的英語學習回歸語言教育之本真。本文以Billy Bee故事課教學為例,詳細闡述“樂真英語”教學主張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的實踐運用,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思維品質。
一、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激活學生思維
故事Billy Bee講述了蜂后the queen bee得了重病,需要“特別的蜂蜜”才能治愈,兩只小蜜蜂Billy Bee和Benny Bee幫助the queen bee的過程。
上課伊始,教師出示the queen bee圖片,并提出問題:What’s wrong with the queen bee?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自主表達如下:
S1:I think she is sad.
S2:Maybe she is tired.
S3:Maybe she is hungry.
……
教師播放故事第一段音頻,然后將故事文本改編如下:
The queen bee:I’m very sick.I need special honey.But it’s in Honey Flower City.It’s far from here.Who can help me?
“special honey”是故事文本中的生詞,教師選用真實的物品進行釋義。一瓶真實的“蜂蜜”使學生眼前一亮,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積極參與“蜂后”這一角色表演,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障礙,理解故事發(fā)展的背景。接著,教師提出問題Who can help the queen bee?自然而然地進入故事,并順勢播放完整的故事動畫,引導學生了解文本大意。師生對話如下:
T:Who can help the queen bee?Now Let’s watch the video.
Ss:Billy Bee and Benny Bee can help her.
T:Do you like them?Why?
S1:Yes,I do.Because they are very kind.
S2:I like them,too.Because they are friendly.
......
教師創(chuàng)設真實、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物和生動的動畫,對故事形成初步認知,激活學生思維。
二、巧設故事問題,提升思維能力
教師通過對故事文本的深度研讀,巧妙設置高效、有趣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語言,激起學生興趣,發(fā)展學生高階思維。
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表演、視聽、默讀等閱讀技巧,輕松抓取文本信息。為了進一步啟發(fā)學生閱讀和分析文本,教師給出如下問題:
Q1:How far is it from here to the Honey Flower City?
Q2:When do they need to bring the honey back?
學生默讀后回答第一個問題,師生對話如下:
S1:It’s about 20 kilometers.
T:How do you feel?
S1:It’s too far from here.Because our playground is only 200 meters.
S2:I think it is so hard for the bees.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結合“How do you feel?”這一問題,開展深入思考,體會文本中“小蜜蜂”救助“蜂后”的艱辛,領悟“永不言棄”的精神。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回答第二個問題。
S1:They need to bring the honey back before 2:00 in the afternoon.
T:What would happen to the queen bee after 2:00?
Ss:The queen would die.
此教學片段中設置的問題,使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真實生活經(jīng)驗,結合所學新知,提升了在真實語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讓學生體驗到習得故事的成功與樂趣,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三、感悟文本寓意,滲透情感教育
教師將故事第四、五段文本以話劇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編,配以I believe I can fly歌曲的伴奏,鼓勵學生邊唱邊演。
Billy Bee:I believe I can fly.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
Benny Bee:May we go there by train?
Billy Bee:No!There is no train.
Billy Bee:I believe I can fly.I believe I can fly.I believe I can fly.
伴隨著音樂響起,學生表達更加真實生動,輸出更加自然、歡暢。此時,教師拋出問題“Do you like Billy Bee and Benny Bee?”“Which bee do you like best in the story?”圍繞這一開放性問題,學生四人一組展開探討。學生對兩只小蜜蜂的評價,體現(xiàn)了學生在閱讀故事后,其批判性思維得到發(fā)展。在輕松歡樂的氛圍中,教師總結做人要有感恩之心,真誠地感謝他人的付出。此時滲透的情感教育,對文本內(nèi)涵進行深入分析,彰顯了故事教學的核心價值。
在教授完教材文本后,為了拓展學生知識面,提升人文素養(yǎng),教師提供《司馬光砸缸》故事圖片,通過看圖創(chuàng)編故事,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學生用口頭表述概括出故事的框架后,教師指導學生對每幅圖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細節(jié)描寫,寫出人物的對話和心理活動,使故事情節(jié)更加豐富、有趣。學生從口頭說話到寫話獲得充分語用體驗,真正做到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