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懋云 唐老雅
總體來說,雅思寫作有三種命題方式:
1.給出一個觀點,要求考生討論是否同意(或在何種程度上同意)這個觀點。比如:If a country is already rich, any additional economic wealth does not make its citizens happier.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2021/9/18)
2. 給出兩個觀點,要求考生討論同意哪個觀點(或哪個觀點更合理)。比如:Some people think that it is more beneficial to take part in sports which are played in teams, like football. But other people think that taking part in individual sports is better, like swimming.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 (2021/10/9)
3. 給出一種現(xiàn)象或提出一個問題,要求考生討論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問題的原因,并提出問題的解決辦法或分析現(xiàn)象的利弊。比如:Nowadays, some parents put a lot of pressure on their children to succeed. Why? Is thi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development for the children? (2021/10/30)
這三種命題方式,無論是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還是is thi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development,都要求考生在對題目觀點/現(xiàn)象(以下為論述方便,統(tǒng)稱為“觀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因此,在雅思寫作四項評分標準中的Task Response這里,考官評分的依據(jù)應該是兩條:(1)是否對題目觀點進行了分析;(2)是否有自己明確的觀點(即,是否明確回答了題目的問題)。在6分段或以下的作文中,考生要么沒有對題目觀點進行恰當分析,要么沒有在分析基礎上明確回答題目問題;如果希望在寫作中得到7分甚至更高分數(shù),考生必須掌握題目觀點分析方法以及明確提出自己觀點的方法,兩者缺一不可。
分析題目觀點的原則是完整性和說服力。關(guān)于完整性,老雅在《雅思寫作審題的完整性》一文中(見本刊2018年第9期)已有論述,讀者可自行參看,本期主要談說服力這個問題。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分析具有說服力?筆者認為,只有盡可能考慮了隱含在題目觀點中的各個方面,我們的分析才會顯得有說服力;反之,如果僅討論題目觀點中的某一面,而不顧及其他方面,那么無論你的觀點多么明確,都會給人一種強詞奪理的感覺,也就是缺乏說服力,從而影響在Task Response這個評分標準上的得分。我們把這種多方面考慮題目觀點的方式稱為“辯證思維”。為實現(xiàn)“辯證思維”,筆者提出分層討論和分類討論兩種具體寫作策略。
(一)分層討論策略
本寫作策略尤其適用于“一邊倒”作文結(jié)構(gòu)。所謂一邊倒,就是完全同意題目中所給的觀點(或者同意兩個觀點中的某一個而反對另一個)。比如,“父母是否應該給孩子很多壓力”這個題目中,考生可以選擇一邊倒的論述結(jié)構(gòu),如“父母完全不應該給孩子很多壓力”。再比如,“高中生是否應該免費去做社區(qū)服務工作”這個題目,考生可以一邊倒地論述“高中生應該免費去參加社區(qū)服務工作”。再比如,“在家吃飯還是在餐館吃飯更好”,考生可以一邊倒地選擇論證“在家吃飯更好”。值得注意的是,雅思考試中,需要謹慎采取一邊倒論述結(jié)構(gòu),因為絕大多數(shù)考題給出的觀點中都隱含了“既合理又不合理”的成分,因此需要考生做更細致的思考。只有在那些沒有給考生留下多少反向思考余地的題目中,才適合使用一邊倒的結(jié)構(gòu),否則無論怎么論述都不能讓人信服。老雅收集了劍橋雅思4—16中的所有7分以上作文范文共22篇,發(fā)現(xiàn)用一邊倒結(jié)構(gòu)的僅有3篇。
確定使用“一邊倒”結(jié)構(gòu)后,如何讓作文顯得更加辯證?老雅提出“三層次”策略,即從物質(zhì)、心理和社會三個層面全面論證觀點,從而讓自己的作文思路顯得更加全面,也更加有邏輯性,從而增加其說服力。其中,物質(zhì)層次指的是與我們的身體、時間、空間、金錢/成本等相關(guān)的層次,這是一種比較淺顯的層次;心理層次指的是與我們的心理、情感、精神等相關(guān)的層次,這是一種涉及我們感情和思想的層次,比物質(zhì)層次要深入一些;社會層次指的是與我們的環(huán)境、社會、文化、道德等相關(guān)的層次,這個層次相當于脫離了與我們個人的關(guān)聯(lián),而進入到更宏大的社會之中,因此比心理層次顯得更高。如果不全面考慮這三個層次,一邊倒結(jié)構(gòu)的作文就會顯得說服力不足,造成丟分。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1)In some countries, more people choose to live by themselves in recent years. Why is the case? Is it a positive or negative development for the society?(2016/11/09)
本題問的是“獨居現(xiàn)象是好還是壞”。如果選擇一邊倒論證“獨居現(xiàn)象不好”,則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進行。首先,從物質(zhì)層面,獨居可以給我們自由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想干嗎就干嗎,比如不掃地、不洗碗,房間亂糟糟都不用擔心,但這種自由的代價是可能養(yǎng)成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其次,從心理層面,獨居可能讓我們心理很放松,但是如果長期一個人住,就可能失去社交的能力;最后,從社會層面,獨自居住雖然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但也給社會資源增加了負擔和壓力。從這三個層次展開,可以較好確保作文的邏輯性和說服力。
(2)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trol the amount of violence in films and on television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level of violent crime in society.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2018/5/20)
本題涉及“是否應該控制影視中的暴力呈現(xiàn)”。很明顯,本題很適合選擇一邊倒地論證“應該控制影視中的暴力呈現(xiàn)”這個觀點,為此我們可以提出以下三個層面的理由:首先,從物質(zhì)層面看,影視中的暴力可能讓人模仿傷害其他人的方式;其次,從心理層面上,影視中暴力太多,容易讓人覺得這個世界不安全,于是用極端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最后,從社會層面看,影視中的暴力經(jīng)常被呈現(xiàn)為英雄行為,這會讓很多觀眾認為暴力是合理合法的。這三個層次還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論證“控制影視中的暴力呈現(xiàn)可以降低社會犯罪率”。
“三層次”分析法不僅可用于一邊倒作文中,還可用于更為辯證的雙邊討論作文中,體現(xiàn)“題目觀點在這個層面合理,但在另外一個層面不合理”的思路。比如:
(3)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are choosing cosmetic surge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appearance. Why? Is it a positive or negative development?(2020/9/27)
本題的問題是“整容是好還是壞”。很明顯,整容有好有壞,因此不適合用一邊倒結(jié)構(gòu)來寫。但整容好在哪里、壞在哪里?我們可以用“三層次”分析法來討論這個問題:從物質(zhì)層面看,整容能讓人變得好看,更好地被他人接納,從而帶來工作機會;從心理層面看,整容幫助人們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帶來更大的生活幸福感;但是,從社會層面看,整容卻不一定是件好事,如果整容成風,人們可能會不再關(guān)注內(nèi)心和性格的發(fā)展,而且整容往往需要花很多錢,因此整容主要是讓有錢人獲益,結(jié)果導致社會貧富差距加大(widen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二)分類討論策略
“三層次”寫作策略非常有用,但并不是所有題目均適合使用這個策略,尤其是那些用一邊倒結(jié)構(gòu)很明顯不具說服力的題目,也就是前文所說的題目觀點“既合理又不合理”的題目。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在Task Response部分得到理想分數(shù),應該采用“分類討論策略”,即分幾種情況對題目中的觀點分別進行討論,然后指出題目觀點在哪種情況下合理,在哪種情況下不合理。這種辯證思維方式能更加全面地討論題目中隱含的觀點,因此容易得到考官的青睞。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1)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nowadays we have too many choice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is statement? (《劍橋雅思13》,test 2)
這個題目要求考生討論在何種程度上同意“現(xiàn)在我們的選擇太多了”這個觀點。稍微想一想,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我們的確面臨太多選擇(比如電視頻道),而在其他方面(比如工作、好書等),我們的選擇并不多,甚至不夠。這樣,如果用一邊倒的結(jié)構(gòu)來寫這個題目,無論怎么寫都難以讓人信服。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分類討論策略”:在某些方面,我們的選擇太多,甚至讓我們困擾;在另外一些方面,給我們的選擇遠遠不夠。這樣,我們的思路就顯得全面、合理得多了。
(2)Some people think that climate change could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business. Other people think that climate change could create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 (2020/1/11)
這個題目問“氣候變化對企業(yè)來說是消極影響還是機遇”。很顯然,氣候變化對不同企業(yè)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本題可以用分類法進行雙邊討論,即:氣候變化會給某些企業(yè)帶來不利,同時會給另外一些企業(yè)創(chuàng)造商機;最后得出結(jié)論,作為企業(yè)而言,面對氣候變化,應該迅速反應,這樣才能獲得發(fā)展的機會。
(3)In modern world, it is no longer necessary to use animals for food or use animal products, for instance, clothing and medicine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2016/03/12)
本題需要討論“現(xiàn)在我們是不是不需要食用動物或使用動物產(chǎn)品了”。動物保護者當然會同意,理由很簡單,當今的科技已經(jīng)可以制造食品來替代動物食品,也不再需要用動物的皮毛制品來保暖;同時,斬殺動物可能破壞環(huán)境平衡,從而使人類自身遭殃。但是,如果完全拒絕動物食品,人類的營養(yǎng)又會成問題。因此,這個題目不適合一邊倒。不妨這樣解題:將動物分成野生動物和家養(yǎng)動物,對于野生動物,我們不能過度獵殺,以保護生態(tài)平衡,但將家養(yǎng)動物作為食品或藥品,則可以接受,以保證人類攝取充足的營養(yǎng)。這里使用的解題技巧就是將animal分成不同類別,然后分別進行討論。
本文討論的“分層”和“分類”是雅思寫作中最為常用的兩種策略,適用于不同類型的題目。掌握好了這兩種策略,可以讓我們的寫作更有思辨性和邏輯性,有助于我們在雅思考試中得到更為理想的分數(shù)。
[與老雅繼續(xù)交流,請加微信公眾號ieltswriting4u(唐老雅英語寫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