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霜降一過,吃貨們的內心不免騷動起來,千頭萬緒只為一件事,概括起來兩個字:吃蟹。而在文化人的飲食生活中,吃蟹被規(guī)定為一個優(yōu)雅動作:持螯。然后再加兩個字,貌似一個成語:持螯賞菊。早幾年大閘蟹價格一路飛漲,吃蟹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句話就變成了“持菊賞螯”,窮相畢露,酸勁十足。
越是這個辰光,上海的飯店酒樓越是“人來瘋”,大閘蟹的廣告高舉高打,光彩奪目。筵開瓊林,羽觴醉月,清水大閘蟹是壓軸大戲,亦是斗富大法,一期一會,焉能錯過。于是文化人搖頭晃腦感嘆一番:吃蟹,可不是這樣吃法的。
老一輩新聞人曾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訴我:想當初,我們每天在報社收工,先不回家,三五同仁相約而去四馬路吃酒,自東而西,一家一家吃過來,最后一站在王寶和。酒館從陽澄湖采辦而來的清水大閘蟹就關在鐵絲籠里,我們挑好之后,交付酒保入廚操作。那廂邊,花雕已經(jīng)開壇燙熱,先吃幾樣小菜清清口,不消刻把鐘,橫爬將軍身披大紅袍上桌,每人一雌一雄搬到面前,酒杯一碰吃將起來。
舊上海的規(guī)矩,紅燒肉和大閘蟹是不能上桌的。前者只能在家里吃,那是家常下飯菜。后者只能在酒館吃,也就是只賣酒菜不做筵席的那種,酒旗高掛,太白遺風,豫豐泰、言茂源、王寶和、王恒豫、同寶泰、王裕和等都是吃老酒的好地方,蔡元培、周信芳、張恨水等喜歡去王寶和,范煙橋、周瘦鵑、鄭逸梅、周劭、海上漱石生、天虛我生等經(jīng)常去言茂源。
不錯,我從《魯迅日記》里發(fā)現(xiàn),大先生定居上海的十年里,吃過的飯店將近八十家,但他從未在飯店吃過大閘蟹。認為天下第一個吃蟹者是勇士的大文豪,當然也喜歡持螯賞菊,秋風送爽時節(jié),或朋友相贈,或自家采辦,大閘蟹配紹酒,成了他筆耕之余難得的休憩。此時他會叫三弟周建人一起來扳扳蟹腳,聊聊家常。比如1930年10月20日:“晚三弟來,同始食蟹”。在吃蟹這檔事情上,大先生也喜歡分享,得了大閘蟹常常送給朋友,比如1930年買了大閘蟹分給拉摩斯公寓里的鄰居,次年也有邀請方璧、文英來家中吃蟹的記錄。又過一年,魯迅囑咐許廣平買了大閘蟹“分贈鐮田、內山各四枚”,剩下四個自己吃,結果晚上鬧胃痛了。照理說就應該注意點啦,偏不,肚子太平后繼續(xù)吃蟹大業(yè),接下來的一周之內吃了三次,可見大先生對美食的態(tài)度也是有點“痛打落水狗”的。
⊙ 水晶熟醉蝦蟹凍
那么為何吃蟹宜在自己家里而不便在飯店呢?因為吃蟹也是一件技術活,剝殼拆肉,又嚙又吮,手腳不夠利索的朋友,往往顧此失彼,洋相百出,最終仍是“牛嚼草”,不得蟹味什一。更因為有些人的吃相有失風雅,即便有“蟹八件”的襄助,仍不免發(fā)出叮叮當當?shù)泥须s聲,此情景真有點像開鐵匠鋪了。
蘇州人和上海人中多有善食蟹者。善食蟹者,吃蟹時閑話不多,聚精會神,心無旁騖,篤悠悠地吃完一只蟹,基本完好的蟹殼拼起來,又是一只蟹。大閘蟹死成這樣,也算遇到了知音。
趙珩在《老饕續(xù)筆》中講了一個笑話:舊時京浦路方通車,那時算上從上海到南京,再坐輪渡至浦口去北京,大約要四十多個鐘頭。有個上海人從一上車就開始剝一個大閘蟹,就著一小瓶花雕,剝一只蟹腿,抿一口花雕,居然車到北京前門火車站,只是吃掉兩個蟹螯和八只蟹腿,連螃蟹的蓋子都還沒打開呢。
所以,吃蟹是不能急的,更不能東拉西扯說閑話。有的人自己不會剝蟹肉,有勞別人操作,剝出蟹肉盛在蟹蓋上“進奉”,他接過來扒進嘴里算數(shù)。這雖然有點老爺腔調,但趣味大減,自剝自食才是吃蟹的正確態(tài)度?!都t樓夢》里有好幾個情節(jié)是以吃螃蟹為推進的,里面的嬌小姐都是勞動纖纖玉指自己剝來吃,沒丫頭的事。洗手之后還要作詩吟詞,借題發(fā)揮,斗智斗巧。比如賈寶玉詩云:“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擺姜興欲狂。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臍間積冷讒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毖氣O的詩也不錯,里面有兩句經(jīng)常被人引用:“眼前道路無經(jīng)緯,皮里春秋空黑黃?!辈苎┣蹖α置妹闷珢?,最精彩的詩當然要借她的櫻桃小口來送出:“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對茲佳品酬佳節(jié),桂拂清風菊帶霜。”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里的這一場景,就是中國饌飲美學的經(jīng)典畫面。舊時蘇州、上海兩地的文人秋季雅集吃蟹,也是這般逗趣的,可稱是活色生香的紅樓續(xù)夢。
行文至此,越扯越遠,趕快拉回。
不到黃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吃蟹既然是食客的雅事一樁,也是飯店酒樓射利的大好機會,那么有些店家便順應潮流,推出蟹肴以饗尊客。治蟹肴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便是:幫你跳過剝蟹的煩瑣程序,節(jié)省剝蟹的寶貴時間,讓你吃到大閘蟹的鮮美味道,領略中華飲饌文化的無窮奧妙。對商海搏浪的朋友不妨講得俗一點:幫你花掉鈔票,讓你掙足面子,使你的合伙人獲得口福的滿足,幫助你在生意場上乘風破浪。
以蟹粉為食材治肴,對廚師是一場不小的挑戰(zhàn),在螃蟹的品質得到充分保證的前提下,廚師要保證從蟹柳到蟹黃、蟹膏完整不碎,然后再施展你的本領。好在中國廚師界自古以來不缺高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
中國人吃蟹的歷史從《周禮》記載開始,已有兩三千年了,一路過來也形成了不少蟹肴名饌,比如北宋陶谷《清異錄》中記載:“煬帝幸江都,吳中貢糟蟹、糖蟹。每進御,則上旋潔拭殼面,以金鏤龍鳳花云貼其上?!比绻f這是醉蟹、糟蟹的第一版,不算真正的蟹肴,那么在元代的《云林堂飲食制度集》中就提到了“蟹鱉”這道名菜,這是螃蟹與甲魚的結盟,鮮上加鮮,制法非常復雜,但味道肯定超嶄。明代的《易牙遺意》中則有“蟹生方”,光是調味料就用了十種——這大概是蘇州醉蟹的源頭吧。
到了清代,尤其是所謂的康乾盛世,飲食文化空前繁榮,蟹肴自然不甘寂寞,成書于乾嘉年間的“民間烹飪大全”《調鼎集》里則有四十七種蟹肴的烹飪方法,燉蟹羹、燕窩蟹、二色蟹肉圓、拌蟹酥、馓子炒蟹肉、蟹松、蟹蛋、風蟹、蟹炒魚翅、膾醉蟹、醉蟹煨蹄等表明烹飪技法已經(jīng)從粗放走向精細,從簡單走向復雜。
在顧祿的《桐橋倚棹錄》里也記錄了蟹粉湯、炒蟹斑、湯蟹斑、魚翅蟹粉等的制法?!吧街性紫唷痹对谒摹峨S園食單》里也記錄了炒蟹粉、蟹羹和蟹粉小籠等美食,他倒是反對在蟹粉中加入魚翅、海參等物的,理由是“徒奪其味,而惹其腥惡,劣極矣”。
水到渠成,全蟹宴閃亮登場,蟹黃菊花、熗蟹腳、如意蟹爪、柳泉蟹盒、鍋塌蟹貝、拔絲蟹球、烤蟹酥、四喜蟹包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蘇州美食大咖華永根先生在《蘇幫菜》一書中寫到了幾味蟹肴,比如雪花蟹斗,是蘇州百年老店的當家名菜,“以蟹殼做容器,盛清炒蟹粉,上鋪定型似雪花狀的發(fā)蛋,再以熟火腿等點綴,形似朵朵鮮花?!比A先生還補充說明,雪花蟹斗的前身是元代大畫家倪云林創(chuàng)制的“蜜釀蝤蛑”,“鹽水略煮,變色,剝開取出蟹肉以蜜雞蛋蒸之。”這道菜我吃過幾次,上海王寶和酒家做得不錯。
而最最有名的大約就是蟹釀橙了。這道名菜大有來頭噢,南宋的林洪在《山家清供》一書中就記載了它的制作方法與獨特之處:取甜橙十枚,在每只橙子頂端用小刀橫截切割成頂蓋,揭開頂蓋后取出里面的橙肉,但須留下少許。同時取十只活湖蟹,煮熟后剝出蟹肉蟹黃蟹膏,用麻油加姜末、鹽、糖、香雪酒等煸炒至香后,分別裝填在每只橙子里,合上橙蓋,用竹簽插入橙子固定蓋子不使移動。取大深盤一只,將十只甜橙排列在盤中,上籠蒸片刻使熱量抵達核心部位即可。
⊙ 太湖熟醉蟹
蟹釀橙安放在稍深一些的瓷盤里上桌,可圍一些桂花或菊花以增光色,這道蟹肴不僅形態(tài)美觀,又可讓食客吃相文雅。掀蓋后,手指擠壓橙皮,將橙汁擠入在橙盅內,蟹肉在橙汁的調和下,消解了腥味,突出了蟹肉與橙子、菊花及酒的清香,口味微甘微酸,真讓人吃了還想吃。前幾年我和朋友在南京總統(tǒng)府附近一家內部裝潢頗具民國遺風的飯店里吃到了蟹釀橙,蟹柳完整,蟹黃鮮亮,橙香適度,勾芡得當。這家飯店著意復制曾經(jīng)流行于上海的“京蘇大菜”,老板說20世紀30年代宋美齡每到南京就要吃這道菜。
今天,這道歷史名菜在高大上的飯店里還有供應,2016年初秋G20峰會在杭州召開,開幕宴會上就有這道華麗的蟹釀橙,各國嘉賓吃了大加贊賞。
烹制蟹醉橙有一點要注意,橙子要選得好,汁液豐盈,甜酸與大小都要適中,挖橙肉時也要注意不可全部掏空。上個月在上海十六鋪松鶴樓吃到一款蟹釀橙,廚師用力過頭,將橙子掏剩至一層薄皮,橙殼成了單純的盛器,蟹肉失去了橙皮橙肉的加持,蟹腥氣就躥上來了。
蘇州吳江賓館每年重陽節(jié)后就要推出全蟹宴,近年來由國家級烹飪大師、賓館高級顧問徐鶴峰先生指導監(jiān)制,在蟹肴的品種和宴席格局上都有突破,長三角食客近悅遠來,口碑很好。上周應徐大師邀請,我與朋友前往東太湖一試新味。
蘇州人真講究,冷菜之前先上四味小碟,主要是“搭搭嘴巴”的,我們眼前的四小碟卻也不馬虎:雙蛋都富、醬瓜毛豆子、香芹頭黑干、八寶辣醬。都富就是豆腐的諧音,一截圓柱狀的嫩豆腐,挖個坑,填入咸蛋與皮蛋的小顆粒,相當好看。醬瓜毛豆子和香芹頭黑干,都是很有姑蘇雅意的清粥小菜,八寶辣醬比上海老飯店的更有家常味,微甜微辣,可以做面澆頭。
五宮格前菜跟上:水晶熟醉蝦蟹凍、蟹粉沙律、甜豆芡實拌蟹柳、麻辣蟹醬白肉卷、玫瑰琥珀醉蟹。這五宮格的理念相當“低碳”,蟹凍、蟹醬都是用拆蟹粉后剩余的邊角料制作,調味得當,就成了下酒妙品。
值得重點介紹的是吳江賓館的玫瑰琥珀醉蟹,是當仁不讓的頭塊招牌。取每只重150克的雌蟹,浸入特制醉料中密封,醉制時間可控,一般三天之后便可取出食用,如果想醉得時間長些,一周兩周都可以。剝開蟹殼,滿膏滿黃,蟹香撲鼻,蟹殼內壁附著的琥珀色蟹膏呈半透明狀,黏性十足,連筷頭也不易頂開,入口后韌結結地與牙齒輕微抵抗。蟹腳蟹鉗內的肉相當飽滿且富有彈性,滋味完整,上口咸,收口甜,鮮美馥郁,無與倫比。
據(jù)徐鶴峰大師透露,醉蟹的成功秘訣在于醉料。取花雕酒,加橘皮、冰糖粉、精鹽,加溫至60℃后速降至常溫,再兌入一定比例的雕王酒。將洗凈瀝干的雌蟹,翻開蟹蓋,每只填入一粒丁香、兩顆花椒。取一只潔凈的砂質盛器,生姜、蔥結鋪底,將蟹整齊鋪排,上壓重物,倒入調制好的醉料。時間一到,味道自然好。瓊漿玉液般的獨家醉料,使醉蟹的肉有琥珀般的悅目色澤。
接下來熱菜依次登席:水鄉(xiāng)炒四禿,原料是蟹黃、蟹膏、鲃肝、烏青肝,這四樣寶貝組合而成的這道菜,是姑蘇名肴炒蟹斑的升級,以登峰造極之勢,撞開食客味蕾,鮮嫩異常,不可名狀。徐大師透露此菜的要領是,兩種魚肝事先要飛水,撈起后浸泡在蔥酒水中清洗瀝干?;磿r噴花雕適量,再加蓋燜幾秒鐘去腥,最后加調味,勾芡后淋上蟹油裝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前后不過十幾秒鐘,時間上必須拿捏到位,稍有猶豫,只恐功虧一簣。雪筍湯蟹螯肉轉而呈現(xiàn)家常風味,用的是拆骨海蟹的蟹鉗,在雪里蕻咸菜的加持下,別有一種樸素的咸鮮味,也可將短暫的味覺記憶歸零,為下一道佳肴清場。
熱花雕已過三巡,五味蟹饌盤奔來眼前:白瓷盤上分別是麻球盞蟹粉牛油果雞頭米、鍋貼蟹柳、魚絲蟹肉卷、蛋白盞黑魚籽醬花雕鳳脂蟹鉗、芝士絲焗蝦蟹斗(撒車打硬芝士絲)。
⊙ 蟹粉舒芙蕾
小麻球剪出口子作為盛器,現(xiàn)在比較流行,而徐大師還用油面筋做過盛器,真是左右逢源。蟹粉用肥膘粒炒過以增肥腴口感,也是家常制作時可以參考的要訣。在蛋白盞黑魚籽醬花雕鳳脂蟹鉗這道畫風華麗的蟹肴中,所謂的鳳脂,就是熟雞油。加工蟹鉗時用雞油雞湯來提味增香,這可是大廚不能告訴你的秘密。
進入尾聲階段,峰回路轉,上了一盤蟹粉金秋果蔬。蘇州人特看重的水八仙,為全蟹宴增添了清鮮雅潔的口感,塘藕、菱角、荸薺、芡實、蘆筍、百合、茭白、玉米粒以及紅腰豆等時令佳蔬歡聚一堂,呈現(xiàn)全家福喜慶色彩,炒好后鋪在蟹粉上面,邊緣汪出一線紅亮蟹油,以清雅的色彩和甘鮮的味道訴說著濃濃的鄉(xiāng)愁。
蟹宴上的點心,常見的有蟹粉小籠、蟹粉湯團、蟹粉春卷、蟹粉拌面等,但徐大師給我們上的是糟湯糟燜肉龍須面、蟹粉舒芙蕾。前者是吳江賓館獨創(chuàng)的香糟湯燜肉面的升級版,龍須面加工用鴨蛋代水,可保持骨子挺刮,出水不粘不糊,口感爽利。燜肉酥而不爛,舌尖輕輕一抵,皮肉俱化,糟香馥郁,回味甘鮮。舒芙蕾(Souffl é),是一種源自法國的烹飪方法。Souffl é一字來自法語中一個動詞souffler的過去分詞,意思是“使充氣”或簡單地指“蓬松地脹起來”。這種特殊的廚藝方法,主要材料包括雞蛋黃及不同配料,拌入打勻后的蛋白,經(jīng)烘焙后使食物質輕而蓬松。舒芙蕾通常情況下呈現(xiàn)的就是蛋糕,而徐鶴峰洋為中用,請蟹粉介入,烘烤后置于黑瓷盤中央,周圍澆一圈薄薄的青豆泥,色彩炫麗,仿佛碧波蕩漾,咬破脆皮,糕體極其細膩,微甜而沒有腥味。挑戰(zhàn)成功,同樣精彩!
徐大師說:“中國園蔬介入舒芙蕾不是我的首創(chuàng),在七十年前就有人嘗試過,我不過是給了太湖特產(chǎn)一次機會而已。莼菜、香青菜、雞頭米都可以做這款甜品,以實現(xiàn)低糖的效果?!毙齑髱熐皫啄瓿霭媪艘槐緦iT介紹蟹肴的《珍饈蟹饌》畫冊,里面詳細記錄了109道他自己創(chuàng)制的蟹饌,涉及熗、醉、拌、炒、煎、燉、燴、撞、凍等數(shù)十種烹飪方法。像稻香蟹羹、蟹黃金銀肚、蟹黃生蠔斗、碧綠蟹黃桂衣、蟹粥鮮莼菜、金湯灌蟹魚圓、鮮蟹黃竹蓀撞元菜等都很值得想象。
吳江賓館也有熟醉太湖蟹,采用低溫料理方式將蟹煮熟,保持蟹肉原有的水分與彈性,冷卻后投在醉料中使之入味,以適應消費者的多元需求。
不過我還是喜歡生醉蟹,講得粗俗點,吃熟醉蟹,賽過戴著口罩跟戀人接吻。徐大師仰面大笑表示同意,還送我一個秘方:一瓶醉蟹十來只,吃到瓶子見底,剩下的醉鹵不要倒掉,把稍微腌過的蘿卜皮放進去浸泡兩三天,就成了非常爽脆的醬蘿卜,下酒送粥,亦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