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麥提敏·艾力巴柯
【摘要】目的 我院心血管內科患者的合理用藥及用藥安全問題,為合理干預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jù)。方法 將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1月期間心血管內科收治的90例高血壓患者納入至本次研究中,運用我院設計的問卷調查表對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及用藥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同時總結臨床用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果 臨床降壓干預治療最常用的方案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及鈣通道阻斷劑(CCD);比較患者依從性,病程小于10年的依從性顯著低于病程≥10年的患者。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用藥不合理情況,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的占比最大(44.4%),而聯(lián)合使用不合理的占比為25.5%。討論 我院心血管內科患者用藥不合理的地位突出表現(xiàn)在抗菌藥物及配伍不合理兩個方面,因此應該針對問題總結以往經驗,為患者構建科學合理的用藥及治療方案,以提高藥物治療效果。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合理用藥;用藥安全
【中圖分類號】R9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8..01
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藥物種類繁多,綜合治療具有復雜性,對藥物合理性及安全性的要求。即患者是否堅持長期用藥、是否嚴格按照醫(yī)囑服藥、如何合理安排用藥時間及如何正確處理藥物的不良反應,都是現(xiàn)階段心血管內科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1月期間心血管內科收治的90例高血壓患者納入至本次研究中,入選患者包含男性48例,女性42例,患者年齡最小52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62.6±3.5)歲,其中包含22例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及68例病程大于或者等于10年的患者;排除合并患急性左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的患者,入選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臨床診斷標準。
1.2 方法
首先進行用藥調查,根據(jù)高血壓患者的用藥種類、用藥頻度等方面入手。對高血壓患者抗高血壓藥物的應用情況進行調查及分析。其次進行依從性調查及分析,運用Morisky-Green測量表,對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進行調查及分析,調查表中共設計以下4個問題“你是否出現(xiàn)過忘記吃藥的經歷嗎?你有時不注意藥物治療?當你感覺癥狀好轉時,你有沒有停止服藥?你在服藥過程中感覺癥狀更嚴重時,你有沒有停止服藥?”根據(jù)患者填表的結果評價其用藥依從性,當全部答案全為“否”使,表示患者的依從性良好,結果中一個或者一個以上“是”時,表示患者的依從性差。最后對患者的臨床用藥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調查并統(tǒng)計高血壓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分類及分析,總結問題,找出解決方案[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數(shù)據(jù)均運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與處理。運用(x±s)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運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臨床降壓干預治療最常用的方案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及鈣通道阻斷劑(CCD),兩種用藥方案的用藥頻次分別為22次(24.4%)及43次(47.7%),其次為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21次(23.3%)、利尿劑16次(17.7%)、依那普劑15(16.6%)、硝苯地平12次(13.3%)、氫氯噻嗪9次(10.0%)。
比較患者依從性,22例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中依從例數(shù)為5例(22.7%),68例病程大于或者等于10年的患者中依從例數(shù)為21例(30.8%)因此,病程小于10年的依從性顯著低于病程≥10年的患者。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P<0.05)。
觀察用藥不合理情況,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的占比最大為40例(44.4%),而聯(lián)合使用不合理的占比23例(25.5%),用法用量不合理12例(13.3%)、忽略用藥禁忌8例(8.8%)、臨床診斷與用藥不符7例(7.7%)。
3 討 論
心血管疾病已成為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壓、冠狀心臟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及心絞痛等循環(huán)系統(tǒng)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長期或者終生服藥以控制病情的發(fā)展,而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不僅是疾病本身危害著老年人的健康,其伴隨的并發(fā)癥也嚴重危害及困擾著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包括糖尿病、腎臟慢性疾病等功能障礙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情況是多種多樣的,用藥在種類也具復雜性,如果用藥不合理,就會降低療效,延誤患者的治療,加重患者的病情。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也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臨床降壓干預治療最常用的方案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及鈣通道阻斷劑(CCD);比較患者依從性,病程小于10年的依從性顯著低于病程≥10年的患者。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用藥不合理情況,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的占比最大(44.4%),而聯(lián)合使用不合理的占比為25.5%。
參考文獻
[1] 張寶娣,陳方倩.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探討[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05:99-100.
[2] 劉曉慧,袁鐵流,付 廣,張順芝,易愛純,湯國鵬.臨床藥師參與心血管內科臨床藥物治療切入點的探討[J].中國藥房,2015,2602:267-269.
本文編輯:吳 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