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榕
現(xiàn)年29歲的譚婷是一位聾人律師,她立志為全國2700多萬聾啞人伸張正義。2021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實施30周年,日前,譚婷作為聾人代表,出席了紀念座談會。
命運多劫,童年意外失聰
1992年,譚婷出生于四川大涼山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聰明伶俐的她笑起來眼睛如同兩彎新月,上學后,她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然而,8歲時意外患上中耳炎,讓她從此跌入無聲世界的孤島。
眼睜睜地看著小伙伴和弟弟背著書包去上學,譚婷哭著跟媽媽說:“媽媽,我要去上學?!钡胀▽W校不收特殊兒童。母親沒進過學堂,父親小學沒有畢業(yè),都教不了譚婷太多知識。譚婷只能在家抄寫新華字典,把不認識的字抄了一遍又一遍。弟弟一放學,她便拿出他當日的教材,努力學習。
父母為了賺錢給譚婷治病,沒日沒夜地勞作,疏于和女兒交流,慢慢地,譚婷的語言功能退化。多處求醫(yī)未果,一家人只有無奈地接受她又聾又啞的現(xiàn)實。
母親偶然得知離家5個小時車程的西昌有一家特殊學校,但需要自費。母親一輩子受盡不識字的苦,首次和父親大吵一架,贏得譚婷重回校園的機會。
當時學校只有一、二、五這三個年級,13歲的譚婷堅持上五年級,她不想父母負擔太多的費用,發(fā)誓要把曾經(jīng)輟學的5年趕回來。
期末考試,她才考七十幾分,當即哇哇大哭。數(shù)學老師為了安慰她,把試卷成績改成100分,旁邊附上:“非學生獨立完成”。譚婷哭得更兇:“我是著急自己為什么沒考好!”她更擔心這所新建的學校只有五年級,是不是很快又要停學。
六年級,譚婷轉到樂山特殊教育學校,得知那里有高中,她才放下心來。其實還沒有到高中,身邊大部分聾人同學便輟學了,有的去打工,有的失聯(lián)。初中時,老師就不時提醒他們,千萬不要在外面用手語,以免暴露聾人身份被不法分子拐騙。讀高中時,整個年級只有包括譚婷在內的4個學生,大部分女生都輟學嫁人了。
開明的母親認為女兒自強自立,比收再多彩禮,風光嫁人更重要。母親告訴譚婷:“你要走出去,努力考上大學?!?/p>
從重返校園的第一天,譚婷就一直走在追趕同齡人的路上,她想給父母爭氣。2013年,譚婷如愿考上重慶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專業(yè),她是所在學校唯一考上本科的聾人學生。大學期間,她努力學習手語,憧憬未來成為一名手語老師。學習之余,她還積極參加舞蹈藝術團,獲得第九屆殘疾人文藝匯演一等獎。
手語翻譯,誓做聾人律師
2017年,譚婷大學畢業(yè),在網(wǎng)上無意間瀏覽到一條招聘聾人律師助理的信息。聾人聽不見,說不出,怎么辦案?她仔細研究這家律所的背景,創(chuàng)始人居然是國內首位會手語的律師。她莫名地很激動,決定碰碰運氣。這家公司,正是“網(wǎng)紅律師”唐帥的華代律師事務所。譚婷有幸通過考試,擔任聾人咨詢助理。
譚婷在律師事務所接受聾人的咨詢,在搞清楚聾人的問題后,再幫忙問健聽人律師。但對方有時難免特別忙。譚婷沒有辦法獨立給需要幫助的聾人及時解答,看著聾人們著急,她的心里特別不是滋味。
更讓譚婷著急的是,她在學校學的是正統(tǒng)普通話手語,來律所的聾人大多用的是自然手語。漢語手語和自然手語有很大區(qū)別,漢語手語嚴格遵守漢語語序,自然手語是形象性較強,特別不受有聲語言語法規(guī)則制約,很多時候會出現(xiàn)截然相反的語境。
必須解決交流不暢的難題,譚婷下定決心要學習聾人之間的通用語。從一個詞一個詞的變化,再到獨立完成一個句子。學著學著,譚婷萌生另外一個念頭:自己能不能嘗試重新開口,便于與健聽人律師快捷溝通。
說干就干,已15年沒有開口說話的譚婷,對著語音軟件進行發(fā)音練習。因為聽不見,譚婷不知道自己的發(fā)音是否準確,只有看到語音識別軟件出現(xiàn)正確的漢字,她才知道自己的發(fā)音無誤。一次識別不出來,兩次,三次,練習到軟件識別為止。
剛開口,喉嚨肌肉僵硬,像強行撕開粘連多時的凍肉。她說:“我想象自己是一條美人魚,要將魚尾巴蛻變成腿,急不來?!彼瓦@么跟自己死磕到底,一句“很高興認識你”,便練習了整整一個月。
和她一樣同為聾人的丈夫很支持她,二人相互鼓勵,各自摸住對方的聲帶感受震動,相互練習。當老公說出“老婆,我愛你”時,譚婷笑得像個孩子。
隨著自然手語的熟悉,和逐步開口說話,譚婷和聾人咨詢者能進行深入暢通的溝通,每日接待的咨詢者數(shù)量日益增多。
一個不識字的聾人婦女,不明就里地結了婚,婚后屢遭家暴,多次抗爭要離婚。她找到譚婷,強烈表達自己無論如何要離婚,但花了很多錢請健聽人律師,都沒有離成。譚婷拿過材料一看,封面竟寫著“撤訴”。譚婷的心被抽緊了,堅決幫女子維權到底。
還有個聾人當事人,遭遇搶劫后報警,偵查人員經(jīng)調查后,因溝通不暢,認定犯罪嫌疑人涉嫌尋釁滋事?!皳尳賾{什么定個那么輕微的罪名?”受害人想不通,找到譚婷。 兩人在微信視頻中,用手語溝通。譚婷幫助他,讓警察了解到真實情況,犯罪嫌疑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譚婷接觸越多孤獨無助的聾人,就越發(fā)揪心。她暗下決心,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律師,為聾人發(fā)聲。
為無聲辯護,
誓做聾人的那束光
律師需要通過號稱“天下第一考試”的法考認證,正常應試者只有10%的通過率,即便是司法院校法律專業(yè)的大學生,通過率也不超過20%。對譚婷而言,更是如同大山般難撼:法律術語,字面理解很困難,更別提深入學習。為了搞懂“法人”這樣一個基本用語,她花了幾天時間。譚婷很清楚自己的處境,除了吃飯睡覺,她把80%的時間都用于學習法律知識。同事董浩是名健聽律師,他被譚婷的執(zhí)著所感動,主動要求做她的免費輔導員。
2018年9月22日,譚婷和其他4位聾啞人一起走進法考考場,參加客觀題測試,一個月后,再次踏入考場,參加主觀題考試的就只剩下譚婷一人,但遺憾因10分之差,未能通過考試。2019年,她再次參加考試,主觀題考試還差4分。
譚婷有時學習至深夜,看見文字便犯暈,干嘔。丈夫鼓勵她:“你可以,8歲時你以為一輩子只會待在鄉(xiāng)下,但你上了大學,進了別人不敢想的律所,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你的身后有近3000萬的聾人兄弟姐妹。”
她的倔勁又被點燃了。然而,正在譚婷為第三次法考努力的時候,46歲的母親罹患癌癥,已到晚期。她拋下一切,到醫(yī)院陪護母親。父親在她大三時,因胃癌離世,她用了好長時間才走出陰霾。父母親因為要養(yǎng)育特殊的自己和弟弟,年輕時太過辛勞,才落下重疾。
譚婷涕淚交加,堅持要陪護母親最后的時光。但母親堅決不讓她留下來:“你不是為我活著,你要為自己活,做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弊T婷哭著回到城里的家,繼續(xù)備戰(zhàn)法考。好在生活再難也有翻篇的時候。2020年12月,譚婷終于通過主觀題考試。一年實習期后,2021年12月,譚婷終于成為一名正式律師。
譚婷繼續(xù)在律所擔任咨詢顧問,百煉成鋼的她現(xiàn)在無比自信,隨身攜帶手機和手機架,方便隨時和聾人當事人視頻溝通。如果剛好在路上,她便讓同事化身人肉手機架,隨時隨地解答。她說:“找我就是信任我,不想讓他們再迷茫多一分鐘?!?/p>
這個夏天,譚婷參加了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實施30周年座談會。會上,譚婷作為首個聾人代表發(fā)聲。她說:“我不怕花比常人更多的時間,變得更強,我要讓聾人看到我,就覺得有希望?!?/p>
譚婷還會時常翻翻法考書,每本書上都寫有一個“初”字,畫了一顆愛心。她說她喜歡初心兩個字,希望自己不會因為利益迷失自己,喪失溫良。
日常咨詢之外,譚婷堅持在幫眾法律APP上錄制普法視頻,希望幫到更多的人。有網(wǎng)友留言:譚婷姐姐你真棒,我也要好好學習,日后成為一名懂手語的律師,加入你的團隊。
這讓譚婷又有了靈感,在新近錄制的手語普法視屏中,她特意用剪輯軟件將字幕配上卡通人物的聲音。她希望更多人關注到這個正逐漸美好的無聲群體。
責編/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