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總目次
面向2035的海洋教育:概念、邏輯與思維………(2. 1)
面向未來人的海洋精神品質培養(yǎng)………李巍然,馬 勇
從海洋意識到海洋素養(yǎng)——我國海洋教育目標的更新…………馬 勇
教育性是海洋教育的第一屬性……………………劉訓華
海洋教育重在傳習海洋思維……………寧 波,郭新麗
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理論、趨勢與路徑………………………………………………(5.1)
談構建全民終身學習體系的國際趨勢……………楊 進
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的內涵與任務…………韓 民
“十四五”時期我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前瞻……陳乃林
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與雄安新區(qū)教育體系建設的思考…………………………………………楊樹雨
公平·高質量·區(qū)域戰(zhàn)略性:“十四五”開局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價值追求…………………………………楊小微
系統(tǒng)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之初探…盧海弘
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里程碑……………………………………………………徐 莉
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發(fā)現與培養(yǎng)研究……………………(6.1)
發(fā)現和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研究…………朱永新,褚宏啟
未來學校教育治理的背景和走向…………………張志勇
普通高中高品質內涵式發(fā)展的定位與路徑………吳國平
中國共產黨對國民精神素質的百年重塑………………………陳正良,舒 英,王 珂(4. 1)
抗日根據地中小學生產勞動教育研究……………肖菊梅(4.10)
希望與無奈:家長熱衷課外補習的動因及策略——基于構像理論的質性研究…………………………楊寶琰,張 靜(5.33)
應然與實然:體罰現象的跨學科解讀………………………呂國光,李 妹,姜 麗(5. 43)
懷特海美學思想的教育內涵及其實踐啟示………………………………解登峰,謝章明(1.38)
熔儒家與馬克思主義于一爐——論黃濟先生教育哲學思想的核心特征…………………………………………霍少波(2. 18)
教育評價人性化趨勢下如何關照人的內在性——基于巴塔耶內在體驗哲學的省思………………………………韋永瓊,扈中平(3.50)
服務于教育知識組織的教育知識分類嘗試…………………………………………劉慶昌(4.17)
家國情懷教育的現代意蘊及其實現………………………………張 旸,張 媛(5. 51)
以學為本是學習化社會教育現代化的必然…………………………………………郝文武(6. 37)
廟學及廟學學、廟學史的學科歸屬與建構………………………………趙國權,周洪宇(1. 1)
定州文廟的空間教化實踐…………………王 坦(1. 12)
多彩與廣泛:民國時期高等師范學校教師日常交往活動研究……………………申國昌,白靜倩,趙 凱(2. 75)
書寫與想象:明清時期徽州族譜中的科舉 …………………………………………戴元枝(2. 84)
龔自珍的豪杰說及教育意蘊………………楊俊銓(2.93)
21世紀以來教育身體史研究進展 ………………………………于書娟,李雨思(3.90)
基于地理和歷史的杜威環(huán)境教育論…… 李 如(3.101)
人事、制度與終點型大學建設——以近代清華教師評聘為例………劉 超(4. 59)
歷史制度主義視域下晚清民國時期校董會制度的立法進程……………………………………………任小燕(5. 68)
大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及發(fā)展路徑——以心理學專業(yè)為例…………………焦 嵐,徐秋艷,張寶歌,等(1. 53)
我國教育經費研究項目的回顧與展望——基于2005-2018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立項的統(tǒng)計分析………………………丁亞東,張萬朋(1. 60)
“雙創(chuàng)”時代獨立學院商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 ………………………………商子楠,賀 翔(1. 67)
從基礎普及走向系統(tǒng)培養(yǎng):高校創(chuàng)業(yè)課程群建設路徑研究…………………………………………謝冰蕾(1.74)
縣域高校協同治理模式構建研究:基于CAS理論………………………………徐軍偉,王韻晨(2.27)
陜西民辦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抽樣分析及優(yōu)化建議 …………………………………………王靜文(2.35)
校、園、企聯合培養(yǎng)應用型本科人才機制研究 ……………………江劍敏,陳 敏,歐忠輝(2.100)
資源依賴視角下獨立學院轉型研究 ………………………………石義秀,劉冬冬(2.107)
新時代應用型高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自組織路徑……………………………………任曉敏,吳荔紅(2.115)
新發(fā)展格局下我國對外高等教育合作的挑戰(zhàn)與應對………………………王聰聰,徐 峰,樂 斌(3.36)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來華留學生工作研究………………………………………林藝聰(3. 44)
名師工作室與教師專業(yè)成長實證研究——基于225個名師工作室的調查與訪談………………………童富勇,李東欣,杜燕萍(3. 66)
基于文化交流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 ………………………………趙海萍,劉繼華(3. 74)
法國高等教育強國戰(zhàn)略的舉措及啟示………………………………劉大偉,程功群(3.108)
高校多校區(qū)辦學的管理模式與資源配置研究………………………………崔青云,段漢武(3.116)
高校實踐教學工作的邏輯機制探究………………………王賢斌,張月婷,曾小群(4.80)
我國高校本科學位等級制度的構想………………………………茹宗志,丁 虹(5.79)
教育量化研究的統(tǒng)計“誤區(qū)”——基于234篇CSSCI文獻分析…………………葛亞波,李偉健,陳芳艷,等(5. 87)
浙江高教強省的實踐反思與發(fā)展理路………………………………孫不凡,張?zhí)煅?.94)
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對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績效的影響機制研究……………………吳立爽,常文豪,劉 鵬(6.22)
三園融合:區(qū)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共同體的實踐研究……………………王 鑫,王 廷,黃遠玲(6.31)
高校人才培養(yǎng)成本研究…………………李國富,李小君,項 薇(6.73)
研究型大學如何構建一體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基于愛爾蘭科克大學的經驗與啟示……………………………………徐曉紅(6. 82)
治理現代化下高校教師權益救濟制度的桎梏與突破………………………楚 旋,萬召娜,劉 娜(6.90)
地理學研究生專業(yè)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李加林,童 晨(1.45)
強專業(yè)性學科碩士生培養(yǎng)對策研究——以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為例………………………王欽文,徐 佳,李麗萍(2. 67)
中國教育史研究生學位論文分析(1978-2019)………………………………孟祥庚,杜成憲(6. 54)
研究生論文發(fā)表層次矛盾的博弈與長效機制…………………………………………馮章偉(6.65)
涉海高校在海洋專業(yè)教育中的學科性策略思考………………………………高 超,陸心怡(3. 59)
基于知識圖譜的中國海洋教育研究可視化分析………………………………邵宏潤,裴兆斌(4. 41)
民國海軍人才危機及其應對方略…………李強華(6. 46)
英國中小學教育的性別平等政策及課程實施………………………………易紅郡,曾令琴(2.43)
中學生過剩適應的中日比較研究…………王 曉(2. 51)
中美大學校名命名模式比較研究——基于中美Top 400高校的編碼分析…………………蔡寧偉,宗博強,于慧萍,等(4. 87)
世界一流工程學科建設經驗與啟示——以佐治亞理工學院為例……………………向美來,詹云峰,易偉松(4.102)
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運行機制研究及其啟示——以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為例……………陳素娜(4.109)
日本國際化研究人才培養(yǎng)策略——以東京農工大學推進“國際化研究人才培育項目”為例……………………………………秦東興(5.104)
論猶太民族崇智主義讀書傳統(tǒng)的形成與演變…………………………………………李俊宇(5.112)
繼承與發(fā)展:從生活教育到“生活·實踐”教育……………………………………………周洪宇(3.1)
學校日常生活育人的意義與路徑…………楊朝暉(3. 10)
基于“生活·實踐”課程設計的原則、方法與模式……………………段文杰,孔儼偲,左登琴(3.19)
“生活·實踐”教育視野下學校教育改革探索………………………………………鮑成中(3. 28)
新時代家庭教育的特性與價值追求……………………馮曉杭,張向葵,聞明晶(4.26)
自我觀對兒童攻擊行為的影響及教育對策——基于父母評價的視角………………………高 爽,孫曉娟,王 潔(4. 34)
社區(qū)教育工作者生存狀態(tài)的社會學分析………………………………劉蘭蘭,孫立新(4. 50)
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與鄉(xiāng)村文化傳承的悖論與化解………………………………王 樂,馬小芳(1.19)
基于鄉(xiāng)土文化的鄉(xiāng)村薄弱學校建設………王明露(1.29)
鄉(xiāng)村家庭參與研學旅行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儲德平,王蘭蘭,楊 菲(6.15)
機器學習及其在心理健康領域的應用………………賈緒計,金 桃,汪 強,等(4.117)
大學生在線學習行為數據分享意愿研究 …………………閻永哲(4.123)
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其對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啟示…………………………………………王志?。?.59)
五四精神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曲 蓉,孫瀟瀟(3. 82)
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建設芻議………………………………強 飆,陳明勝(5. 61)
近二十年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熱點的聚類分析——學術與政策的文本考查………………張?zhí)煅煲涣眨?.82)
小學語文教材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滲透的樣態(tài)及反思………………………………周仕德,蔡錦怡(1. 91)
中小學數學教師感知的創(chuàng)造性課堂環(huán)境的結構與特點………………………………………徐彥輝(1.100)
園長人文素養(yǎng)水平的調查研究…………………毛 樂,曾 彬(1.109)
兒童問題行為研究熱點領域構成及演變——基于1999-2019年CNKI數據庫1050篇文獻的可視化分析……………………陳秋珠,向璐瑤(1.117)
兒童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調節(jié)變量研究………………………………………周 晶(1.127)
家庭環(huán)境影響青少年發(fā)展的模式與對策…………………張 林,趙凱莉,朱婷婷,等(2.124)
青少年價值觀與敬畏感的關系…………………林榮茂,陳艷萍,肖惠文,等(3.125)
中國理論心理學的研究熱點與發(fā)展趨勢………………………………劉 燊,甘燁彤(5.123)
青少年抑郁情緒與人際信任的關系:基于潛在剖面分析………………………廖友國,陳 敏,張本鈺(6. 98)
近10年我國社會責任感研究述評與展望………………………………經衛(wèi)國,況志華(6.106)
疫情背景下大學生心理韌性與焦慮的關系:應對方式的作用……………………孫道凱,廖傳景,余如英(6.114)
從中國教育指數看中國教育“十三五”發(fā)展趨向——基于2021年版與2017年版IEC的比較……………………………張 煒,周洪宇(6.121)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年總目次……………………………………………(6.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