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玉
摘要: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體系的最佳時期。低年段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而在小學階段,老師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么樣,關鍵在教師,關鍵在日復一日的教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的教育教學質量,變得刻不容緩。本文以提高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質量為目標,分別從五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具體化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團隊;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8-411
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對提高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措施進行研究,找出切實可行的提高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幫助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形成新穎、有趣的教學課堂
新穎而有趣的教學課堂可以幫助激發(fā)低年段的小學生的好奇心、新鮮感和注意力,從而讓小學生能夠更加專心致志地參與課堂活動。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情景時,應采用靈活多變,貼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路,將單調的教學內容豐富化和多樣化,不僅有利于增加小學生課堂學習的專注度,對提升數(shù)學教學質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認識《時 分 秒》這一單元知識時,教師可以按照時鐘的刻度、時針和分針將學生分成三組,組織學生排列成時鐘的樣式,引導學生按照教師報出的時間,變換成相對應的時鐘樣式。由此,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從而較深刻地掌握知識點。
二、培養(yǎng)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孔子在《學記》中道“親其師,信其道”,是說一個人只有在親近、尊敬自己的師長時,才會相信、學習師長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教師不能再扮演高高在上,讓人觸不可及的形象,和諧而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從而促進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增加教學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到課堂教學中來。與此同時,教師應耐心地傾聽學生的問題和想法,積極地營造師生平等的學習和討論氛圍,調動學生參與討論和發(fā)言的積極性,不僅可以讓學生大膽主動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者疑惑,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三、挖掘課標、教材的本質內涵
將數(shù)學教材化繁為簡對提升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進行教學設計制定時,教師應充分解讀課標對教材的設計意圖、學段特點等,圍繞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提取得到課堂教學的主線,以教學主線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歸類,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同理心,和學生換位思考,從學生所在的現(xiàn)實角度認識教材,以學生的思考習慣出發(fā),挖掘教材中學生的興趣點和學習重、難點,不僅可以創(chuàng)建有效的學習課堂,還能幫助小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學習一年級20 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班級人數(shù)的變化引導小學生認識加減法,幫助小學生建立加法就是增多,而減法就是去掉的理性認識,從而幫助小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本質含義。
四、發(fā)揮“小團隊互動”的作用
愛說話是小學生的特點。因此,結合低年段,我們設置了2~3人的小團隊合作學習小組。在小團隊的互動合作學習中,滿足了學生說的本能和欲望。在說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傾聽能力、存同求異的能力、反思能力等多種思維能力和習慣。有效的小團隊合作學習,不僅能在有限的時間最大化地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參與,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
五、教師在上課時要嚴格控制自己的情緒
小學低段一般是指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精力旺盛,在課堂上非常的活躍,自我約束力差,精神不能很好地集中。而且他們還不懂得怎么去遵守課堂紀律,所以經常會在課堂上做一些影響教師講課的事。這時,教師的情緒就會受到學生行為的影響,在課堂上對學生發(fā)火。然而,教師的發(fā)火行為不但不能起到預想中的效果,還會讓學生討厭教師,甚至讓學生對學校產生抵觸心理。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學生多么的調皮搗蛋,教師都要盡量的保持微笑,以平和的心態(tài)和情緒來對待這些學生。教師可以抓住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教師課程的講授上。比如,小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服務于教學
隨著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因地制宜的采用了多媒體課件教學,尤其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這一優(yōu)點,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把抽象的數(shù)學具體化、形象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將更有利于教。如在進行《加減混合》教學時例1的天鵝圖。利用課件生動地反映出湖里的天鵝只數(shù)先增加后減少的變化過程,并抽象出加減混合算式。得出算式后不要急于計算,讓學生再對照畫面說一說4+3-2表示的含義,以加深學生對加減混合算式的認識。然后讓學生對照圖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確定的計算順序先算出4+3的得數(shù)7,同時在屏幕上閃動這個式子,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計算的順序和第一步計算的得數(shù)。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質量,首先,教師應該從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上著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靈活多變的學習氛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其次,教師應當重視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為學生創(chuàng)建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還應當努力提升自我專業(yè)素養(yǎng)和水平,深化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更好地進行有效的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曉艷.提升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2):41.
[2]張志茂.趣味教學對提升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中旬,2017(9):95.
[3]張文科.激發(fā)小學低年級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5(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