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秀華
(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永豐灘鎮(zhèn)人民政府,甘肅 武威 733112)
近年來,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持續(xù)提升,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總體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其中日常飲食的精細化及科學化水準明顯增加,而蔬菜作為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新形勢的整體宏觀大背景之下,需要在積極秉持開放發(fā)展及與時俱進核心指導思想的基礎上,采取諸多有效措施從蔬菜種植源頭入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證人們日常飲食中所涉及的蔬菜質量總體過硬。
隨著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總體生活水平的持續(xù)提高,人們對日常飲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并不再僅滿足于“吃飽”即可,而是更加傾向于追求“吃好”,這種趨勢也是符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必要選擇。因此,以娃娃菜為典型代表的精細化、袖珍化蔬菜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飲食范圍,并且日益發(fā)展成為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娃娃菜普遍口感優(yōu)質爽嫩,同時富含人們身體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物質,再加上其具有三季都可培育種植的優(yōu)勢,逐漸成為蔬菜培育種植從業(yè)人員的重要選擇類別,而為了切實有效確保娃娃菜培育種植能取得應有的積極成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娃娃菜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方面下足功夫。目前,普遍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總體工作方針,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多維度防治舉措進行科學有機融合,再配合日常病蟲害實時監(jiān)測探查工作,致力于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為娃娃菜的培育種植提供積極有利的關鍵基礎條件。
從娃娃菜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所面臨的實際情況來看,依托于規(guī)?;?、規(guī)范化培育種植基礎框架體系,娃娃菜培育種植所涉及的諸多設施相對比較系統(tǒng)完備,能夠一定程度上滿足多品種、多批次娃娃菜培育種植的客觀要求;同時與市場需求進行統(tǒng)籌聯動,有利于在娃娃菜培育種植過程中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匹配工作。在娃娃菜培育種植的過程中,隨時面臨不同的病蟲害風險,若應對處置不當,將直接影響娃娃菜培育種植的預期效果,嚴重情況下很可能會導致娃娃菜培育種植出現絕產,不僅不利于娃娃菜培育種植產業(yè)及其從業(yè)人員的經濟利益,也不利于滿足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日常飲食的需求。一般來講,娃娃菜在培育種植期間常見的病蟲害主要包括根腫病、軟腐病、病毒病、絲核菌腐爛病、霜霉病、白銹病、褐斑病、小菜蛾、斜紋夜蛾、黃曲條跳甲、蚜蟲、斑潛蠅及蝸牛等主要類別,而這些病蟲害在娃娃菜培育種植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漸進性及動態(tài)性,需要采取科學有效及合理的防治技術來應對[1-2]。
要有堅實可靠的基礎工作作為關鍵支撐,這就要求在娃娃菜培育種植相關具體工作的推進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諸多前期籌備基礎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證娃娃菜培育種植后續(xù)具體工作的高質高效。
具體到實際執(zhí)行操作層面來看,一方面,需要注重娃娃菜培育種植的茬口統(tǒng)籌把控,盡量避免將娃娃菜與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品種連耕連種,而是應該選擇玉米、蒜苗、芹菜及茄子等蔬菜品種進行培育種植茬口搭配。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相關病蟲害的事先預防控制作用,同時還要注意科學合理地細分娃娃菜品種,提前預防品種過度單一集中而導致的病蟲害加重問題。另一方面,需要重視對娃娃菜培育種植環(huán)境的清理維護,特別是需要對前茬蔬菜培育種植遺留的雜草廢葉及昆蟲動物等進行及時全面的清理,部分廢物、雜物可以考慮集中堆放至漚肥池循環(huán)利用,通過發(fā)酵輔料的科學配比形成有機肥料,并安排至娃娃菜培養(yǎng)種植土壤中。
娃娃菜培育種植的初始目標是實現人、財、物等多維度資源的統(tǒng)籌配合及協同一致,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娃娃菜培育種植的土壤條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升娃娃菜培育種植土壤的整體肥力水平,以為娃娃菜培育種植整體成效的實現打下堅實有力的基礎。
一方面,需要在娃娃菜培育種植之前,對土壤進行合理的深度翻耕,重點將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及過磷酸鈣充分混合調配,為娃娃菜培育種植提供初始養(yǎng)料并強化其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在整平做墑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日常通風、透光的客觀需求,同時為排水降澇及降溫除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對于普遍存在地老虎及金針蟲的土壤,可將辛硫磷顆粒劑及細沙按比例調配后潑灑至土壤,并澆水保持濕潤若干數天,待土壤能夠攥團后再使用相關設施設備進行旋耕。另一方面,需要關注土壤的預先消毒處理工作,以棉隆為代表的消毒劑能夠對其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土壤消毒可能無差別地消滅有益菌及有害菌,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有益菌的補充添加[3]。
除了以上提到的諸多重點關注要素,對于娃娃菜培育種植來說,播種覆膜時機的選擇同樣重要,為了切實有效確保娃娃菜培育種植的整體成效,娃娃菜播種時間一般需控制在當年9 月至次年3 月之間,偏早播種或者偏晚播種都有可能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在此科學時間段播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規(guī)避許多代表性病蟲害的重點高發(fā)期,也就能統(tǒng)籌兼顧好病蟲害防控成本降低及病蟲害防控效果提升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除此之外,覆膜作為現今蔬菜培育種植經常采用的先進的催熟方式,對于娃娃菜培育種植總體成效的提升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能提高土壤溫度濕度及優(yōu)化土壤礦物品質,其對于抑制雜草瘋長及病蟲害發(fā)生也有著正向支撐作用。
軟腐病常見癥狀是作物外葉萎蔫狀,菜株于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恢復,持續(xù)幾天后病株外葉平貼地面,萎垂脫落,包心暴露,葉柄莖或根莖處髓組織潰爛,流出灰褐色黏稠狀物,稍動病株即全株倒地潰爛;病菌主要從菜幫基部傷口侵入,使其形成水浸狀浸潤區(qū),逐漸擴大后變?yōu)榈液稚?,病組織呈黏滑軟腐狀,病菌從葉柄或外部葉片或葉球頂端傷口侵入,引起腐爛。從娃娃菜培育種植的成長階段入手,一般可以分為幼苗期、開盤期、蓮座期及結球期四大階段,這四大階段在娃娃菜病蟲害防治應對的側重點及關注點上有所差異。具體來看,在幼苗期,需要科學有效地把握好間苗定株的關鍵核心節(jié)點,機動靈活地使用稀釋后的瑞苗清溶液,同時與色板誘殺措施積極配合;開盤期是綜合防治娃娃菜葉面病蟲害隱患的重要階段,這就需要在肥水管理上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根據不同季節(jié)娃娃菜培育種植過程中展現出的不同特征,合理調配黃腐殖酸鉀肥、氮肥、烯酰嗎啉、咪鮮胺及嘧菌酯等的比例,有效發(fā)揮該綜合防治技術的作用[4]。
霜霉病會使得幼苗子葉受害,正面產生黃綠色斑點,葉背面有白色霜狀霉層,遇高溫呈近圓形枯斑,受害嚴重時子葉和嫩莖變黃枯死,葉正面最初會出現淡黃色或黃綠色周緣不明顯的病斑,后擴大變?yōu)辄S褐色病斑,病斑因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狀,濕度大時葉背會長出白色霉層,病斑多時相互連接,使病葉局部或整葉枯死。除了上述提到的幼苗期及開盤期,蓮座期及結球期對于娃娃菜的培育種植在某種程度上起著決定性作用,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引起重視。具體來看,蓮座期及結球期是娃娃菜總體品質定型的重點階段,在此期間需要采取針對性措施消除小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及蝸牛等病蟲的負面影響。對此,性信息素及殺蟲燈能夠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還可以通過將雜草廢葉在夜間堆積進行誘捕的方式,進一步強化娃娃菜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的總體成效;而在娃娃菜周邊提前種植一些開花性植物,也能為小菜蛾彎尾姬蜂、菜蛾絨繭蜂、草蛉及七星瓢蟲等相關娃娃菜病蟲天敵提供寄宿場所,以消除這些病蟲對娃娃菜生長的影響。
娃娃菜是現今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日常飲食中蔬菜的重要組成類別,為了切實有效地確保娃娃菜培育種植取得應有的成效,需要從產生病蟲害的源頭著手,針對娃娃菜常見病蟲害采取針對性且有效的防治措施,進一步促進娃娃菜培育種植相關具體工作的高質高效推進。
文章在深入剖析娃娃菜常見病蟲害具體情況的基礎上,針對娃娃菜栽種前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方面提出加強前期籌備基礎工作、提升土壤培育整體肥力及科學合理地進行播種覆膜安排的綜合防治技術,在娃娃菜栽種后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方面提出積極促進幼苗期及開盤期健康發(fā)展、多措并舉實現蓮座期及結球期預期目標的綜合防治技術,期望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娃娃菜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整體成效,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