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娟
摘要:知識通常都是由生活實踐當中逐漸總結提煉出來的,這就使生活成為學生源源不斷的學習源泉,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生活化教學法的有效應用,使生活化教學理念充分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應用生活化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全面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鮮活內容,全面激發(fā)學生的知識探究興趣,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語文學習技能,使學生在生活當中獲得更多的啟發(fā)。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探究
陶行知老先生將畢生精力都投入于教育教學中,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教育之所以走到山窮水盡,無路可走,是因為大家把文字、書本作為唯一工具,并且將其錯用了?!贝搜砸会樢娧闹赋隽巳缃袢藗儗⒄Z文變得枯燥乏味,將語言文字當成一種工具的現(xiàn)象??上攵斦Z文脫離生活,失去了其原有的幽默性、想象性、創(chuàng)造性,只淪為人們機械化的工具時,人們又怎會從中體會和感悟語文深邃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精髓?沒有精神文化的提升,又怎能促進自身的發(fā)展?長此以往,社會生活也將停滯不前。
一、在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仍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與生活聯(lián)系得不夠緊密。首先,部分語文教師并未認識到語文學科的深層意義,他們僅認為語文學科只有知識傳遞這一作用,并沒有發(fā)現(xiàn)語文學科的其他教育意義,只是將其當作一種常規(guī)的教學科目來展開,從而限制了教學效果。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價值觀的養(yǎng)成與品格的養(yǎng)成更為關鍵。很多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更多是關注語文的課文,以及對課文內知識點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導致課文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節(jié)。此外,一部分語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也忽視了自身的學習和成長,使得教學工作過于枯燥和乏味,無法對課文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無法體現(xiàn)出課文的真正內涵,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由此可見,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學生感悟能力不足的問題,是因為教師的教學缺乏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缺乏適當?shù)囊龑?,錯誤理解了語文教學的真諦。
二、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設置生活化問題,開展小組
在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設置生活化問題,以及引導學生針對設置的問題來進行小組合作先要做好學生之間的分組,要秉承著“組內差異,組間均衡”的原則,保證每一個學習小組處于相同的水平。同時,針對教師所設置的問題,組內的學生也要做好分工。例如,可由優(yōu)等生進行組內人員的協(xié)調,以及問題的主要回答;中等生負責問題的講解和結論的闡述;后進生負責問題的總結和歸納。在這樣一種合作模式下,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在參與中產(chǎn)生感悟和心得,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合作來開展生活化教學,也能夠對學生的合作意識與集體意識進行強化,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語文提升學生能力
學生學好語文,往往是對自身能力的拓展與提升。陶行知先生有言:“‘教育即生活',教育和生活關在學校的大門里,如同一只鳥關在籠子里,‘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從書本到人生的,從狹隘到廣闊的,從字面的到頭腦相長的,從耳目的到身心全顧的。”顯然陶行知老先生希望教育不僅僅局限于書本,而應從書本跳脫出來,由只教學生學知識到教學生應該如何將知識變成一種能力,被自己所吸收運用,這才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所在。由是觀之,語文教學亦是如此,語文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學生學會字面意思,更應該教學生如何將所學到的知識轉變成自己的行為能力,提升自我的語文素養(yǎng)。
(三)創(chuàng)造生活化教學環(huán)境
為了可以讓課堂教學變得生活化,要先從課堂環(huán)境出發(fā),每一堂語文課都能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學環(huán)境,教師要結合課本內容主動深入思考,營造出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氛圍,調動起學生的語文學習主動性。以部編版小學語文《荷花》這節(jié)課為例,教師能夠引入荷花的相關材料到課堂中,可以是仿真的假荷花,如果有條件的,也能夠引入真實的荷花,當荷花被教師拿入教室當中時,學生會立即被荷花所吸引。課堂中,學生能夠離開自己的座位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荷花進行觀察,學生能夠親手進行觸摸感受,對荷花的構成進行觀察,充分感受荷花的美。然后教師引入下面的問題:“同學們之前看過荷花嗎?是否仔細對荷花進行觀察呢?有一位作家曾經(jīng)仔細觀察過荷花,并且寫出了優(yōu)美的文章,下面我們即將來進行學習?!痹谡麄€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重點突出“花骨朵、飽脹、破裂”等詞語,教師還能給學生呈現(xiàn)出荷花的實物或者利用投影儀展現(xiàn)荷花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文章內容。經(jīng)過不斷的觀察,學生可以更好地認知和理解,從而更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在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真切感受、理解文章對荷花的描述,教師還要試著讓學生自行表達對荷花的想法,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是非常必要的,生活化教學符合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特點,教師要充分優(yōu)化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形式,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更好地促進生活化教學與語文課堂的融合,全面拓寬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使他們在生活化的語文課堂中獲得更多的啟發(fā),逐漸建立起學習語文知識的信心,使他們在語文課堂中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郎連霞.讓語文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比翼齊飛——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J].品位經(jīng)典,2020(10):159-160.
[2]盧偉.讓語文貼近生活——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學周刊,2020(10):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