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英,朱 嬌
(1.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腫瘤二科,陜西咸陽 712000;2.兵器工業(yè)五二一醫(yī)院腫瘤血液病科,西安 710065)
三陰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指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 E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和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均呈陰性的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TNBC 約占BC 的20%,具有強侵襲性和預后較差等特點[1-2]。目前臨床上仍缺乏個體化治療方案,因此引起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guān)注。miRNA 是一類長度為19~25 nt 的非編碼單鏈小分子,近年來研究顯示miRNA 是TNBC 的潛在治療靶點[3]。本研究通過檢測TNBC 患者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的表達水平,分析其與TNBC 臨床病理特征和化療療效的相關(guān)性,旨在為TNBC 的臨床診療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行乳腺癌根治術(shù)的79 例女性患者為研究對象,經(jīng)免疫組化(immunohistochemical, IHC)檢測證實為TNBC。年齡21~60 歲,平均年齡45.68±8.78 歲;腫瘤直徑1~14 cm,平均腫瘤直徑5.27±1.21cm ;絕經(jīng)前38例,絕經(jīng)后41 例;I 期21 例、II 期28 例和III 期30 例;伴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42 例,不伴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37 例。本研究經(jīng)由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術(shù)前未經(jīng)放療、化療者。
排除標準:①并發(fā)其他惡性腫瘤者;②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③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1.2 儀器與試劑 鹽酸表柔比星[輝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496]75 mg/m2,靜脈滴注;環(huán)磷酰胺(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0857)500 mg/m2,靜脈推注;紫衫醇(百時美施貴寶上海貿(mào)易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0470)80 mg/m2,靜脈滴注 ;Trizol 試劑購自Invitrogen 公司;血清RNA 提取試劑盒購自北京天根公司;UV-2450 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ABI 7500 Fast 熒光定量PCR 儀(美國ABI 公司);逆轉(zhuǎn)錄試劑盒(ABI 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美國);miR-146a 和miR let-7a 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3 方法 采集TNBC 患者化療前、后空腹肘靜脈血5 ml,3 000 r/min 離心5 min,-80℃保存待測。 采用血清RNA 提取試劑盒提取血清中的總RNA,應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分析RNA 純度。按照逆轉(zhuǎn)錄試劑盒操作說明將RNA 逆轉(zhuǎn)錄為cDNA。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檢測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的水平。
根據(jù)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評定療效:完全緩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artial remission, PR):病灶最大長徑總和減少≥30%;疾病穩(wěn)定(stable disease, SD):病灶最大長徑總和減少20%~30%;疾病進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 PD):病灶最大長徑總和增加≥2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滿足正態(tài)性分布及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相關(guān)性采用Spearman 秩相關(guān)分析,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表達水平與TNBC 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 見表1。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在腫瘤直徑≥3 cm,臨床分期III 期和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患者中的表達水平高于腫瘤直徑<3 cm,臨床分期I~II 期和無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患者,其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表達水平與TNBC 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
2.2 化療前、后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表達水平的比較 TNBC 患者化療后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表達水平(0.81±0.32,0.60±0.26)顯著低于化療前(1.77±0.51,1.92±0.77),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31,10.11,均P=0.00)。
2.3 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表達水平與化療療效的相關(guān)性 化療后,CR 5 例(6.33%),PR 31例(39.24%),SD 27例(34.18%)和PD 16例(20.25%)。根據(jù)化療療效分為疾病進展組(n=PD=16)和疾病控制組(n=CR+PR+SD=63),疾病控制組患者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表達水平(0.37±0.12,0.51±0.17)低于疾病進展組(1.40±0.79,1.62±0.55),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97,10.22,均P<0.05)。Spearman 秩相關(guān)分析顯示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表達水平與化療療效呈負相關(guān)(r= -0.199,-0.150,均P<0.001)。
TNBC 是一類ER,Her-2 和PR均呈陰性的BC,其約占BC 病理類型的20%,侵襲性強、死亡率和復發(fā)轉(zhuǎn)移率高、預后差[4-5]。有研究指出TNBC患者的5年總體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明顯低于非TNBC 患者[6]。目前由于TNBC 基因表達的特異性,臨床上常采用化療的治療方案。miRNA 是一類長度為19~25 nt 的非編碼單鏈小分子,何姝槿等[7]指出miRNA 通過上皮-間充質(zhì)轉(zhuǎn)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調(diào)節(jié)TNBC 的進展。因此,探究靶向調(diào)節(jié)因子miRNA 可為臨床治療TNBC 提供新方向并提升患者生存質(zhì)量。miR-146a位于第5 號染色體的LOC28628 基因中的第二個外顯子區(qū),其可參與腫瘤的侵襲、轉(zhuǎn)移過程,在免疫疾病中,miR-146a 通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信號轉(zhuǎn)導發(fā)揮調(diào)控作用[8-9]。let-7具有高度保守性、組織細胞特異性和時序性,其可用作肺癌和乳腺癌的腫瘤標志物[10]。let-7 作用靶點有Ras,ERK,HMGA2 和Her-2 等。本研究通過檢測TNBC 患者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的表達水平,分析其與TNBC 臨床病理特征和化療療效的相關(guān)性,旨在為TNBC 的臨床診療提供依據(jù)。
本研究分析了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表達與TNBC 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結(jié)果顯示腫瘤直徑≥3 cm,臨床分期Ⅲ期和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患者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表達水平較高,化療后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表達水平顯著降低,提示了miR-146a 和miR let-7a 很可能參與了TNBC 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本研究中79 例研究對象,其中疾病進展組16 例和疾病控制組63 例,說明鹽酸表柔比星、環(huán)磷酰胺和紫衫醇聯(lián)合的化療方案效果較理想。進一步采用Spearman 秩相關(guān)分析分析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表達水平與化療療效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顯示其與化療療效呈負相關(guān)。
綜上所述,血清miR-146a 和miR let-7a 表達水平與腫瘤直徑、臨床分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和化療療效相關(guān)。miR-146a 和miR let-7a 可作為TNBC 潛在的腫瘤標志物,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