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街
發(fā)小的兒子在大連工作,娶了北方女孩,今年春節(jié)親家一家人來余江過年。招待親家豈能怠慢?發(fā)小恨不能去蟠桃園摘下桃子來招待。第一頓飯請來當(dāng)?shù)氐拿麕熣粕?,還沒上主菜前,先端來一小碗切成片的茄子干作為點心讓客人嘗嘗,北方人看著黑里帶紅的小玩意,皺起了眉頭:就端這個丑陋的東西來招待我們?但礙于面子不好拒絕,只好捏了一小塊嘗了一下,沒想到這丑陋的小零食一到嘴里就大放異彩:軟糯中芳香在口腔里回蕩,甜中含有堅硬的柔軟,越吃越好吃,客人喜上眉梢,連連夸獎好吃、好吃……
親家待了個把星期,對發(fā)小一家的熱情招待表示非常滿意。臨走時,什么都沒要,就收了發(fā)小的一大包茄子干。
過了幾天,兒子通知發(fā)小:茄子干一到北方就被“搶劫”一空,暑假要開足馬力制作茄子干,越多越好。
這種類似欲揚先抑的待客故事每年都在余江上演,最后的結(jié)果大多以主客雙方超級滿意收場。
要說做茄子干,還得夸夸我的祖母,她老人家每年都會做茄子干。
小暑過后,農(nóng)家菜園子的茄子掛滿了枝頭,祖母會把成熟的茄子全部摘下來放到鍋里煮熟,撈起來放到臉盆里瀝干水分,然后從中間剖開,每一塊掀開的茄子皮完全改變了顏色和性情,撒上點點白鹽后,祖母將它們一塊塊擺在竹匾里,有時太多了就用模板來曬。濕漉漉的茄子干見了盛夏的陽光一點脾氣都沒有,兩天后由白變成微微的赤褐色,水分也蒸發(fā)得差不多,原來軟綿綿的身子驟然間成為堅硬的小鎧甲。
祖母一邊曬茄子皮,一邊在為制作茄子干的餡料做準(zhǔn)備。茄子干制作程序復(fù)雜,沒有一定的耐心是做不出來的,祖母常說,做任何事都不要怕麻煩,要一步一步地來,把每一道程序做好就是成功。祖母的處世哲學(xué)在制作茄子干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她把糯米淘洗干凈,浸滿四個小時后再用飯甑蒸,蒸熟的糯米個個飽滿、晶瑩,陽光下散發(fā)出柔和的光芒。祖母有的是耐心讓糯米慢慢冷卻,放在一個臉盆里,撒上酒曲,拌勻了,用筷子在糯米中間插上幾個洞,用薄膜蓋住,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時間了。
天地間有大美而不言,一切都是浩蕩有序。酒曲中的酵母菌發(fā)酵的最好原料就是糯米中的有機物,它們兩個勝利會師,便產(chǎn)生美好的化學(xué)反應(yīng),糯米敞開心扉,動情地等待酵母菌在自己身上產(chǎn)生奇妙的變化,糯米慢慢柔軟,同時,一股甜甜的香味慢慢飄出來,掀掉薄膜一看,甜甜的香味迫不及待地直沖上來,再看看糯米都軟化了,四周全是甜水。
夏日的黃昏是祖母最忙的時候。祖母將糯米酒放到鍋里慢慢熬,再放入紅糖水、切成細末的大蒜子和鮮紅的辣椒,祖母不斷用鍋鏟攪拌,讓它們充分融合、充分吸收、充分滲透,從而成為色香味俱全的餡料。餡料是茄子干的核心科技,好的餡料不僅味道甜美,顏色通紅,而且泛著令人驚艷的油光。
經(jīng)過一個晚上的熬制,堅硬的茄子干終于放下自尊,乖乖向紅糖水妥協(xié),松軟松軟的,呈現(xiàn)一片惹人喜愛的紅褐色。
天邊剛剛露出魚肚白時,祖母開始包茄子干了。她左手?jǐn)[好茄子皮,右手拿筷子夾餡料,她小心翼翼地將餡料均勻抹在茄子皮上,有時用手抹平,讓餡料和茄子皮充分接觸……
祖母是那樣的專注,當(dāng)一個個包好的茄子整整齊齊擺放在竹匾中,祖母瞇縫著眼睛看著她的勝利品,仿佛是在欣賞藝術(shù)品一樣。
千萬不要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接下來的工作更麻煩:放在烈日下的茄子干要翻曬,有一種大黃蜂對茄子干里的餡料很感興趣,老遠就聞到香味嗡嗡飛來,落在還沒曬干的茄子干上吃著餡料。祖母坐在廊檐下享受著南風(fēng)的清涼,要時時警惕著大黃蜂和鳥兒的入侵。影響茄子干美味的因素很多,強烈的陽光是前提,酷暑的陽光越毒辣,曬茄子干的時間就大大縮短;提防盛夏的狂風(fēng)暴雨顯得非常重要,如果被雨淋濕了,味道大打折扣。有一年,祖母做了兩個竹匾的茄子干,本來天氣熱得雞蛋都會熟,誰知等祖母做好茄子干,受福建那邊的臺風(fēng)的影響,連續(xù)下了幾天的大雨,那些茄子干沒有接受太陽的愛撫,一個個發(fā)霉發(fā)臭,祖母心疼得連連念佛,忍痛扔了……
曬好的茄子干還要蒸兩次左右,再曬干,如此反復(fù),祖母在那個夏天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才換來美味的茄子干!
從紫紅色的茄子到最后香甜可口的茄子干,中間的歷程可謂是繁雜勞累。盡管如此,每年盛夏時節(jié),老人們不辭勞苦,紛紛加入到制作茄子干的大軍中來,她們對子女的愛全部融進了小小的茄子干中。
“媽,六月做點茄子干哈!”
“茄子干全部做好了,回來帶走??!”
——盛夏的余江,處處飄蕩著最動聽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