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鑫
摘要:高中教育是學生學習生涯當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啟下作用。在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對高中物理、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要在物理課堂的學習中能夠掌握最為基礎的高中物理知識,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自主學習物理的興趣,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促進學生長期的物理學習,完善學生的物理思維。故此,教師應在基于信息化教學基礎上為學生開展高中物理課堂。本文將探討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微課;應用
引言
信息技術在近些年取得了長足發(fā)展,并且在各行各業(yè)得到了廣泛運用,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對于高中物理教學來說,信息技術同樣具備積極價值。
1轉(zhuǎn)變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參與互動教學的興趣
傳統(tǒng)教育觀念導致人們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先知、知識的化身、絕對的權威。只要教師努力簡單地解決難題,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行了,他們在課堂上一直占據(jù)著主要地位,尤其是在物理教育中。學生成為了旁觀者,有師生之間缺乏情感交流,更沒有學生之間討論。漸漸地,許多學生失去提問的勇氣,不敢發(fā)表意見,所謂的有學習障礙的學生更難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學得精疲力竭,不喜歡學習。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一個好的物理課程評價機制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便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擁有了互動的平臺,得到了展示機會,學生就會感受到其中的快樂,從而更加享受學習的樂趣,分享合作物理探索獲得的成就感。打破我們教學理念的規(guī)則和規(guī)定,教師必須放低姿態(tài),作為課堂組織者、參與者、小組成員和評估者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能夠與老師更加親近,享受他們參與物理課的樂趣。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在互動中找到成功的樂趣,就能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增強自信心,最終使學生從被動轉(zhuǎn)為主動,體驗互動學習的快樂,得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2微課導入教學,掌握基礎知識
物理課程是基于客觀物理現(xiàn)象與抽象理論知識演化而來的科學教育指導課程。要想使教學活動取得預期的教育成果,教師必須要做好課程的導入、開發(fā)與應用工作。課程的導入是困擾教師的首要難題,面對全新的物理課程,少有學生會形成主動、持續(xù)的學習態(tài)度;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全部教學活動的開展依賴于教師的“教”;在教學問題進入到課堂之后,學生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回答問題”上,物理學習效率很難得到保障。教師可以結合微課技術導入物理教學,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微課中掌握物理知識。
3合理介入微課,教學輕松愉悅
眾所周知,高中物理課堂容量大、課堂節(jié)奏快,對中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微課介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并非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還要注意微課“登臺亮相”的最佳時機。如果不分時機就隨意介入,那樣只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又何談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此,教師需要多一些耐心,先讓學生自主建構,自主反饋,然后再讓微課“亮相”,課堂才能輕松,效果才能倍增,素養(yǎng)才能提升。(1)資料豐富有趣,課堂真實高效課前微課的巧妙介入,使物理課堂活潑、靈動,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上微課資源的新穎,學生的探究意識得以激活。課堂中微課的合理介入,使課堂輕松愉悅,瓶頸問題迎刃而解,學生物理素養(yǎng)成倍提升。與此同時,微課資料不能枯燥乏味,要豐富有趣,真實高效,以此為教學助力,為課堂增色,這才是微課之本意,這才是物理課堂之所需。(2)資料豐富有趣,課堂真實高效課前微課的巧妙介入,使物理課堂活潑、靈動,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上微課資源的新穎,學生的探究意識得以激活。課堂中微課的合理介入,使課堂輕松愉悅,瓶頸問題迎刃而解,學生物理素養(yǎng)成倍提升。與此同時,微課資料不能枯燥乏味,要豐富有趣,真實高效,以此為教學助力,為課堂增色,這才是微課之本意,這才是物理課堂之所需。
4將抽象的原理形象化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之中蘊含著豐富的原理,但是有些原理對于高中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復雜的,他們很難理解其中的物理聯(lián)系。這時候通過信息及技術的運用,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將物理的概念和原理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動態(tài)直觀的視頻材料,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物理原理,可以達到非常好的學習效果。對于教師而言,在課前就應該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針對實驗的相關概念和理論,收集視頻導入多媒體課件之中,在課堂上尋找合適的時機播放視頻,提高學生對于物理概念的認知水平。
5構建閉環(huán)學習系統(tǒng)
物理學科的知識系統(tǒng)是龐大而復雜的,但其中又是有著規(guī)律可循的,老師需要幫助學生去系統(tǒng)性的整理知識,他們才能夠更好的記憶物理知識。以往我們只是在黑板上羅列知識點,給學生講授并讓他們做記錄,學生只能記憶點學一點,學習沒有章法,思維混亂而且效率低下。如今借助信息技術,老師可以在電腦上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將知識點進行梳理和總結,然后給到學生,學生在課前可以預習,課后可以復習,隨時通過網(wǎng)絡獲得知識圖譜,系統(tǒng)性、科學性的安排自己的學習,便于將復雜的物理知識利用碎片化時間反復學習記憶,而且通過圖片、文字、線路的整合后,完整的知識框架就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他們能夠更好地將物理學定律、理論等串聯(lián)起來,方便理解和記憶,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結語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教學活動實效性。作為物理教師,要對此加深理解,然后對多種信息技術綜合利用,并且依托不同形式實現(xiàn)利用,同時要加強課堂教學拓展,切實增強高中物理整體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帥強.微課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205.
[2]肖東.試析高中物理教學中微課資源的整合運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2):71~72.
[3]黃全安,田杰.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施與探討[J].物理教學,2020(2):29~32.
[4]李高偉,王磊,徐傳軍.探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影響[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35).
[5]楊柳.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青春歲月,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