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嘉恒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學校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政策推動了線上教學的迅速發(fā)展,但隨著網課時間增加,戶外活動又被限制,青少年體質健康情況令人擔憂,“居家運動”登上舞臺,進入人們的視野,本文就如何安全推進小學生居家運動進行思考,希望能為小學生居家運動內容的制定提供參考。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fā)與蔓延波及了各行各業(yè),教育行業(yè)首當其沖。為了強壯學生體魄,保護學生視力,緩解心理壓力,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教育部門大力倡導“居家運動”。各地學校積極響應號召,快速采取行動,制定學生居家鍛煉方案、錄制指導鍛煉視頻、開展運動線上課程。但居家運動,由于缺乏教師監(jiān)督與富有針對性的指導,其安全性、科學性、有效性得不到保障,急需采取策略措施來解決改善。
1 居家運動現(xiàn)存隱患
1.1 明有“外患”
“外患”大多處于明面上,主要是活動場地選擇不當。
活動場地選擇不當:居家運動活動場地受限明顯,66%的學生選擇客廳進行鍛煉,但卻不注意清空場地,特別是活動空間內的易碎易碰撞物品。經筆者隨機抽取常州市新北區(qū)農村學校100位學生進行訪談后發(fā)現(xiàn),只有16%的學生在運動前有觀察四周環(huán)境是否安全的意識,能主動撤走易碎易撞物品,而其余學生只有當運動受外界物體影響,被打斷后才會有清空活動空間或者審視自身活動位置是否安全的意識。
表1新北區(qū)農村學校隨機100位學生居家鍛煉情況訪談匯總
1.2 暗有“內憂”
“內憂”多“隱形”,主要體現(xiàn)為運動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熱身及放松拉伸運動不認真、動作不規(guī)范、身體狀況不佳、運動負荷安排不合理等。
從表1數(shù)據我們可以看出:41%的學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充分熱身的同學只占到總人數(shù)的15%;動作完全正確規(guī)范也僅有18%的學生能達成。這些數(shù)據向我們直觀的展示了學生居家運動中潛藏的憂患。
海恩法則說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反觀居家運動現(xiàn)存的“內憂外患”,不就像懸掛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嗎?作為體育老師,我們必須防患于未然,進行科學預設,盡力消減學生運動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2 落實安全居家鍛煉策略
2.1 培養(yǎng)課堂常規(guī),根部“防治”外患
結合表1數(shù)據可以看出外患主要是學生沒有審查場地安全,運動場地選擇不當。通過培養(yǎng)課堂常規(guī)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向導,引導學生成人成才。好的課堂常規(guī)不但有利于教師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也是避免傷害事故發(fā)生的前提。平日體育教師對課堂常規(guī)的強調往往比較淺化,僅停留在讓學生做的基礎上,往往忽視了告知學生為什么這樣做以及如果不這樣做會怎么樣,而這種淺化理解的結果就是當學生脫離課堂,進行自主居家練習活動時,常忽視運動前要自審身體狀況及活動地點是否安全、運動過程中練習密度及熱身放松是否有效等,即學生不能將課堂所學常規(guī)靈活運用。那如何利用課堂進行深化有效的常規(guī)養(yǎng)成呢?
首先要引導思考:教師在課堂常規(guī)管理過程中,通過提問、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究為什么要這么做?不這么做會怎么樣?如提問學生“為什么在體育課正式開始前,老師要讓同學檢查鞋帶是否系好”引起學生思考導出“不系好有危險,可能自己絆倒或者被同伴絆倒,甚至引起踩踏事件”的答案,強化學生運動前檢查自身著裝意識。亦可當發(fā)現(xiàn)有學生著裝不合要求時,請同學們互相觀察,思考后指出哪位同學著裝不當,不當在哪里,應該如何處理,加深學生自身對安全常規(guī)的理解,提高運用能力。
其次情境共情:教師編創(chuàng)情境、講述故事,邀請學生參與表演,從而讓學生明確常規(guī)的重要,進而舉一反三,在自己居家活動時也可靈活運用。如在水平一的室內健康課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馬丁倒霉的一天”,通過學生扮演講述故事“馬丁太倒霉了,下課腳扭了一下,上體育課時沒有告知老師,結果下課腳踝腫成了饅頭;馬丁太倒霉了,體育課結束發(fā)現(xiàn)放在口袋里的硬幣沒了;馬丁太倒霉了,課上游戲不按規(guī)定路線行進,結果把同學撞倒被喊了家長,哎今天真是馬丁倒霉的一天”,讓學生投入其中,思考馬丁倒霉嗎?為什么會這么倒霉?怎么做才能避開倒霉?再組織學生二次演繹,從而引發(fā)共鳴,不知不覺中讓學生明確遵守常規(guī)的重要性,并在運動時主動代入,避免成為下一個“倒霉的馬丁”。
而后習慣養(yǎng)成:組織學生輪流擔任小老師,負責某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常規(guī)組織,親身體會課堂常規(guī)推進流程,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課堂常規(guī)習慣并能自主運用到居家運動中。
2.2 強化安全意識,自主活學活用
運動安全意識分為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三大塊。體育課堂上,往往我們強調的更多的是運動中的安全,如要求保持活動間距、統(tǒng)一跟隨教師口令進行規(guī)定練習、注意運動負荷的控制、組織有效的熱身拉伸和專項輔助性練習等。但在居家運動過程中,學生可以獨立把控運動時間、運動內容順序,有較強的自主操作性,因此平日在校期間,教師就要有意識的滲透運動前后的安全常識給學生,如運動前后熱身拉伸、科學飲水、不宜吃飯、不可蹲躺、不宜立刻洗澡等,并不定期進行提問或強調,幫助學生強化運動安全意識,特別是運動前后的安全意識。
2.3 課上課后結合,構建正確動作
結合圖表數(shù)據,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居家運動時,動作規(guī)范程度有待提高。
技術動作的正確掌握是規(guī)避運動損傷的有效手段之一,幫助學生構建正確動作記憶有利于居家運動的安全開展。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拓展,課前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形成初步印象;課上通過動作示范講解,學生模仿、練習、展示評價、比賽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技術動作定型強化;課后鼓勵學生主動展示或利用下次課前時間進行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的回顧展示來鞏固動作記憶。學生在了解了動作結構,正確掌握了動作技術后,居家運動過程中就可規(guī)避由于技術不當而造成的運動損傷。
如仰臥起坐,動作看似簡單,但學生練習時錯誤可不少,常見問題有起身屏氣、上身起不到位、發(fā)力不正確等,而這些問題會導致學生肩頸、腰部不適,嚴重時還會頭痛頭暈,危害頸椎脊柱。對此可布置課后作業(yè),引導學生自主查詢正確動作;課上學生展示,教師點評,針對存在問題進行指點;課后再布置家鍛,鞏固所學。
2.4 完善視頻錄制,提升練習效率
小學生,由于其認知水平的局限性,他們更多的是依靠教師講解示范和直觀模仿來學習動作,但筆者注意到受個人信息技術水平的局限性影響,教師在錄制運動指導視頻時,展示面向的選擇上較為單一,多用正面示范,雖會配上文字講解或者語言提示,但還不夠完善??梢酝ㄟ^分鏡手段,進行正面和側面的同時展示,幫助學生更好的觀察學習動作,亦可進行慢鏡頭動作分解或者同一動作技術反復播放,從而幫助學生扎實掌握。除此以外,運動指導視頻的錄制不應只含有單一的動作教學內容,還應當涉及專項準備活動、輔助性動作練習與相關評價標準等。
居家運動不同于課堂活動,缺乏教師看護指導,因此居家鍛煉指導視頻一定要“完整”。以高抬腿居家鍛煉視頻為例,應先提示學生觀察運動環(huán)境、自身穿著,而后進行正面和側面的運動展示,展示同時簡要指出動作要點“腿高抬”“不后倒”“頻率快”,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提供輔助性練習內容和展示(如腿抬不高,可綁繩于合適高度,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大腿觸繩),最后推薦適宜的調整拉伸動作。
2.5 編排居家鍛煉內容,符合年齡特性
在居家運動內容的編選上要考慮學生身心水平發(fā)展特點,如水平一學生喜愛游戲,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但處理復雜動作技術能力薄弱,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居家運動內容安排上宜簡單、有趣、互動性強,如抓筷子、紙團擲準、乒乓球顛球、親子活動操等。同樣的內容水平二學生居家練習則應上調難度,如雙手抓筷子、左右摸線后起身紙球擲準、乒乓對墻自練、親子瑜伽等。而到了水平三,則可編排為正話反做單手抓筷、紙團躲避球、乒乓顛球過障礙、親子體能練習等。除了練習項目的難度應有區(qū)分外,練習次數(shù)、時間也應做出相應調整,從安全因素考慮,居家運動適宜負荷為中等或中等偏下,即運動過程中心率維持在120-160次/min之間。
2.6 推進家校聯(lián)動,家長陪練監(jiān)督
在校由老師制定好居家運動計劃,包括活動順序、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活動次數(shù)、休息時間與注意事項,在家由家長接管,陪練、監(jiān)督,形成居家運動氛圍,拉進親子關系,保障居家活動質量,落實安全消減隱患。
如何編排安全有效的居家運動內容是每一位體育老師都該去靜心思考的問題,立足安全消減隱患,讓孩子在居家運動中收獲健康、擁有快樂、掌握技能、發(fā)展素養(yǎng)、釋放壓力是我們的追求。期待家校之間加強聯(lián)系合作,共同落實學生居家運動,提升學生體質健康。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孟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