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叢遠
【摘 要】深度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動性作為目標,通過摒棄機械性學習,兼顧輸入學習和輸出學習,使學生高級思維、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得到提升。深度學習理念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而且可以提升學生音樂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就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深度學習進行分析,總結動機教學、階梯教學、體驗教學、實踐教學四個策略對提升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深度學習;初中音樂欣賞;體驗教學;階梯教學
深度學習是指在理解學習基礎上促使學生深刻理解,在學習中獲得諸多價值體驗,實現(xiàn)深層思維和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的一種學習理念,通過努力改變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課程評價,以“任務導學和自主合作”為驅動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zhèn)€性發(fā)展。在著力素質教育的教育形式下,還存在部分教師對音樂欣賞重視度不足,導致教學內容和方法都較為淺顯,不利于學生音樂水平的提升。這時,深度學習理念可以彌補傳統(tǒng)音樂欣賞教學的不足,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指導學生從聽覺、觸覺、視覺感受音樂,心靈上產生共鳴,探索到音樂規(guī)律和魅力。因此,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應從“深度學習”視角改革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在內源動機、學習層次、感受體驗、活動探究方面滲透深度學習理念,構建高效教學課堂。
一、開展動機教學,激發(fā)學習動機
深度學習強調學生學習自主性,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可使其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中,為實現(xiàn)真正的深度學習奠定基礎。首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應從學生的愛好興趣入手,當學習學生感興趣的某個內容或知識點時,學生會立馬專注聽講,并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因此,教師應了解初中生對音樂感興趣的內容或版塊,將其導入課堂教學內容中,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主動了解教學內容。
通過調查和了解,教師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關注搖滾樂隊、說唱等現(xiàn)代化音樂。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找出與說唱或搖滾相關的教學內容,以此作為課堂導入的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動機。例如,欣賞駱玉笙演唱《丑末寅初》的唱段,該唱段有著固定的節(jié)奏“×××××× ×”,與現(xiàn)代說唱音樂有相似之處,教師在多媒體上播放《中國新說唱》的說唱視頻片段,隨即學生看到后都進入了興奮的狀態(tài),這時教師則導入教學內容,讓學生欣賞駱玉笙演唱《丑末寅初》的唱段,并根據其唱段的節(jié)奏嘗試用說唱的形式念出一段詞;當學生順利完成這一挑戰(zhàn)后,可以開展一場自由創(chuàng)作的說唱比賽,用“京味”進行說唱,使學生在挑戰(zhàn)過程中接受京韻大鼓“說中帶唱,唱中帶說”的特色。
通過開展動機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不僅幫助學生從表面形式上了解音樂,還使其深度感受到音樂的特色和規(guī)律,從而深度掌握學習知識。
二、開展階梯教學,促進深度理解
深度學習不是盲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是有針對性、層次性和階級性地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當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搭建者,將教學目標、問題探究分為不同梯度,讓學生像“上樓梯”一樣,一步一步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基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更上一層樓。將教學目標、問題坡度設計做到由簡單到困難,讓學生循序漸進走向未知領域進行探究,逐漸提升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
例如,從教學目標中進行階梯分解,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要核心,因此設定明確、清晰、不同梯度的教學目標十分重要?!妒图t軍》這一首歌曲表達的是革命根據地人民對紅軍深厚感情和對革命勝利的強烈期盼,但初中生沒有深切的感受過革命抗戰(zhàn)的氛圍,即使引導學生聽、唱,分析音樂手法和表達情感,也并不能使學生完全對這首歌有所領會。因此,教師采用比較分析法引導學生理解音樂語言,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形式,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教師將《十送紅軍》的教學目標分為以下幾點:1.熟唱《十送紅軍》這首歌;2.教師基于學生唱歌基礎提出新的學習要求,要求學生通過聽歌曲、學唱歌、分析旋律等學習活動,寫出該歌曲的創(chuàng)作手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演繹這首歌曲的情感。3.基于上述目標,引導學生采用二聲部合唱,體驗和聲的美,這個目標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難度,但可以讓學生挑戰(zhàn)多聲部音樂,進行深度學習。其次,教師從問題探究上進行階梯分解,根據學生掌握知識和認知規(guī)律,以及學生的差異性,更好地把握問題探究設計的層次和梯度。將《十送紅軍》創(chuàng)作手法和表達情感成為貫穿教學過程的主要問題,當學生第一次完整聆聽歌曲后,教師提問:“歌曲采用什么樣的節(jié)拍?節(jié)拍的強弱又有怎樣的規(guī)律?”使學生主動采用已學知識提前感知新知識。教師再將問題難度升級:“怎么設計歌曲速度去表達人民對革命勝利的強烈期盼?”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速度哼唱歌曲,感受速度對歌曲表達情感的作用,深刻體會歌曲速度快用于表達人民對革命勝利的渴望。
通過從教學目標、問題探究方面開展梯度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對學科知識全方面、多層次地理解和掌握,還能增強學生深度學習的意識。
三、開展體驗教學,提高欣賞水平
若想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就需要激發(fā)學生眼、口、鼻、耳、腦等多處器官的感官,增強體驗感,使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在欣賞音樂中獲得“親身經歷”的感受,實現(xiàn)審美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的情景,震撼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入境、動情,參與體驗,并收獲體驗音樂的樂趣,使學生在體驗中理解音樂的內涵。
例如,在《在中亞細亞草原上》教學中,由于學生沒有真正看到過草原,很難準確體會到這首歌曲表達的情感和音樂語言。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難點,創(chuàng)設多種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在《在中亞細亞草原上》歌曲中“深度漫游”。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在中亞細亞草原上》和《城墻上跑馬》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聆聽和學唱后,教師再放出兩幅圖畫、馬匹腳步聲、俄羅斯民謠等,創(chuàng)設遼闊大草原的情境。讓學生體會黃沙滾滾的中亞細亞草原上,傳來俄羅斯歌曲的旋律,還能聽到漸漸走進的馬匹的腳步聲,看到一支從遙遠地方到來的商隊穿過草原,逐漸在草原上遠去,并隨著商隊的背影慢慢消失。其次,教師講解旋律線平行、上下行的意義和傳達的音樂感受,平行旋律線是一種平靜的感覺,下行旋律線是一種低沉、悲傷的感覺,上行旋律線是一種樂觀、歡樂、積極的感受。教師引導學生聽旋律,分析旋律與情感的關聯(lián),理解音樂的情感。最后,教師向學生提問:“除了旋律線,還能借助什么傳達歌曲的情感?”讓學生聆聽歌曲,用已有的音樂欣賞經驗和知識分析問題,有的學生提出歌曲的快慢可以用于表達不同情感,也有學生提出根據演奏強弱力度來表現(xiàn)高興、悲傷等情感。
通過開展體驗教學,使學生多感官與音樂相結合,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音樂,不斷提升音樂欣賞水平。
四、開展實踐教學,提升音樂品質
音樂欣賞教學單純靠“聽”是無法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教師應重視音樂欣賞的實踐化,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展現(xiàn)自己的音樂審美觀,將音樂表現(xiàn)要素和學生的感官相聯(lián)系,增強學生對音樂藝術價值的判斷能力。因此,教師需積極利用音樂聆聽、演唱、編創(chuàng)、表演等多種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教學,提升學生音樂品質。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小組合作,開展一個音樂項目活動,每個小組必須展現(xiàn)學習成果,強調學習合作精神和多學科綜合應用,使學生了解音樂欣賞具有一定的生活意義與社會價值,在實踐活動中,將音樂知識內化、升華。
例如,在欣賞“歌劇世界”單元作品中,以“歌劇世界”作為實踐活動主題,調查、梳理、總結歌劇音樂的特色,并用課本中的歌劇音樂作品和自己熟悉的歌劇音樂作為學習素材。每個小組通過合作學習形式,制定實踐研究報告,用表演、PPT或影像等形式展示實踐成果。有小組通過PPT展示不同年代歌劇音樂的時代性,揭示了歌劇音樂的發(fā)展歷程;也有小組穿上漢服、外國禮服進行歌劇表演,展示不同國家歌劇音樂的風格和差異;有的小組通過辯論的形式對原版、翻版的歌劇音樂進行討論,就此提出“老歌新唱有沒有必要?”的質疑;有的小組通過演講形式闡述二次元音樂、網絡音樂在歌劇中的作用,并提出警惕“文化侵略”,傳達出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觀念。
通過開展實踐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建立積極健康的音樂文化觀念,抵制低俗、負面的信息,有利于提升學生良好的音樂品質。
深度學習是一種新穎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共同培養(yǎng),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仍存在淺層教學和學習的情況,若想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就要從“深度學習”對教學形式、目標和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從學生學習動機、學習層次、學習體驗、實踐能力角度提出了動機教學、階梯教學、體驗教學、實踐教學實效性措施,可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能引導其參與音樂語言、主題分析中,使其體會音樂表達情感,理解音樂藝術,并不斷提升音樂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琦.讓音樂學習真正發(fā)生——基于深度學習視域下的音樂教學策略[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9(07):14-19.
[2]黃娜.基于深度學習的有效教學論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9(0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