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奇
高三的第一次考試,張強成績在年級排名僅為第205 名,比照上一年該校高考錄取情況,只能上個二本學校。他在找到我時,鄭重其事地說:“老師,我想考南京師范大學!我知道按現(xiàn)在這個成績,肯定沒戲,但從今天開始,我將發(fā)奮努力,不再像以前那樣得過且過,這一年時間還來得及嗎?”
“當然來得及。要知道,一年時間是可以改變很多事情的?!?/p>
我當即鼓勵他,但張強并沒有表現(xiàn)出興奮,反而懷疑起來:“老師,該不是哄我開心吧?要考上南京師范大學,就得進入學校年級前50 名,目前我還隔著150 多個同學呢。是不是差得太遠了?”
我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道:“知道‘心不在馬’的故事嗎?”
“不知道,只知道心不在焉。”張強實話實說。
“那我就給你說說。‘心不在馬’出自《韓非子·喻老》:趙國國君趙襄子曾向善于駕車的王于期學習駕車技藝,學了一段時間,趙襄子就提出與王于期進行比賽。輸給王于期后,趙襄子認為是馬的問題,于是提出換馬再比,結(jié)果先后換了三次馬,趙襄子都以失敗告終。如此,趙襄子很不高興,責怪王于期沒有把駕車技藝全部傳授給他。對此,王于期解釋道:‘所有的駕車技藝我都毫無保留地教給您了,只是您在使用的時候不恰當,駕馭馬車的關鍵是要讓馬套在車轅里,駕車人更要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調(diào)整馬上,這樣才可以加快速度,達成目的??纱笸跄湓诤竺鏁r,一門心思想追上我;跑到前面時,又怕被我趕上。要知道,駕車賽跑不是領先就是落后,可您不論領先還是落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賽的輸贏上,哪還有心思去調(diào)整您的馬呢?這才是您輸?shù)舯荣惖恼嬲??!?/p>
說罷,我有意停頓了一會兒,好給張強以思考的時間。
“老師,您是不是想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學習要專心致志,只有拋棄雜念,集中精力,才能發(fā)揮最高水平,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你這么聰明,肯定能實現(xiàn)考上南京師范大學這個目標的!”我夸贊他,他臉上也露出了微笑。
此后,張強踐行了他的諾言。由于學習異常用功,張強期中考試成績有了很大提高,年級排名一躍為第130名。就在我替他感到高興時,張強又來找我傾訴:“老師,這次考試雖然有進步,但距離我的目標還很遙遠,您說我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嗎?”
我說:“還是給你說個故事吧。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jīng)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冠軍。當記者問他何以取得如此成績時,他只說了三個字——憑智慧。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個偶然獲勝的矮個子選手是故弄玄虛,但沒想到兩年后在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山田本一又贏得了冠軍。當記者請他談經(jīng)驗時,他還是只有三個字——憑智慧。至于什么‘智慧’,他則秘而不宣。直至10年后,他在自傳中才公開:每次比賽前,自己都要仔細看一遍比賽線路,并把沿途的醒目標志記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一家銀行,第二個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是一座紅房子……直到終點。比賽開始后,他就快速奮力沖向第一個目標,到達后,再以同樣的速度沖向第二個目標。40 多公里的賽程,被他分解成幾個小目標后,跑起來就輕松多了。他還說,一開始,他并不懂這個道理,就把目標定在40多公里外終點線的旗幟上,結(jié)果跑到十幾公里就疲憊不堪,以致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p>
“山田本一所說的‘智慧’,是不是把大目標分解成幾個小目標,再一步一步地實現(xiàn)?”張強說。
“是的。我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目標,這樣才能激發(fā)出自己的潛能。但如果目標太遠,就可能會因長時間沒有實現(xiàn)而使人感到焦慮不安,甚至變得自卑、氣餒。山田本一這種化大為小、逐步實現(xiàn)的方法,不僅可以避免焦慮和自卑,還能給自己信心和力量,確實非常聰慧!”
“老師,我懂了。期末考試只要進入前100名就可以了,畢竟,還有整個下學期可以努力呢!”張強終于輕松了起來。
但高考前第一次模擬考試的排名中,張強的名次只提升了3 名,并沒有進入預期的年級前70名。于是,他垂頭喪氣地找到我,唉聲嘆氣地說:“唉,我已經(jīng)非常努力了,為什么還是收獲甚微?”
“你這可是典型的‘心不在馬’!”我打趣道。
“我知道這樣不好,但就是忍不住焦慮?!?/p>
見開玩笑也不能讓他開心,我便一本正經(jīng)地說:“你聽說過‘荷花定律’嗎?一池荷花,第一天開放的數(shù)量很少,第二天開放的數(shù)量大體是第一天的兩倍,第三天開放的又是第二天的兩倍。依此類推,它每天開放的數(shù)量,都相當于前一天的兩倍;三十天過后,荷花全部開放。如果我問你什么時候荷花開放了一半,你是否會說是第十五天?事實上,直到第二十九天,荷花才開放了一半,待最后一天,它再以前一天兩倍的數(shù)量開放另一半。”
“這個定律說的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吧?”張強問。
“是的,事情越接近成功就會越困難,所以,我們更要負重前行,堅持到最后。明白了這個道理,是不是可以給予我們更多的自信和力量?最后一天才是荷花開放最多的時候,如果在最需要堅持的時刻選擇放棄,結(jié)果只能是此前的付出都歸零。所以,我們唯有努力堅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才能品嘗到實現(xiàn)目標的喜悅?!?/p>
“老師,我記住了。我會一直拼搏到高考結(jié)束,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睆垙姷脑挸錆M了詩意。
這以后,張強就沒來找過我,待再次見面時,他已是南京師范大學的一名新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