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慧
摘? 要:作為科學領域的基礎科目,物理教學對學生相關能力素養(yǎng)的發(fā)展非常重要。但由于物理知識具有較強抽象性,許多學生缺少學習熱情,加之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運用的教學手段單一,導致物理課堂效率低下。為落實新課改要求,高中物理教師要在分析當前課堂教學現狀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促進學生良好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策略
與初中物理教學相比,高中階段的教學不僅涉及的知識點多,知識理解難度也大,一些原本物理學習能力不錯的學生,進入高中以后也會感到吃力,使得物理知識的教學效率比較低。此外,在新課改的實施下,物理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堂效率的提高,還要關注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故此,物理教師要不斷探索有效教學策略,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得到提高。
一、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為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教師要先對目前的教學現狀予以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有效解決。從具體的教學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物理知識有著較強的抽象性,學生在理解上比較困難,加之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重,所以一些學生對物理學習缺乏興趣,會將原本用于學習物理知識的時間,學習其他學科知識;②教師教學方法單一。高中生面臨著高考,而高考就是以分數為重,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會以分數為評價指標,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不足。
二、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一)明確學生主體地位
教材是教師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資料,但是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敘述性的語言教材,加之物理知識本身就很抽象,學生更加抵觸閱讀這些文字,當學生無法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時,課堂效率自然也不會高。所以,教師要在明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通過充分研讀教材,以比較生動、直觀的形式為學生呈現物理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可以輕松、高效地學習物理知識[1]。例如,在“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這部分內容的講授中,教師要是直接向學生灌輸相關概念,不僅無法取得理想教學效果,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為此,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借助電教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段奧運會百米決賽的比賽視頻,然后詢問學生裁判是如何判斷他們誰獲勝呢?順勢導入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知識。之后,在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礎上,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他們討論與交流都有哪些可以比較速度快慢的方法,以激活學生的思維,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促進物理教學生活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也有非常多的物理知識,而對于這些物理知識的運用,既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也可以讓學生重新認識物理,了解其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且能促使學生活學活用,提高自身綜合能力。例如,在“物態(tài)和物態(tài)變化”相關知識的講授中,學生對自然界中物體存在的三種形態(tài)已經有了正確的認識,此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實例,也就是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讓學生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習視野。如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燒熱水,而水被燒開之前,它是以液態(tài)的形態(tài)存在,而在加熱之后,水會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漸散發(fā)出一些熱氣,尤其是在達到一定溫度之后,水壺上方會出現煙霧繚繞的現象。此時,我們關閉水壺之后,壺蓋會出現許多水珠[2]。通過引入這一生活實例,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水在液態(tài)與氣態(tài)之間的轉換主要與溫度有關,這樣的教學既通俗易懂,也十分有趣,對提高課堂效率有明顯作用。
(三)合理運用分層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白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尤其是在高中階段,這種差異是比較明顯的。所以,教師需要體諒學生,不能以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學生,而是要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將他們合理分層,然后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要求,并實施針對性教學。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的教授中,教師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先讓他們掌握基本概念,理解有關的物理現象;而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為他們設置一些難度稍高的題目,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3]。此外,除了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分層,教師在教學評價、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上,也應體現出差異,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進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務必要保證分層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對此可以采取筆試、調查問卷、談話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以此為依據予以分層。同時,分層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予以調整,以便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四)有效開展實驗教學
在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物理知識和探究物理規(guī)律的途徑。因此,教師要有效開展實驗教學,盡量為學生提供親自動手實驗的機會。例如,在“平拋運動”這部分內容的教授中,教師讓學生親自設計與動手實驗。在實驗中,學生不僅能有效掌握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還可以促使學生養(yǎng)成嚴謹的實驗態(tài)度與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這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十分重要。
總體而言,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師要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通過對學生予以有效引導與啟發(f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發(fā)展其物理核心素養(yǎng)。不過,教師必須要正確看待學生之間的差異,不能對所有學生一個標準,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要采取對應教學策略,這樣才能使全體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獲得提高,進而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陳思璇. 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 中文信息, 2019, 000(005):175.
[2] 周宗其. 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 東西南北:教育, 2019(23):0324-0324.
[3] 姚艷榮.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19, 000(032):P.16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