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泳鋼
中圖分類號:G842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0-03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歸納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校園排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深刻解讀“體教融合”的內涵及其對深入推進校園排球發(fā)展工作的重要指導意義。
關鍵詞 ?體教融合 ?校園排球 ?策略
2020年9月,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xié)調發(fā)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绑w教融合”概念的提出對學校排球運動發(fā)展迎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
一、體教融合背景下學校排球發(fā)展機遇
(一)由“結合”到“融合”支持學校排球發(fā)展
校園排球體教融合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學校體育排球運動學習達到以體育人的目的,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發(fā)展和培養(yǎng)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兩個方面。根據(jù)學生年齡階段的運動生理特點和青少年運動訓練規(guī)律,在家長同意、學校理解、保證學生正常文化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開展排球專項訓練,提高校園排球運動發(fā)展的質量,推動學校教育與排球運動進一步“融合”。
(二)強化校園排球競賽體系
王登峰司長在采訪中多次強調競賽的重要性,即“競賽是校園體育的核心”。體育競賽對學生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學生通過排球競賽可增強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實現(xiàn)錘煉意志和健全人格的目的。體育競賽是校園體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級學校領導應深刻理解體育競賽的育人功能,完善校園排球競賽體系建設,使學生在享受排球運動樂趣中成長。
(三)加大校園排球文化輿論宣傳
在校園排球文化中,多積累良好素材,利用各種宣傳媒介渠道,積極宣傳取得的可喜成果,提高全社會對校園排球運動的關切度和參與度,營造濃厚的校園排球運動氛圍,吸引對校園排球運動更多的關注、參與度,大力推廣校園足球。
(四)建立校園排球激勵措施
基層校園排球是優(yōu)秀運動員后備人才輸出的基地。校園排球運動要想取得長遠發(fā)展離不開優(yōu)質專業(yè)的師資隊伍,更離不開學校領導的支持,兩者對校園排球運動有著直接的影響。關鍵在于,要培養(yǎng)一批排球興趣濃厚的學生和專業(yè)素質過硬且有耐心的師資隊伍。因此,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建立學生比賽期間的文化課程輔導機制、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的招生培養(yǎng)機制、排球教師定向培養(yǎng)機制、教師(教練員)的晉升、準入、和評優(yōu)評先機制等。這些機制的建立與實施將對學生與教師教練員工作熱情的調動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五)完善校園排球教學工作
體育課程教學是發(fā)揮排球運動“育人”功能的基本工作,學校領導與教育行政部門應從培養(yǎng)學生排球運動能力上下功夫。中小學每周至少安排一節(jié)排球教學課,激發(fā)更多學生參加排球運動興趣;高等學校通過開設公共體育排球專項課,滿足個性化的教學需求,對體育類專業(yè)學生開設普修和專項選修排球課,強調排球運動技能的獲得。
二、體教融合背景下學校排球發(fā)展挑戰(zhàn)
(一)排球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不健全
排球運動要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首先需要完善排球專項體育師資力量。一些學校承擔排球運動課的教師是由足球、籃球專業(yè)的老師代替執(zhí)教,有的學校更是由非體育教師擔任。在大學階段之前,由于受到學校、家長傳統(tǒng)升學觀念的影響,有很多學生甚至沒有接觸過排球運動。學生進入大學選擇排球專項后,因沒有充足的球感,基本功不扎實,以至于畢業(yè)后,學生排球運動水平不高。專業(yè)的排球教師如此匱乏,排球運動談何在學生中普及,非排球專項的教師如此之多,怎么能把排球運動教好,這樣不僅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會使學生失去學習排球的興趣。
(二)學校排球運動場地設施不完善
不同學校對于排球教學的重視程度有所差別。因此在對教學設施和場館建設方面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也有所不同。不論在中小學還是在高校,排球的場地設施較比足球、籃球、羽毛球等項目的場地設施要少很多,學校大大小小都存在對排球場地設施管理不到位的情況,這給學生的排球運動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這對學校排球運動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三、結語
“體教融合”內涵的提出對深入推進校園排球發(fā)展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為學校排球運動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校園排球運動的高質量發(fā)展仍需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下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官網(wǎng).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體發(fā)〔2020〕1號[EB/OL].(2020-08-31)[2020-10-30].https://www.sport.gov.cn/n10503/c963639/content.html.
[2]中國政府網(wǎng).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EB/OL].(2020-10-15)[2020-10-30].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3]來子晴,孫一,荊曉曦.我國中小學“校園排球”活動推廣策略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20,36(03):69-73.
[4]黃利星.我國校園排球發(fā)展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運動,2019(04):43-45.
[5]汪貝貝,王亮.制約我國排球運動有效發(fā)展的問題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1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