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戈
“學生氣”是很多人步入職場的“第一道坎”。其實,它并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貶義詞。與其說是“學生氣”,倒不如說是一種“學生思維”,這種思維也有很多閃光之處,靈活運用,可以成為職場發(fā)展的加分項!
什么是學生氣呢?換句話說就是不太成熟。職場中有哪些似曾相識的“學生氣”場景?
學歷是很多剛畢業(yè)的學生邁入職場的一把鑰匙。他們以為大門背后的一切都可以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來應對,但職場是綜合性空間,還需要有一定的相處溝通、辦事效率等外加條件。
校園生活中,同學們選擇做任何事情都以自我情緒為主導。但職場中,總是站在自我情緒C位,往往會影響自身工作能力的發(fā)揮。并且,我們有時需要為了團隊的集體目標而與隊友打配合,所以更需要控制住自己情緒的波動。
剛入職場的新人,往往會覺得同事就是換了場所的同學,尤其與自己關系比較好的同事更是無話不說。但言多必失, 或在公司環(huán)境下依舊與親朋“煲電話粥”,或溝通愛用浮夸表情包符號,都會令領導和同事覺得你不成熟,欠缺基本的職場溝通禮儀。
剛剛步入職場,也許我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布置作業(yè)、完成作業(yè)的慣性。大部分人都習慣了老師和家長拿著鞭子督促、手把手教學的成長方式,不會有主動溝通的想法和主動推進的欲望。只有主動甩開拐杖的那一刻,才是真正成長的開始。
面對批評,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無可厚非。但如果長期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工作,必然會放慢成長的腳步。職場比拼的不是片刻尊嚴的高低,領導也并非有意要壓誰一頭,正確看待自己的錯誤,你才能獲得進步的空間。
“學生氣”有時很難輕易改掉,這時不妨靈活運用。用一種“好學生”的思維來開展工作,會有很多閃光之處。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求做到最好,這是一種典型的“學生氣”思維。如果把這種嚴格要求自己的態(tài)度放在工作中,也有很大的好處。
作為新人必須清楚,在事業(yè)起步階段,就算能力出眾,在一些老員工面前,也可能會被他們豐富的經(jīng)驗打敗。所以,唯有依靠不斷踏實地學習,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獲得超越他人的機會,讓領導和同事覺得你的學歷和能力是一種正向匹配。
面對領導的批評、同事的質疑、客戶的要求,我們或多或少會有挫敗感。這時,你需要自我調節(jié),發(fā)揮出學生時代厚臉皮的“鈍感力”,遲鈍一點,讓自己變得粗糙一點,才能承受各種鍛煉和壓力。
懂得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如果自己做得不足,就去改進,力爭做到能力范圍內的最優(yōu)。那時,領導和同事也會記住你的高光時刻,正所謂:“你默默努力的結果,最壞不過是大器晚成?!?h4>3. 用“一題多解”破除情緒C 位
當一個項目交由你來負責,就不要等別人把這道大題分解成若干小題。無論是上網(wǎng)搜索,還是請教同事,都要事先了解此類項目怎么定方案、有哪些開展方法,你可以嘗試制訂幾種方案,然后拿著這些方案去找領導討論。在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后,讓領導做選擇題,會讓領導覺得你考慮問題周全,方案被采納的概率也會提高。
很多人覺得,學校學習的知識,到了工作場合用不上。實際上,這種觀點過于片面。學校培養(yǎng)的是一種思維模式。當接到某個大型項目或者任務時,你需要先制定一個細化任務表,再一項一項地按照時間節(jié)點完成。遇到超綱的題目,你要學會暫?!昂脤W生”思維,放下自己的“清高”,向經(jīng)驗豐富的同事取經(jīng),團隊作戰(zhàn),保證任務圓滿完成。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慢慢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嘴上說的和心里想的是兩回事,這也讓很多職場人在工作了一天之后,覺得身心俱疲。但是這一點,對于“學生氣”十足的人,也未必是件壞事,要避免自己口無遮攔和不合時宜的直率天真,同時不影響你與領導、同事坦誠相待。有心機會帶來一定的好處,但也可能失去一些機會。如果處處都耍心機,那你失去的將是整個朋友圈甚至社交圈。
在新生入學階段,老師們都會組織大家參加集體活動,互相介紹,熟悉彼此;在工作中也是一樣,無論遇到領導還是同事,禮貌性地打聲招呼,其實跟在學校遇到老師和同學一樣。同事之間保持一份感情的溫度,工作開展起來也更加方便。
當然,在與領導和同事的相處中,也要掌握一定的“分寸感”,尊重他人隱私,留給他人空間,才能讓彼此的工作更清晰順利。另外,職場的成熟也可以通過穿著來體現(xiàn),著裝避免邋遢、隨意,職業(yè)化的穿著會讓他人在第一印象上對你形成好感,使你們有進一步接觸的可能。
你在他人心中形成的印象,一方面是通過穿著,另一方面是通過言談。在職場中,溝通尤為重要。我們要樹立“班干”式溝通思維,主動溝通,及時反映情況。面臨一項工作,你能制訂明確的方案,在推進過程中做到及時匯報,聽取上級領導的意見,傳遞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形成溝通閉環(huán),最終獲得良好的結果,這是一種成熟而有效的溝通。
進入社會意味著成熟和成長,這種成熟和成長在某種意義上是與校園狀態(tài)完全訣別,甚至反向而馳。但實際上,我們身上那種揮之不去的“學生氣”也有很多值得看重的地方,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要恰當運用,都會學有所成。在職場中,任何高手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雙劍合璧”。把握好“度”,你一定會成為職場新達人。
(摘自《時尚COSMO》2021 年第5 期,豆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