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應急管理指揮部近期整合各類專業(yè)救援力量,將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應急救援中心、國家緊急醫(yī)學救援隊(寧夏)、寧夏紅十字賑濟救援志愿服務隊等15類28支具有較強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教育管理嚴格的應急救援隊伍確認為自治區(qū)級專業(yè)應急救援隊伍,將其納入自治區(qū)應急救援隊伍體系,以滿足“全災種”“大應急”的救援需求。
加強自治區(qū)級專業(yè)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應急救援隊伍的重要舉措,旨在加快構建專常兼?zhèn)?、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提高自治區(qū)災害事故應急救援能力。自治區(qū)應急管理指揮部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相關規(guī)定加強對應急救援隊伍人員、裝備、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動應急救援隊伍健康發(fā)展。
從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獲悉,該廳已組織召開廣東省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能力提升研究項目驗收會議。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介紹,該項目著眼于當前全省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能力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基于“天空地”一體化技術探索出一套針對不同災種的應急搶險技術方法,研發(fā)了該省首款地質災害應急APP,優(yōu)化了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能力的對策建議,編制了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工作指南。
此次會議,由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工程地質、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等專業(yè)領域的5 位廣東省權威專家組成的專家驗收評審小組,該項目承擔單位廣東省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中心及項目實施單位廣東省地質工程公司有關人員參加。
據悉,該項目是自2021年3月份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與省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中心簽署地震和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技術支撐戰(zhàn)略合作協議以來的首次技術合作成果,將有力推動廣東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能力提升。
近日,廣東省2021年“安全生產南粵行”活動走進珠海。這里不僅擁有全國首艘大型應急救援船,可覆蓋周邊6289km2海域,無人機、無人船艇的使用也為防災救災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輔助。
據介紹,當接到海上救援警情時,該應急救援船15分鐘內即可備勤完畢,實施出海救援。該船設計航速為28 節(jié),是普通消防救援船的3 倍。同時,其定位市級應急指揮、海上搶險救援與消防多功能船,擁有兩個雷達和衛(wèi)星定位系統,在海域寬闊的珠海,可以通過指揮雷達系統高效搜救。
在應急裝備方面,無人化技術早已成為珠海應急隊伍中的重要力量。無人船艇成為了水上應急巡邏的“破浪者”,無人機成為了森林防火的高空“偵察兵”。
除了大型救援船和無人化設備,近3年來,珠海也在進一步加快智慧大應急體系的建設。目前全市建立起以市級應急指揮中心、聯合值班值守為樞紐,網絡融合通信為保障,專項業(yè)務應用功能為支撐,應急數據和視頻共享為輔助,衛(wèi)星、直升機、無人機、指揮通訊車、單兵、應急指揮船、無人船等現場通信節(jié)點為延伸的海、陸、空、天四位一體應急指揮體系。
同時,珠海市應急管理部門依托快速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打造了災害事故現場快速指揮調度體系。目前,指揮調度體系已覆蓋全市應急隊伍40余支、應急車輛近300輛、船艇12艘、直升飛機2架,救援人員5000多人,實現了統一調度和快速高效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