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
摘要:初中物理以研究自然科學、生活科學為主,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學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育更注重素質教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弊端逐漸顯露,迎之而來的是更加適應教學要求的教學模式,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再以學生的基礎為唯一的考核標準,而是更加看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建模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靈活應用,可以改變現有教學現狀,創(chuàng)建高效物理課堂,本文主要探討建模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建模思想;初中物理;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424
前言
初中物理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要以理論知識的滲透為重點,且課堂上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限制了學生素質能力的提升,新時期以基礎物理知識為主的物理課堂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成長和學習要求,而建模思想的應用重在教學探究和引導為,通過概括、歸納、假想、推理等實踐活動解決物理問題,通過完成的物理實踐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
1建模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建模教學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物理知識較為抽象,難以理解,應用建模思想進行教學可以將復雜的物理知識簡單化,助力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有利于提升課堂質量:第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建模思想,可以引導學生具體深刻的理解物理現象,模型將復雜的知識轉化成簡單、直觀的立體知識構架,讓教學變得更加直觀,應用建模思想,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升學生主動意識;第二,建模思想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以物理知識為構建中心,將知識分解、歸納、系統(tǒng)化,可以激活學生想象能力,促使學生發(fā)散思維;第三,初中物理課程內容繁重,應用模型思想讓課堂活力四射,對于教師而言,解放了自我,讓學生可以自由探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索、分析、交流,有利于構建翻轉課堂[1]。
2建模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2.1 數學模型思想在物理教學中的滲透
數學模型思想是結合數學學科的規(guī)律而建立的模型,主要是依據數字關系、定量關系理解物理現象,模型建好后,鼓勵學生根據材料和數據,應用數學方法分析物理現象,最終在探索、交流、歸納中獲得結論,數學模型思想的關鍵是對數字關系、定量關系進行分析,最終通過數據規(guī)律理解物理現象,掌握相關物理知識原理,具有直觀而明顯的特點。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借助數學模型分析物理現象,加強學生利用已掌握的學科知識理解新知識,要注重簡化算法,合理應用已有材料,通過深刻思考和探討完成教學,讓學生體會思維發(fā)散的過程,從而提高課堂質量[2]。例如,在學習《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長度和時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利用數學模型進行理解,長度和時間是常見的數學單位,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對不同坡度下滑的小車所用的時長和長度進行記錄,通過多組數據的記錄建立數學模型,繼而引導學生對這些數據進行觀察、分析、討論。在建立數學模型過程過程中,也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建立數學模型,通過分析、探索、歸納和總結、對比,讓學生從更加直觀的角度了解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相關知識。
2.2 類比模型思想在物理教學中的滲透
通過類比模型思想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意識,類比模型可以分析相似物理現象,通過對物理想象的相同點、不同點的總結、對比,推理出物理現象,類比建模的應用看似較為簡單,但并不是簡單知識套用,是一種深度結合教學思想,經過深刻的分析、歸納、總結而得的,類比建模教學中,對學生思維的激發(fā)要加以重視。探討過程中學生作為新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要發(fā)揮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物理知識有著較強的關聯(lián)性,在建立類比建模時,要從知識共同點切入,鼓勵學生應用已知知識點,進而啟發(fā)學生思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活動,提升物理知識技能,培養(yǎng)自身的物理精神。例如,在學習《摩擦力》一課時,教師可以以學生建立類比模型,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探究、分析、記錄掌握不同平面上的摩擦力的變化,進而了解到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師可以先準備所用器材,光面的玻璃,毛面的小毯子等,在相同坡度,讓學生觀察小車從不同面上的行駛速度,并加以記錄和對比,通過簡單的類比,引導學生物理知識,進而從更簡單的角度了解摩擦力,理解物理現象。以學生常見的事物為類比模型,學生更加熟悉自我,另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建模,通過自主類比、分析,物理生物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2.3 物理模型思想在教學中的滲透
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更有實效,物理建模是借助圖形、實物的進行研究,次感而凸顯物理現象,實用性強,可以指導學生更直觀的了解物理原理,在活動中學生可以自主構建物理知識體系,在具體的應用中,教師可以根據物理知識引入實物或圖,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分析嗎,物理模型可以客觀反應物理現象的內在聯(lián)系,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例如,在學習《浮力》一課時,教師就借助物理模型指導教學,提前準備好實驗器材,一盆水、一個硬幣、一片羽毛、一個小船、電子秤等,結合理論知識,鼓勵學生自主建立物理模型,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鼓勵學生按組觀察不同物理的沉浮情況并記錄,學生結合要求,共同協(xié)作完成了實驗,通過物理模型的建立設計了實驗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操作能力。應用物理模型為學生設計了實踐探索活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課堂容量,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建模思想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和理念,實用性極強,教師要貫徹這一教學思想,加強過程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在實踐中獲得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娜.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和應用建模思想[J].考試周刊,2017(66):107.
[2]鄒秋紅.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建模思想的幾點嘗試[J].考試周刊,2016(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