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新
(德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 德州 253000)
焦建利教授認為,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xiàn)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在國內自2010年引入后,微課受到了很多老師的青睞。2012年12月,教育部開展了首屆高校微課比賽,自此,激起了高校教師對微課教學模式的研究。從目前來看,微課的制作還是以參賽為動機較多,而且與相關理論研究的熱度相比,微課并沒有真正進入高校的實際教學應用中。讓微課回歸教學,使微課逐漸成為教學的常態(tài)化工具,讓關注點由組織大賽轉向微課的共建共享,才能真正推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高等數(shù)學的抽象性是學生學習的障礙,高職學生大多背景知識薄弱、理論學習熱情不高,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很多同學覺得高數(shù)晦澀難懂,對高數(shù)學習有畏懼心理,要求學生們花很多的精力去學習數(shù)學是很不現(xiàn)實的。但無論現(xiàn)狀如何,數(shù)學的基礎地位是不能取代的,它不僅是其他專業(yè)課的基礎,更是學生自身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條件[1]。
微課具有時間短、容量小、內容精、情景化、易傳播等特點,適合高職學生好奇心強、動手能力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的特性,能夠滿足學生移動學習和個性化自主學習的需求,也有利于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提高,可有效地促進教學改革[2]。
對高職數(shù)學來說,系列微課是指將該門課的所有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計算、基本應用等知識點都開發(fā)制作成的系列知識點小視頻,是一種新型有效的教學資源。設計開發(fā)一系列能用于實際教學的微課,便于學生根據(jù)自己實際學習的情況,利用課下各種零碎時間,在移動設備上,有的放矢地找到所想要的知識,反復地進行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系列微課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fā)是一個精心設計,反復推敲,不斷修改完善的系統(tǒng)過程,不可一蹴而就。隨著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觀念、意識的提高,微課制作水平的提升,外部教學設備、通信技術、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完善,開發(fā)設計應用于實際教學的系列微課已成為必然。
“全”指的是,高等數(shù)學“系列微課”的知識點的選取要能承載高職階段的數(shù)學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重點、難點、疑點、基本的計算方法、基本的應用案例,以系列的方式呈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知識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準”,是指各知識點精準而有價值。知識點要變小、變微,要單一,針對用、剛剛好。這就需要有系列微課的整體設計方案和教學活動設計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要忽略了對學生練習與思考內容的設計,對數(shù)學這門學科的學習,知識點的理解與鞏固往往是要通過練習來實現(xiàn)的,而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設計出對應的練習與思考,也是對授課教師設計水平的一項考驗。
微課的“精”是指其內容一定要精確、精練、嚴謹,要簡明清晰;語言力求符合標準、語速適中;知識點的導入、講解和結束語都力求簡潔、直接。微課的精,是指微課要窄而深、小而實,從大到微,犧牲的是范疇,而非深度。
微課的“透”指的是對知識點的介紹一定要透徹、步步深入,可設計遞進式的問題,引導學習者深入思考,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比如,等價無窮小替換,用在極限計算非常方便,但是有時候所得結果卻不是正確答案,為什么?哪種情況能直接替換?哪種情況不能替換?這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習者步步深入,理解透徹。
“小”指的是,一個微課只針對一個知識點,知識點單一,主題突出。另外,微課容量小,一般不超過10分鐘,可保證流暢地在線觀摩,也可以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移動終端上?!叭ぁ笔侵福瑑热萑?、呈現(xiàn)趣,結合生動的實際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精心設計的構思,使內容深入淺出,可讓學習者輕松學完?!昂玫奈⒄n要讓學生在幾秒鐘內就感興趣,讓學生5分鐘完成一次學習,300秒經歷一次思考”國內微課程領航人李玉平認為。值得注意的是,好的微課不是它有多華麗的外衣,而是它的內容和思想。提升微課的趣味性,故事感,這在開發(fā)微課的過程中無疑又增加了難度。
系列微課資源的建設需要真正樹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作為服務于教學目的的教學手段或工具,微課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在微課應用的過程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或其他學習者的反饋意見是必須重視的,通過分析反饋意見,可以發(fā)現(xiàn)學習者的潛在學習需求、資源體驗需求等,為資源的完善、修改、推送提供參考依據(jù)[3]。
為了調動學生的自主意識,可以讓學生們參與進來,讓他們既是微課的消費者又是微課的提供者、制作者。老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開發(fā)一些小任務,小實驗,讓學生秀出他們自己的小視頻,比如,舉例說明f′(x0)與fx0′的不同;制作精美的導數(shù)公式、不定積分公式小卡片;舉例說明你所理解的第一換元積分法等等。這就需要老師用心設計。
系列微課的開發(fā)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漸進發(fā)展的過程,開發(fā)之后也不能一成不變,需要老師在實際教學中邊設計、開發(fā)、制作微課,邊應用,邊更新和完善。增加與學生的溝通及時關注學生的反饋。通過課程實踐,教師會不斷積累微課制作經驗,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微課的制作水平。教師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課堂學習逐漸轉向課外學習。使微課逐漸成為教學的常態(tài)化工具。
互聯(lián)網(wǎng)進入了“微時代”,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風起云涌,以超乎人們想象的速度迅猛地流行起來。生活中從來沒離開過微課,從科普頻道的知識講解到生活頻道的點點滴滴,身邊有太多的微課優(yōu)秀案例,都值得去借鑒學習。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系列微課”的設計開發(fā),可以提供人們交互學習的平臺,這種交互式的教學加強了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對提高高職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希望越來越多的一線數(shù)學教師能夠加入到系列微課的開發(fā)、設計中來,使得微課能像微信、微博、小視頻似的存在,滲透到學習者的學習生活中,來幫助越來越多的學習者。
參考文獻:
[1]閆琳靜.“微課”教學在高職數(shù)學教育中的思考[J]. 高教論壇,2014,(11) :81.
[2]趙魯華,曹沖振,王建春.高校微課教學推廣策略淺析.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4):34-37.
[3]郭宏偉.“互聯(lián)網(wǎng)+”高等教育環(huán)境下微課資源建設研究.中國電化教育,2017,(04):141-146.
[4]蔣立兵,萬力勇,陳佑清.面向用戶體驗的微課設計框架構建與應用.電化教育研究,2017,(2):122-125.
[5]許萍.高職數(shù)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研究.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研究,2015,(1):47-49.
[6]岑健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微課的定義、特征與應用適應性研究.中國電化教育,2016,(12):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