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潔
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第一學段就是寫話,材中的寫話訓練比其他教材起步更早,夯實寫話對第二、三學段的習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寫話一直困擾著師生,大部分學生聽到寫話就“談虎色變”,教師絞盡腦汁指導寫話,但學生仍是眉頭緊鎖,抑或是寫出來千篇一律的寫話。教師應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技巧,降低寫話難度,打消畏難情緒,從而增加學生寫話的興趣,寫話能力拾級而上。
一、好詞羅列,輕松漸入寫話情境
思維活動離不開語言,而語言的基本結構語料就是詞語。寫話教學中,除了自己已知的詞匯,還可以伙伴交流中習得更多的詞記下來,教師相機授予好詞,同時開拓學生的寫話思路,繼而進入寫話情境。
1.看圖檢索
剛入小學的學生在看圖寫話時,他們的觀察是很隨意的,如果一幅圖上有幾個物象,就不知先看哪個或只看到最大的物象而忽略分散的小物象。教師可先讓學生看圖分解物象,檢索詞語,再借助這些詞,用一句話來描述每個物象。如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的看圖寫話,先讓學生在相應事物旁邊寫詞語:小山、鳥兒、小牛,再用這幾個詞語分別寫一句話。他們的表達往往僅限于非常簡單的句子,但只要能表達完整,就應給予鼓勵,讓學生對寫話有興趣。
2.伙伴借鑒
在學生間交流詞匯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得以發(fā)散,頭腦風暴出豐富的詞串。如二年級上冊的一次寫話,題目是“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樣的?用幾句話寫下來”。秋天對于他們來說是有生活經(jīng)驗的,但缺乏感受或是檢索生活經(jīng)驗的方法。審題后,兩分鐘過去了,大多數(shù)學生不知如何下筆。這時,我稍作引導:“大家可以不急于寫句子,先想想秋天有什么代表性的事物呢?”這時,學生們的思維馬上活躍起來,在伙伴借鑒中大家即時記下詞串——
秋天:楓葉、落葉、果樹、麥子、大雁……
所謂句不離詞,學生依托這些詞串快速地寫出句子。用詞串的形式在寫景或有較多物象的寫話中,學生屢試不爽,速效成功感不僅增加學生的興趣、自信,同時也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獲得更明晰、體貼的寫話指導。
3.示范授予
低年級學生積累的詞匯量還不夠豐富,且缺乏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所以他們交流的詞語往往會聚焦在一些形象的事物名詞方面,而缺少其他類別的好詞。寫秋天可以是你看到的,聽到的或是聞到的等。如上述描寫秋景的詞語中缺少一些物態(tài)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相機示范授予好詞,如:
教師示范授予的這些詞串,學生選摘入寫話中,讓描寫的景物更形象豐滿。學生在情境中積累好詞并靈活致用,為著手寫話輕松提供坡度。
二、連詞成句,散點觸摸寫話內(nèi)容
散點式地觸摸寫話內(nèi)容,即學生可隨意、零散地寫某句話或某一部分內(nèi)容,這樣降低難度,目的是為激發(fā)學生多位感知。在平日好詞練筆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讓句子表達更形象。但僅僅是雷同的好詞嵌入還不夠,低年級學生對物態(tài)的觀察是模糊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局部細節(jié)處,在修飾補充的過程中,讓寫話“更上一層樓”。
1.在自由表達中,多位感知話題
學生看到什么就隨意零散地寫下來,這樣的小練筆能讓學生自由積極地表達,多角度感知話題。如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中,以“你想養(yǎng)的小動物”為話題寫話。有喜歡小金魚的學生進行練筆:
小金魚在魚缸里游來游去。
小金魚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
小金魚的顏色是紅黃相間的,很漂亮。
同一方面的內(nèi)容,我們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表達,如上面的第一、第二句意思相近,但學生可自由表達。寫話的角度也可以是多方面的,有的寫金魚的外形特點,有的寫動作等。學生在輕松的狀態(tài)中,多方位枚舉物態(tài),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2.在修飾補充中,局部深入細節(jié)
學生對物態(tài)的觸摸是粗淺的,需教師對他們寫的內(nèi)容加以指導,逐步細致、深入地補充,將表達內(nèi)容修飾得更生動、形象與具體。如上述寫金魚的練筆中,想一想它們是怎么游的,聚焦“小動作”:在沒有人打擾它們的時候,它們的鰭像劃著船槳一樣,悠閑地游;當被驚擾時,就會靈活地在水中亂竄。局部深入引導后,學生修改為:
當有人靠近時,它們就會靈活地在水中穿來穿去,好像在說:“快逃呀!”
顯而易見,局部深入細節(jié)后,學生描述的內(nèi)容深刻、細致,在修飾補充中,也更顯生動形象。
三、圖表巧填,清晰梳理寫話思路
學生借助圖表,明晰寫話要求,清晰地梳理寫話思路,豐富寫話材料,依托圖表有條理地進行寫話,降低寫話難度。
1.捕捉信息,明晰要求
低年級學生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往往對寫話中的多個要求有所遺漏,導致偏題。寫話伊始,我們可借助填表的形式防止遺漏要求。如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要求介紹你的好朋友,教材中用表格的方式幫助學生捕捉每個小問題,明晰寫話要求。當遇到類似的寫話要求時學生可巧借圖表完成,如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中寫話要求寫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題目中有多個問題,學生可借用圖表審題。
2.梳理思路,寫有所依
當明晰寫話要求后,學生依托表格梳理、拓展思路,清晰呈現(xiàn)寫話內(nèi)容,讓學生寫話時有所依托。如教材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中的寫話是寫你想養(yǎng)的小動物。學生可以先自創(chuàng)圖表,在表格中梳理思路,如下表:
表格中呈現(xiàn)的內(nèi)容非常清晰,學生可以發(fā)散思路,自由拓展內(nèi)容;也可以聚焦某一方面,豐富內(nèi)容,多多益善。借助巧填圖表,讓學生在寫話時思路明晰,寫有所依。
四、優(yōu)秀模仿,規(guī)范提質(zhì)寫話表達
優(yōu)秀模仿,可以是學生中的優(yōu)秀;老師呈現(xiàn)的優(yōu)秀或是提供的例文中的優(yōu)秀。優(yōu)秀模仿能規(guī)范語言表達,提高寫話質(zhì)量。課標指出,“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這些寫話要求實則指向的就是消化吸收優(yōu)秀范文的句式、結構、修辭等,繼而展開仿寫。
1.句式仿寫,讓表達更顯規(guī)范
統(tǒng)編教材中有很多句式值得仿寫,讓表達更規(guī)范、凝練。如二年級下冊《彩色的夢》要求仿寫,“大塊的草坪,綠了;大朵的野花,紅了;大片的天空,藍了”這里可以把表示顏色的詞換成動詞,如,“一座座小山,綠了;一朵朵桃花,開了;一條條小河,清了”句式因襲重在練習句式,但也要透過句式明白內(nèi)容間的關聯(lián),才能完美因襲。
2.結構效仿,讓表達更有條理
段不離句,而段落中句與句之間是有關聯(lián)的,如總分;分總;總分總等結構關系。學生掌握了段落的結構,就能條理清晰地進行寫話。如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的看圖寫話中四幅圖對應四個時間:早上、過了一會兒、到了下午、天黑了。時間就像一條線,把圖上的四件事串在一起,編織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教師指導學生用“開頭加時間、先總說、再分說”的結構來說第一幅圖的內(nèi)容:
早上,小蟲子、小螞蟻和蝴蝶用雞蛋殼玩起了蹺蹺板。小蟲子努力地把蹺蹺板往下壓。小螞蟻被翹得高高,很興奮,又有點害怕。蝴蝶在旁邊大聲地喊著:“小螞蟻,加油!”
學生效仿第一幅圖的寫法,把后三幅圖用同樣的結構來寫,最后連成一篇童話故事。
3.修辭遷移,讓表達更具特色
統(tǒng)編教材中很多修辭手法都值得學生學習和借鑒,修辭手法的運用能讓寫話更具特色。如統(tǒng)編教材二上《我是什么》中描寫水的不同樣態(tài),用擬人手法把“水”寫得生動形象;用排比把水的樣態(tài)寫具體、清楚。這些修辭方法都是學生需要學習運用的。如,當描寫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時,用排比“有的……有的……有的……”來表達。
總之,小練筆是夯實寫話的基礎,對提高寫話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樣才能釀出蜜來?!睂W生借助多種形式的小練筆展開練習,才能寫出好的寫話。
(作者單位:江蘇無錫市東亭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