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托兒所、幼兒園、社會福利機構及其他保育機構中,對嬰幼兒進行保健、養(yǎng)育和教育的活動稱為保教。幼兒教師應充分理解保教的內容及含義,在幼兒園活動實施過程中,在保證保教質量的前提下思考授課策略,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本文對新時代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有效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保教質量;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6-0074-02
引 言
幼兒教師對專業(yè)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自身的教學水平,都對保教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新時代教育環(huán)境下,幼兒教師要了解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意義,注重凸出幼兒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結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靈活地運用能夠促進幼兒發(fā)展、優(yōu)化課堂活動效果的教學策略,使幼兒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進而達到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的目的。下面筆者將依據自身的實踐經驗,對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的策略展開具體分析。
一、運用合作模式,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觀念
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指導幼兒了解必備的知識技能。而幼兒年齡較小,理解能力差,難以將課堂上的知識盡數吸收。同時,健康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口頭敘述并不能讓幼兒意識到其重要性。所以,幼兒教師應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觀念。幼兒教師不妨運用合作模式,組織幼兒一起運動,培養(yǎng)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使幼兒在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增強身體素質,進而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1]。
例如,在指導幼兒進行“繞圈接力”的體育活動時,首先,筆者拿出準備好的不同顏色的六面小旗,將幼兒分成六個小組,讓幼兒根據信號做隊列練習,初步鍛煉幼兒的協(xié)調配合能力,讓幼兒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其次,筆者讓幼兒復習跑的基本動作,然后讓幼兒在組內進行自由練習,嘗試合作進行繞圈跑。再次,筆者對繞圈跑進行了示范,對幼兒說:“今天老師想請你們一起玩一個游戲,這個游戲的名稱叫作‘繞圈接力’?!惫P者以一個小組為例,對他們進行指導,使幼兒認識到在第一個成員跑起來后,第二個成員需要站到預備接力的位置上,而且其他準備接力的幼兒不可站到圈外,這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最后,筆者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幫助幼兒總結奔跑的動作要領,并帶領幼兒開展放松身體活動,引導他們交流這次課堂活動的心得體會。幼兒教師運用合作模式開展體育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健康觀念,使幼兒的身體機能得到良好發(fā)展,有助于實現(xiàn)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的目標。
二、通過師幼互動,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逐步形成了傾聽他人講話、理解日常用語、清楚地表達自我想法的能力。因此,幼兒教師要以提高保教質量為目標,與幼兒加強互動,建立融洽的師幼關系,讓幼兒對教師產生親切感,進而激發(fā)幼兒的課堂參與興趣,使幼兒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鍛煉和提高語言能力,為激發(fā)幼兒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奠定基礎[2]。
例如,在指導幼兒開展“春天的電話”的語言活動中,首先,筆者讓幼兒回憶春天到來后周圍事物的變化。有的幼兒說:“春天來了,大樹發(fā)芽了,花兒開了,樹上的雪和河里的冰都融化了,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逼浯危P者利用課件播放了一個有關春天的故事,與幼兒一同找出故事里的小動物,指導幼兒思考:小黑熊是用什么辦法告訴小松鼠春天來了的?再次,筆者和幼兒共同模擬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使幼兒積極參與角色扮演活動,并理解故事中電話號碼的排列規(guī)律。最后,筆者引導幼兒整理活動內容,并對幼兒滲透關心同伴、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育,讓幼兒在交流活動中有所收獲。這樣,筆者以師幼互動的方式開展語言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同時對其進行了思想引導,在自由、寬松的教學氛圍中提高了保教質量。
三、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能力
要想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教師需要培養(yǎng)幼兒主動參與各項活動的能力,使幼兒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怕困難,有責任感,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為規(guī)則?;诖耍變航處熞媒Y合現(xiàn)實生活來指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對幼兒進行行為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能力,進而完成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的任務[3]。
例如,在指導幼兒參與“在商店里”的活動時,首先,筆者播放了顧客在商店購物的場景視頻:有的售貨員說話和氣、辦事主動;有的售貨員語氣生硬,從不關注顧客的需求。其次 ,筆者讓幼兒思考并表達哪類售貨員能夠賣出東西,并說明原因。再次,筆者向幼兒強調了在社會中禮貌待人的重要性,并指導幼兒模擬生活中商店里的購物情景,使幼兒在實際表達中理解禮貌不僅是會使用文明用語,還要態(tài)度和氣。最后,筆者對幼兒的模擬表現(xiàn)進行激勵性評價,并讓幼兒自由交流活動收獲。這樣,通過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同時對幼兒進行了保教引導,使他們明白了懂禮貌的重要性。
四、注重實驗指導,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意識
幼兒階段是兒童各方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幼兒教學中,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幼兒教師應充分利用實驗在科學活動中的作用,指導幼兒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引導幼兒交流探索的過程、優(yōu)化探究的結果,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使幼兒對世界有更加清晰的認知,進而讓幼兒愛上科學、愛上探索。同時,幼兒教師組織幼兒開展實驗活動,能使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鍛煉和發(fā)展,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意識和能力,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4]。
例如,在指導幼兒參與“有趣的油和水”的科學活動中,首先,筆者對幼兒說:“現(xiàn)在老師這里有一杯水,一杯花生油。如果我把油和水倒在一起,你們猜猜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幼兒紛紛發(fā)表看法,有的說水會變得黏稠,有的說油漂浮在水上。接下來,筆者說:“現(xiàn)在老師也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小杯水和一小杯油、一個干凈的小杯子,你們來操作這個實驗,看看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幼兒興趣高漲,紛紛動手做實驗。通過做實驗,幼兒發(fā)現(xiàn),油和水倒在一起后,兩者是分開的,而且油總是在上面,水總是在下面。為了讓幼兒認識乳化現(xiàn)象,筆者繼續(xù)提問:“如果我們的手不小心沾到油和水,要怎么辦?”幼兒們有的回答用洗潔精清洗,有的回答用洗衣液清洗,還有的說用洗衣粉清洗……接下來,筆者拿出一些洗衣粉,讓幼兒往混合了油和水的杯子里添加洗衣粉,并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幼兒驚喜地發(fā)現(xiàn),加入洗衣粉后,杯子里的油和水變成了乳白色。這樣,幼兒就在實驗中認識了乳化現(xiàn)象。最后,筆者向幼兒介紹乳化現(xiàn)象的功能,他們聽得都很認真。由此可以看出,組織幼兒開展實驗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究欲望,還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幼兒的科學意識,提高了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五、應用多媒體技術,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能力
多媒體技術是科技發(fā)展的產物,近年來,已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該教學手段和工具的應用價值已得到驗證。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也在嘗試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自己的教學中,以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藝術活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合理組織和開展藝術教育活動,能使幼兒發(fā)現(xiàn)和感悟美,大膽展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教師在藝術教育活動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獲得直觀的視覺和聽覺刺激,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活躍活動氛圍,使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對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審美能力的提升都有促進作用。
例如,在指導幼兒參與“認識花朵”的藝術活動中,首先,筆者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了各種花的圖片和視頻,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熱情;其次,筆者讓幼兒仔細觀察并總結不同形狀的花朵的特征;再次,筆者講授了多色油印和吹塑紙版畫的制作方法,并鼓勵幼兒結合不同花朵的形狀來進行版畫創(chuàng)作;最后,筆者對幼兒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價,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整理了活動內容,使幼兒回顧和復習了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這樣,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藝術活動,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受到了美,同時引導他們發(fā)揮想象力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審美素養(yǎng),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提高了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結? ? 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要對幼兒園五大領域課堂活動有充分的了解,并認真思考如何運用合作模式、師幼互動、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注重實驗指導、應用多媒體技術等方式來促進幼兒進步與成長,進而逐步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雨露.保教融合,幼有所長:幼兒園保教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20,9(04):108-110.
[2]伊萍.幼兒園保教常規(guī)管理之我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8,32(06):178-180.
[3]原銘霞.幼兒園班級保教質量評價的實踐探析:以烏魯木齊市婦聯(lián)幼兒園為例[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1):5-8.
[4]趙慧.基于保教質量提升的幼兒園精細化管理策略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16(S1):151-152.
作者簡介:張易(1985.11—),女,甘肅通渭人,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