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閩清縣城關中學 楊 麗
目前,初中英語閱讀課上,教師“一言堂”的問題仍然存在,其不僅掌控了閱讀課教學的主動權,而且采取的教學方式單一、陳舊,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排斥這門原本學習難度就比較大的語言學科,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從高效課堂教學視角出發(fā),教師應深入探索影響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因素,并采取措施優(yōu)化這些影響因素,使其更多地發(fā)揮正面影響,讓閱讀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得到優(yōu)化,從而打造高效的閱讀教學課堂。
思想決定行動,同樣地,教學理念決定教學行為,若是教學理念出現(xiàn)偏差,采取的一切教學行為均會“背道而馳”,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積極踐行“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豐富英語教學形式,而且這是順應英語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閱讀課上,一些教師仍然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對學生考試有用的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在閱讀課上被動地聽教師分析閱讀材料,生硬、機械地記憶單詞、語法、句型等知識。這種教學形勢下,學生主體性未得以良好體現(xiàn),不僅閱讀浮于表面,而且個性發(fā)展被抑制,甚至由此產生抵觸心理。為了突破閱讀教學瓶頸,從根本上改善閱讀課費時低效的局面,教師必須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堅持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構建高效的閱讀教學課堂。
初中英語閱讀應用多媒體教學法能夠喚醒學生的閱讀熱情。在學習動機中,興趣是最活躍、最實際的成分,喚醒學生閱讀熱情,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以及學習的自覺性,對提升學生閱讀教學實效性有重要意義。另外,初中英語閱讀應運用多媒體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缺少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是學生英語閱讀低效的原因之一,而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聲、像、形、文結合的優(yōu)勢可以打破這一局面,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from the earthquake?”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從《唐山大地震》電影中節(jié)選的關于地震發(fā)生那一刻的視頻片段,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與此同時,多媒體的運用能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視聽體驗,不僅閱讀難度有所降低,也讓學生對閱讀材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感悟。又如,講解“We’re preparing for a food festival”時,教師可播放節(jié)日以及相關食物的視頻,使學生沉醉其中。隨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進一步閱讀,使學生更容易消化知識,從而實現(xiàn)高效閱讀。
情境教學法因其形象、直觀的優(yōu)勢受到廣大師生青睞,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致有積極作用。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上,教師可以適時適地運用情境教學法,讓閱讀課煥發(fā)生機與活力,增強英語閱讀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學生成為閱讀課上真正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在筆者看來,適合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情境有很多,包括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問題情境、語言情境、表演情境等。由于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多是對話性材料,而且故事性較強,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既可以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
例如,講解“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時,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扮演角色,將教科書中的閱讀材料以課本劇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以三個學生為一組,其中兩個學生扮演點餐的顧客,另一個學生扮演服務員,然后三個人圍繞教科書上提供的閱讀材料進行對話,或在不改變教科書原意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對話,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劇情更加豐富。通過角色扮演法,學生感受到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理解并掌握了“Would you like...”“May I help you?”等句型,還能夠獲得愉快的閱讀體驗,而且充分感受到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魅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在無形中得到提高。除了表演情境,在英語閱讀課上,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這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這是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初中英語閱讀課上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其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第一,學生主體性得到尊重。在問題或任務的驅動下,學生需要自主思考、互相討論,從而實現(xiàn)在閱讀課上的真正參與。第二,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學生相互討論的過程能進一步開闊視野,思維也因此相互碰撞而產生“火花”。因此,從課堂教學高效視角出發(fā),教師在閱讀課上可以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使學生成為真正受益者。
例如,在上“What do your parents do?”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依據教科書上編制的內容,引導學生在閱讀材料之后再展開小組討論,共同完成填空練習:“This is a photo Kangkang’s .The...a big family.”與此同時,教師再讓每個小組的學生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繪制“Kangkang’s family tree”,通過“家庭樹”對人物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每個小組的學生圍繞這兩個任務自主閱讀材料并展開討論,完成填空練習以及“家庭樹”的繪制。任務完成后,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內容也就有了透徹、全面的認識,有效掌握了相關知識和句型。這種教學方式既能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落實智育工作的同時,有效實現(xiàn)了對學生的德育。
在語文閱讀課上,“讀寫結合”是一種被廣泛運用且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學模式,而同樣作為語言學科的英語,在閱讀課上也可以應用這一教學方。通過“以寫促讀”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深度,能讓學生的英語閱讀因為仿寫、續(xù)寫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仿寫,這一措施既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拓寬學生的閱讀深度,使學生成為閱讀課上真正的受益者。
例如,在上“What does she look like?”這節(jié)課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教科書上提供的閱讀材料“Look at this...,they look happy.”,然后帶領學生分析相應的單詞、句型和相關語法等。在組織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圖片,然后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以及從閱讀材料中獲取的語言知識進行仿寫。如分析句子“The girl in a yellow...brown hair.”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個身高較矮、黑色頭發(fā),穿著綠色衣服的女孩子,并告訴學生女孩名叫Mary,然后讓學生仿照文中對Maria的描寫去描寫Mary。這樣的仿寫既能促進學生對閱讀材料內容的理解和消化,又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具有積極作用。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取得的效果不僅受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的制約,還受到教學評價的影響。就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看,教師實施的教學評價存在諸多問題,如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形式單一等,導致教學評價的價值難以發(fā)揮,教師應對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首先,對于評價主體,除教師自身評價外,還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以評價者的身份參與其中,采取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等方式,以此提升評價的全面性。其次,對于評價指標,除了關注學生的英語閱讀結果,還要綜合考慮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使用的閱讀方法、閱讀態(tài)度等,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面評價。最后,對于評價形式,除了課堂測試,還可以采取情景表演、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以此提升評價的客觀性。
教學實踐表明,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要素。教師應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突出位置,秉持一切為學生服務的原則。對于教學方式,教師應遵循多元化原則,如采取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讀寫結合教學法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每一節(jié)閱讀課上都獲得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并且在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閱讀深度。對于教學評價,教師應不斷完善,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育人效果,從而構建高效閱讀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