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倍佩
摘要:高中體育專項教學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一項體育運動作為今后學習的主要內容,從而掌握和提高專項技能。將這種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自主鍛煉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8-320
專項化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取得較好的結果,成為當下教師比較喜歡的一種教學方法。下面以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中學生自主鍛煉能力培養(yǎng)為研究對象,對此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幫助。
1.實行科學施教,從指導學生如何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開始
好多人都認為身體活動就是體育活動,那是錯誤的,換句話說不是任何一種體育活動都能起到鍛煉身體和增強體質的作用。其中主要表現在:不懂得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去鍛煉身體,這樣不僅會影響鍛煉效果,還有可能會損傷身體某一方面的健康。實踐證明只有懂得和運用鍛煉身體的基本受力原理和科學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鍛煉效果。比如花樣跳繩運動,必須教會學生正確的跳繩方法,否則錯誤的跳繩方法對膝關節(jié)損傷日積月累就會很嚴重。因此,體育教師在專項課的課堂教學中,根據所教的運動項目特點和動作技巧,最好是細致到每一個動作,歸納出所教動作受力原理和練習的方法,講解給學生去掌握和理解。首先,根據人體的結構,各身體器官的功能作用,身體鍛煉的基本常識,技術動作的正確方法和運動所遵循的規(guī)律特點,以及通過體育鍛煉是如何改變人體生理逐漸發(fā)生變化的。類似這樣的理論知識貫穿到每一個教學過程中。其次,讓學生知道自己身體生理負荷的最佳狀態(tài),循序漸進地合理安排鍛煉的程序,尤其強調做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強調目標管理的重要性,是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動力源頭
老師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鍛煉習慣,必須要考慮與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在高中專項化教學過程中,第一步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身高、體型、運動能力等)的運動項目,并且根據考核的要求設定目標進行體育鍛煉。教師在每個學期根據每個項目的特點和教學規(guī)律,設定不同的考核項目,以“以考帶練”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術和技能。這樣學生的練習可以有目標地去完成。要讓學生有興趣地參與體育鍛煉,實踐證明在一般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很難完成,這是一個養(yǎng)成教育的過程,是一個比較漫長而且需要持續(xù)的過程。因此,僅僅在體育課中進行鍛煉是不夠的,必須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去加強和鞏固,做到課內外結合,來共同實現之。例如,現在的高中男生都特別喜歡打籃球,但也有部分學生因為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因素,在籃球課堂看多于練。針對這部分同學,體育教師應該注意到,其實他們也不乏對籃球有興趣,只是他們的基礎差。所以教師要進行分層教學針對這部分學生從最基本的開始教,使他們逐漸樹立起自己能夠打好籃球的信心。鼓勵他們能“迎難而上”,慢慢激發(fā)他們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等到他們掌握了部分籃球運動技能,才能萌發(fā)他們產生到了周末利用課余時間三五成群地打籃球比賽的意愿。事實證明:隨著對某一項體育活動興趣的形成和愛好的增長,鍛煉的習慣也就慢慢養(yǎng)起來了。在操場上,學生們一旦手中或腳下有球,就拼了命的跑,好像永遠不覺得累,這就是因為他們喜愛這項運動的緣故。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把課內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有目標性地對學生進行任務教學,就能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積極性。
3.更新教學理念,發(fā)揮教與學的積極作用
專項化教學是我們依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和體育課的類型,各項運動的特點,設計其具體的教學過程。它包含個人練習、集體練習和分組練習的形式,通過感知教材、體驗教材、熟悉教材、分層遞進,把自學、自練、自評、自控貫穿于學生學與練的全過程。強調以我為主,啟發(fā)學生積極的進行運動思維,鼓勵學生靈活動腦,學會運用科學鍛煉知識,結合實際練習,逐步慢慢培養(yǎng)自主鍛煉的能力。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出效果。
(1)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往的體育教學僅停留在讓學生通過單一的身體練習來掌握一些體育技能,忽略了對學生自主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更談不上考慮學生的習慣和興趣的培養(yǎng)。好多教師認為這是學生自己的事,好像和教學沒有太大的關聯。專項化教學的教學方式是從幫助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出發(fā),以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鍛煉態(tài)度和習慣為目的,鼓勵學生用積極的態(tài)度、飽滿的精神來參加自主鍛煉。老師深有體會的是:專項化課程中體能練習部分,往往因為內容枯燥、體力消耗大,學生一練體能就叫苦連天。教師可以嘗試把體能練習與技能練習結合起來,比如籃球傳球,在練定點傳球時,不同技術動作加上一定的量,學生的上肢力量就同時得到了鍛煉,在移動傳球練習中,學生的速度和耐力素質也同時得到了鍛煉。同樣的道理,教師通過各類教學,從基本功開始,慢慢帶領學生掌握各種技能,學生為了掌握各類球類項目的技能,能積極配合老師完成各項練習任務。實現從教師的帶練到學生自主鍛煉的目的。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老師就可以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各類教學比賽,使學生的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在比賽中不知不覺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同時,針對學生在比賽中體力下降快、跑不快、跑不動等現象,及時向他們指出:“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是任何一項運動的基本保證。”這樣學生在體能練習中也能積極投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F代學生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導致學生體質下降主要原因,但體育課程的學習不被多數學生喜歡也是一個重要原因?,F行的體育課只有關注學生的體育學習態(tài)度、情意表現、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才能讓學生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才能讓體育課程為學生今后的健康水平、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如: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體現在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改變課程內容的“難、繁、偏、舊”的現狀,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適應終身體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以及適應未來發(fā)展需要的健康體魄。如此,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為了將來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學生就會變被動為主動學習體育課程。
4.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增強學生參與運動鍛煉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值得強調的是:體育課程的評價目的不是為了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為了更好地發(fā)現學生掌握知識的不足之處和提醒教師總結教學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出現的薄弱點。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獲得提高、不斷進步,能夠真實體驗到體育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增強體育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能督促學生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為養(yǎng)成運動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服務。專項化教學的評價主要是對學生掌握技能的程度和相應的水平進行合理的判斷。在考慮制定評價方案時,教師應當保證有助于如實反映出學生在自主鍛煉方面的進步和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在高中專項化教學學習評價中,不斷要有階段性的評價還要由體育教師進行外部評價,同學之間開展自我評價、互相評價等多種不同的評價方法。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重視專項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學生在體育知識學習中,形成自主鍛煉意識,為學生綜合素質形成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友德,楊殷俊.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對體育后進生體質及體育學習興趣的影響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