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梁
三平,因有千年古剎——三平寺而聞名海內(nèi)外,成為漳州市“十大城市名片”之一。三平之美亦并非只有一座寺廟而已,那茂林修竹、清流飛瀑的生態(tài)之美,也是值得贊美。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沒有三平的茂盛的樟林與飛濺的急流,就沒有“樟花獻瑞”這一傳奇的指引,被武宗汰佛政策而逼迫逃遁的三平和尚或許與三平擦肩而過、失之交臂,未必來到三平九層巖這方凈土杖錫筑廟,那也就沒有今日三平寺的靈秀與輝煌。盡管這樣的想象有點牽強附會,但卻說明了“生態(tài)之美,不僅僅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需要,也是佛家普度眾生的需要”這一道理,體現(xiàn)的是“萬物一體”的樸素思想。然而,作為“三平八景”之一的三平龍瑞瀑布卻沒有像三平寺那樣為世人所知曉、被眾人所仰觀,而是像一位深居僻野、未曾粉黛的山姑,知者不多,觀者更是寥寥無幾。
三平龍瑞瀑布也稱為“百丈漈”,位于三平寺南約2公里處,為縣內(nèi)第一瀑布。“漈”者,瀑布也?!鞍僬蓾T”大意是百丈之高的瀑布,讀之其名,便可想象其瀑之壯觀。當(dāng)人們行走進田野小道,步入峽谷之間,一眼望去,山巒之上喬林秀木,竹樹森翳,藤葉婆娑,滿目蒼翠,際天無極。耳邊,仿佛從遙遠的地方,隱隱傳來陣陣聲響——摐摐沨沨,洶洶瀜瀜,若風(fēng)雨驟至,似林壑崩奔,聲聲入耳,不絕如縷。我知道,這就是落差 80 多米的龍瑞瀑布與山巖搏斗的嘶喊聲、囂叫聲,聽到這軍馬嗥鳴、春雷滾動的瀑布之聲,游興更濃,不由加快腳下的步伐,當(dāng)拐過一道山彎,眼前灑然開豁,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個巨大的峽谷,壁立千仞,檐垂百丈,四周奇巖結(jié)曲,怪石危聳,氣勢雄偉;谷中青嵐裊裊,云霧氤氳,似乎藏著無限神秘,萬般風(fēng)情。如此氣勢,這般情景,無論誰,都將被大自然的峻峭神奇逼得不由自主地收斂腳下的步履,沉住氣,靜靜地觀賞一番龍瑞瀑布的英姿。
清清的溪流,嘩啦啦地從上游盤游而來,到了這兒,忽然被一小石山阻攔,形成一個不大的“臉盆潭”。傳說這是三平和尚智斗蛇虎鬼魔、驅(qū)逐魑魅魍魎的地方,也是三平寺諸眾和尚洗滌凈身、嬉水養(yǎng)性之場所。水流在這里也有拐彎,更有激蕩拍岸,但從未因循懈馳,更沒有迂回不前……
眼下這潺潺弱水,是停滯嗎?退卻嗎?
不!溪流秉性堅韌,面對峨峨石山,它憋足力氣,奮起神威,一刻不停地沖擊著,沖擊著,不知經(jīng)過多少年的持續(xù)奮戰(zhàn),終于將硬如鐵的石山?jīng)_開幾道豁口……溪流,終于有了噴吐激情的突破口!吞聲飲泣,憤氣決臆,狂奔疾走,呼號相及……盡管在這下面,一個陰森森的峽谷張開巨盆大口,頗有將溪流一口吸干之勢,但溪流沒有半點畏懼,奮不顧身地從山石豁口沖騰奔瀉而下,水花飛濺,浮者若云霞,亙者若虹霓,豁若樓殿門闕,懸若鼓鐘編磬,其勢無不讓觀者打了一身冷顫!道路很不平坦,有阻擋才有激情迸發(fā)。就在豁口下端不遠,巨巖弓起蒼黑的脊梁,企圖將激流凌空擋住。激流發(fā)怒了,咆哮著將巨巖沖開幾個窟窿,繼續(xù)分兵迂回前進。誰知剛剛合兵一處,張牙舞爪的巖岬又頻頻伸出尖利的獠牙,將飛瀑撕裂成支支細流,顆顆水珠,迫使它們四散迸濺,八方彌漫,頗像無數(shù)被打手打得七零八散的散兵游勇。然而,它們并不氣餒,毫不沮喪,即使到了下游,也能重新集結(jié),匯成一股強大的洪流,呼嘯著,吶喊著,以銳不可擋的氣勢,閃電般地向巖底的峽谷發(fā)起猛攻。
樹木,顫栗了;山岳,抖動了……連同它們無可奈何的嘆息與呻吟,也被瀑布那雷鳴般轟隆隆的喧騰淹沒了。
經(jīng)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搏斗,溪流成了勝利者!大山只好敞開胸懷,任它潺潺流淌,縱橫馳騁。盡管前進路上仍有千難萬險,但溪流卻與時俱進,永遠唱著豪邁的戰(zhàn)歌,彈起歡樂的豎琴,穿山過嶺,闖關(guān)越隘,駛向田野,匯入江河,奔向遼闊的大海!
前面的溪水滔滔遠去了,后面的激流又滾滾涌來了。于是,這深深的山谷,陡峭的懸崖,便成了溪流與山巖搏斗,先進與愚昧交鋒的戰(zhàn)場——這是沸騰的戰(zhàn)場,永恒的戰(zhàn)場,令人心潮澎湃的時代主戰(zhàn)場!此時此刻,我們終于可以理直氣壯地相信,三平和尚因“樟花獻瑞”指引而駐錫九層巖,不僅有生態(tài)之美的環(huán)境,更有先進與愚昧交鋒的戰(zhàn)場,讓他肩挑正義,不畏權(quán)勢,披荊斬棘,不避困境,得以在一方凈土弘揚禪宗教義,傳播文明。
龍瑞瀑布雄奇的風(fēng)姿,震撼著人們的心弦。置身峽谷其中,仰望巨流涌瀉直下的飛瀑,像天鼓擂擊,海嘯山崩;又像千軍鏖戰(zhàn),萬馬奔騰,不由心驚膽跳,渾身打著激凌。但,這絕不是懼怕,而是一種力的感召,力的鼓舞,也是由此而生的一種弛騖新時代的駿馬精神,一種解脫一切羈絆而邁向無限飛越、開拓創(chuàng)新、追求奮爭的力量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