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爽
摘要:葡萄牙語專業(yè)在國內發(fā)展起步較晚,各類課程教材較為缺乏,其中寫作課程教學內容無法滿足學生的就業(yè)使用需求。高職葡語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之后使用葡語的工作場景較固定,多從事外貿行業(yè),但高職現(xiàn)有葡語寫作教學并沒有貼近學生的崗位技能需求。本文將調研分析往屆畢業(yè)生和用人單位,以外貿行業(yè)職業(yè)為導向,思考研究如何使用真實的語料創(chuàng)設實際的工作情景,幫助學生更快適應未來崗位,達到增強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建構主義 情境教學法 寫作課程
一、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情境教學法是以具體的交際案例和場景為載體,讓學生身臨其境,在情感上獲得“真實”體驗,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興趣的教學方法,“以情境發(fā)展突出知識體系的直接和間接形象,引導學生自然地將形象的感知升華到抽象、理性的頓悟,促進學習靈感的產生,從生活和實踐的角度推動學生‘靜態(tài)學習向‘動態(tài)學習的飛躍,客觀上降低認知的難度和梯度”[1](81)。概念源自蘇格拉底提出的“產婆術”概念,經歷發(fā)展,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霍恩比(Hornbx.)和帕爾默(Palmer)的努力下,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并受到普遍重視和推廣,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引入我國。
關于寫作課程應該使用哪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這個問題,Peter Petersenik為應用寫作教學模式應該是“生活”,生產實踐、社會生活和學生寫作緊密相連,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然地表達寫作思想。通過搜集資料、實地調查、訪談和實驗,將寫作融入廣泛的社會生活背景,使學生的寫作視角不再局限于小教室。
我國學者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可以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在寫作課程教學中的看法,并由此展開了研究。李長森2014年在《非通用語特色專業(yè)教學與研究》中指出傳統(tǒng)寫作課重在訓練語言形式和結構,對寫作的評估局限于語法和拼寫方面。學生接收的是脫離交際情境的語言輸入,所以,即使學生扎實掌握語法結構,也會在真實的交際場合中表現(xiàn)得手足無措[2](32)。
目前大部分高職葡萄牙語專業(yè)寫作課程教學仍舊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如演示(presentation)、練習(practice)、輸出(production)的PPP教學模式[2](32),同時存在缺乏教材、教學內容與本科葡萄牙語專業(yè)區(qū)別不大、缺乏職業(yè)特色、實用性不強的問題。
基于對往屆畢業(yè)生和用人單位的調研分析,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在寫作課堂上通過情境教學法,運用真實的語料創(chuàng)設實際的工作情景,幫助學生更快適應未來崗位,達到增強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二、寫作課程初探
(一)課程簡介
“葡萄牙語寫作”是應用葡萄牙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屬于C類“純實訓課”類別。該課程是葡萄牙語基礎課程,主要體現(xiàn)在葡語各類應用文寫作題材及體裁方面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課程依據高職高專葡萄牙語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在第四學期開設,以葡語授課為主,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寫作技能,增加學生的葡萄牙語書面詞匯,增強學生的葡萄牙語書面表達能力,實現(xiàn)自如運用葡萄牙語進行書面表達的目標。
(二)課程設計思路
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葡萄牙語寫作水平為出發(fā)點,力爭讓學生掌握寫作的基本要求,規(guī)避寫作的基本問題,訓練學生準確運用所學外語,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研究能力、運用外語表達思想的能力。
本課程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在理解葡萄牙語寫作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葡萄牙語寫作的詞法句法、標點符號、文章的結構布局及應規(guī)避的基本間題。
在對葡萄牙語寫作有了基本了解后,向學生講解各種文體的葡萄牙語文章及寫作手法。鼓勵學生針對課堂所學的文體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同時學生們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學習。
葡萄牙語寫作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寫作課程的順序按照類別分類(私人信件、商務信函、請柬、賀卡、自薦信及簡歷等)依次進行,先講授寫作技巧,再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該文體的寫作實訓。根據學生特點和實用性的具體情況,不同文體的實訓操作的課時安排并非平均分布。學生上交的作文,教師將進行批改和評價。
(三)授課目標及重難點
三、情境式教學法對提高寫作課程教學質量的作用與意義
根據對畢業(yè)生的調研結果,創(chuàng)設真實的工作情境,以此為重點修訂“葡萄牙語寫作”課程標準。
在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形成適應時代發(fā)展、符合目前學生崗位技能需求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注重真實性、實用性和時效性,貼合學生實際,實現(xiàn)知識的改造與重組,使學生學習內容與崗位需求的銜接更緊密。
情境教學法的使用,將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化需要,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獨立性,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真實職場情境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進行立德樹人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新教學內容的梳理形成過程,對任課教師提出除了專業(yè)課技能知識之外的新要求,任課教師需不斷更新自身技能知識,學習學生主要就業(yè)行業(yè)的專業(yè)知識,使其與葡語技能相結合。
四、情境教學法下的寫作課程改革方案初探
(一)研究思路
擬在情境式教學法的理論下,更新葡語寫作課程的教學目標,編寫課程講義。依托超星平臺,設計情境式教學的具體案例,并根據具體的案例分析研究,完善以情境式教學法為主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修訂和改正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最終探索出一套適合我院學生的配套于情境式教學法的葡語寫作課程講義。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任務驅動法、問卷調查法、對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搜集查閱與情境教學法、葡語信息化教學相關的中外文獻資料,掌握相關的研究策略。
2.任務驅動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確定任務、自主學習和寫作學習、效果評價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習。
3.問卷調查法:在葡語寫作課程情境教學的前、中、后期,分別制作問卷調查學生線上線下學習的滿意度、學習表現(xiàn)和教師試用狀況,了解和跟蹤實施的成效。
4.對比分析法:此方法主要用于了解寫作課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前、中、后期各方面的變化。
(三)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
首先收集情境式教學法、建構主義理論、自主學習理論等的文獻資料,為研究提供支持。就葡語寫作課教學情況反饋,對往屆畢業(yè)生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調查數據,教師選取相應的教學內容、制訂相應的教學策略,設計基于情境式教學法的葡語寫作課案例,并設計出較合理的教學流程。
2.實施階段
在完成對往屆畢業(yè)生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選定教學主題實施教學應用實踐,收集各類課堂教學資料,在應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實驗教學效果。同時就學生對葡語寫作情境式教學的應用情況展開問卷調查。教師就是否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和課堂案例進行反思形成階段性總結。
第一步——采集資料:首先,運用文獻調研法,梳理國內外情境教學法的相關理論和最新成果,思考該教學法運用在寫作課程中的可操作性;其次,運用問卷調查法,得到往屆本專業(yè)畢業(yè)生對寫作課程教學效果的反饋,合理科學地分析得到的數據,根據數據思考如何在寫作課程中合理恰當地運用情境教學法增強教學效果。
第二步——設計實驗:首先,設置一個對照組,依然采取以往常規(guī)演示(presentation)、練習(practice)、輸出(pro-duction)的PPP教學模式,同時,設計具體考察能力的參數,如寫作運用中的文本結構、句型句式、詞匯表達等。然后開展情境教學法課堂實踐。根據前期對往屆畢業(yè)生的問卷調查結果,結合本校本專業(yè)學生實際需求,將寫作課程講授內容拆分重組為兩個章節(jié)。第一章節(jié)求職篇,具體講授主題有簡歷的制作、電子郵件的書寫及投遞、各類證明文書的翻譯(學歷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出生證明)等;第二章節(jié)就業(yè)篇,主要由三大主題構成,分別為私人信函、商務信函和公司內部行政相關文書的書寫。私人信函主題涵蓋信封內容的正確填寫及通知信、感謝信、道歉信、賀卡、邀請函等一系列私人往來之間常用的寫作體裁。商務信函的教學內容則包含詢盤、報價、下訂單、發(fā)貨、付款、售后一系列完成外貿常規(guī)流程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寫作技能。最后,主題主要囊括啟示、通知、會議記錄等公司內部常用的文本內容的書寫。
第三步實驗數據的采集:實驗數據采集階段將運用設計研究法和問卷調查法,通過兩種途徑獲取實驗數據。一方面,以考試的形式測驗學生掌握的寫作技能,觀察學生的寫作技能是否得到強化。另一方面,召開座談會,讓學生及授課教師暢所欲言,談一談將情境教學法運用于寫作課程之后的切身體會,集思廣益。
第四步——分析總結:通過對兩組所得數據的對比,分析情境教學法在寫作課程中的應用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3.整改總結階段
在參考常規(guī)的葡語寫作課期末測驗和小組任務型技能測試的基礎上,加入學生在超星平臺線上線下學習過程中作業(yè)及任務的完成情況,綜合測評情境教學法在葡語寫作課取得的教學效果。
(四)課堂實例
五、結語
隨著全球信息化的發(fā)展,學生就業(yè)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崗位技能需求不斷更新。在這樣的新形勢下,葡語教師應該不斷促進信息化教學下高職葡語課程改革與發(fā)展,補充葡語寫作課課程資源,更新葡語寫作課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緊密銜接學生就業(yè)崗位需求,強化學生的實操技能。
參考文獻:
[1]周倩.情景教學法在基礎西班牙語教學中的運用[J].長江叢刊,2019(30).
[2]張方方.巴西葡萄牙語水平測試對我國葡萄牙語教學的反撥效應——基于葡萄牙語泛讀課教學實踐[J].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