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雅
(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 潞安煤炭技術裝備公司,山西 長治 046204)
高河能源充填工作面長約230 m,共布置ZC8500/22/40型中間架156架,2架ZCT8500/22/40型端頭支架。中間架隔離方向與煤壁平行,在工作面機頭機尾與巷道連接處需設端頭支架支護隔離,文章通過介紹一種端頭支架隔離裝置,使端頭架隔離方向與煤壁垂直,在中間架之后布置,與中間架隔離組成90°夾角(見圖1),實現(xiàn)采空待充填區(qū)域完全與前面設備及采煤區(qū)隔離,在后部形成封閉的充填空間,以使充填面更方便高效地推進。
圖1 端頭架隔離位置
端頭架隔離裝置與頂梁通過耳座連接,安裝在頂梁側面,共3組,通過隔離側推千斤頂伸縮調節(jié),可密封頂梁、中間架隔離裝置與煤層頂板間隙;通過調節(jié)下隔離板伸縮千斤頂,擠壓密封底板與底座間隙。在隔離裝置上下兩端裝有伸縮箱及伸縮千斤頂,保證適應巷道不同高度的需求。每級隔離板伸縮縫口均朝下,即使出現(xiàn)個別漏漿,漿液也進入不了隔離板伸縮腔。隔離機構動作不受膏體影響,伸出時可擠壓密封柔性條,合理擠壓使柔性材料和塑料布緊貼頂?shù)装迕芊?。頂?shù)撞捎眠B續(xù)纖維繩捆條隔離,使三組隔離之間裝配間隙完全密封,隔離輔助工作少,充填工作面端頭隔離速度快。
隔離裝置主要機構有:上隔離、中隔離上部、中隔離下部、中隔離側部、下隔離、上隔離側推機構、下隔離側推機構、中隔離伸縮千斤頂、下隔離伸縮千斤頂。共設3組,并排安裝在頂梁側面,每組中間留有一定的安裝間隙,以方便工人安全操作。每組裝置由上、中、下三級隔離組成,隔離高度最大為4 100 mm(見圖2(a)),完全收回最低為2 600 mm(見圖2(b)),滿足巷道支護及不同隔離高度要求,頂板處上隔離寬度為1 568 mm,三組總寬度為4 788 mm,底板處下隔離寬度為1 600 mm,三組隔離總寬度為4 820 mm,足夠密封采三刀煤充填區(qū)域長2 400 mm的作業(yè)需求。
上隔離結構為上下兩部分箱體,上部箱體靠中間架后部隔離一側安裝側推機構,根據(jù)其與中間架隔離的相對位置,調節(jié)側推千斤伸出量,保證中間架與端頭架隔離裝置充分接觸,把前部采煤區(qū)和后部充填區(qū)在兩架連接位置處完全隔離,其余側推位置均安裝側推堵,堵住此處其余孔,增大接觸面積;下部為兩側整體焊接箱體中間完全開襠式結構,兩側安裝中隔離側部,留有合理間隙,以便自由滑動;兩側下端箱體開口處焊接有包板,增加結構件強度;中間開襠處安裝中隔離上部,通過耳板以D70 mm銷軸等連接件鉸接,固定在上隔離中部,通過千斤伸縮調節(jié)隔離高度,見圖3。
圖2 隔離裝置高度(mm)
圖3 上隔離(mm)
中隔離分為三部分:上部、下部、兩側部。上部上端安裝在中隔離中間處,通過耳板以銷軸等連接件鉸接,鉸接耳下方設置千斤頂鉸接耳,通過中隔離伸縮千斤頂與下部耳板連接,伸縮千斤頂行程設置為600 mm,伸出收回千斤頂可調節(jié)隔離高度。上部蓋板上焊接有兩組耳板,與頂梁蓋板上相對應耳板通過擺動千斤頂連接(只需要在第一組隔離上安裝),隔離完成后,操作第一組隔離伸縮千斤,使下部完全收回在上部箱體里面(第一組中隔離下部只與上部連接,與下隔離不連接),伸出擺動千斤,挑起中隔離上部及下部,中間既有了寬700 mm的行人通道,操作工人可從此處通過,從充填區(qū)進入到巷道安全區(qū)域,然后再收回擺動千斤,伸出伸縮千斤,使中隔離上部和下部處在正常隔離位置,工作面隔離工作完成,可以進行充填后續(xù)工作。下部上端插在上部下端箱體內,千斤頂完全伸出時重合80 mm,保證足夠強度,且不會脫離;下部設置千斤頂連接耳板不同位置,以適應不同充填隔離高度要求;下端與下隔離通過耳板以銷軸等連接件鉸接;兩側部上部插在上隔離兩側箱體內,由于在隔離兩側,是膏體側向力主要承受件,箱體高度設計為隔離伸出到最大高度時重合量160 mm,保證結構件強度足夠支撐膏體側向力且不會發(fā)生彎曲及扭曲等變形,見圖4。
圖4 中隔離(從左至右依次為上部、下部、側部)(mm)
下隔離分為前部、后部兩大部分:前部為開放性結構,對稱焊接有兩組耳板,通過下隔離千斤頂及銷軸等連接件安裝在底座后部側面,伸縮千斤頂可實現(xiàn)下隔離與底板的密封與分離,行程共350 mm。裝配時,下隔離與底板處同一平面,伸縮千斤伸出50 mm行程,充填前需要隔離時可使下隔離向下50 mm,壓緊與底板處密封條,保證充填時不漏漿;充填完成時向上伸出300 mm行程,使下隔離完全脫離開底板300 mm高度,以保證足夠的空間方便工人操作,更換塑料布及柔性密封條,為下一次充填隔離做好準備工作;耳板兩側各焊接兩塊大筋板,使箱體強度得到一定加強,主要用于下隔離與底座側面的限位,隔離裝置垂直位置時,寬度方向與底座設5 mm間隙,以支撐充填時膏體側向力;高度方向設為下隔離伸縮千斤頂完全伸出時與底座有100 mm重合部分,防止下隔離與底座脫開,隔離裝置往底座側面方向轉動,擠壓千斤頂及其管路系統(tǒng),嚴重時導致千斤頂損壞,影響充填面無法正常進行;后部為上下分開型箱體結構,中隔離兩側部插在上部,通過D70 mm銷軸連接,保證足夠強度;下部箱體內靠中間架后部隔離一側安裝側推機構,包括側推裝置、側推千斤頂及連接件,其余側推位置均安裝側推堵,與上隔離側推機構作用及用法相同,見圖5。工作面充填時隔離狀態(tài)見圖6,下隔離與底板分離狀態(tài)見圖7。
圖5 下隔離(mm)
圖6 充填時隔離狀態(tài)(mm)
由側推裝置、側推千斤頂、連接導桿及其他連接件組成。側推裝置為開放式結構件,一側通過銷軸等連接件安裝在上隔離外部,另一側通過導桿與側推千斤頂連接,側推千斤頂固定方式與常規(guī)架結構相同,通過銷軸與上隔離固定連接,伸出時頂緊中間架頂板處隔離裝置,中間有密封柔性條及塑料布密封中間架與端頭架隔離連接處;保證頂板處充填區(qū)域與前方設備完全密封隔離,不會漏漿。
圖7 下隔離與底板分離狀態(tài)(mm)
由側推裝置、側推千斤頂及其他連接件組成。側推裝置為不登高箱型結構,一側為自由狀態(tài),另一側通過銷軸等連接件與側推千斤頂連接,千斤頂固定方式與上隔離側推機構相同,伸出時頂緊中間架底板處隔離裝置,中間有密封柔性條及塑料布密封中間架與端頭架隔離連接處;保證底板處充填區(qū)域與前方設備完全密封隔離,不會漏漿。
充填端頭架的設計為礦井充填工作面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設備,隔離裝置保證了充填區(qū)域與前方設備完全隔離,為礦井采煤、充填安全快速推進夯實了基礎,在高河能源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適宜大范圍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