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曉梅
摘要:在開展拓展閱讀教學中加入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能通過大量素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并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本文分析了開展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教學優(yōu)勢和教學特點,并從在課前收集準備素材、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開展知識聯(lián)動教學等方面,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引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逼渲姓Z文素養(yǎng)是小學生需要具備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體現(xiàn)出來的文學修養(yǎng)以及審美情趣和人格修養(yǎng)。同時,新課改中重視學生發(fā)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需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響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豐富教學手段,擴展教學路徑,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以及文學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開展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
(一)有利于增加學生詞匯量
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通過對課本知識的拓展講解,能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開展拓展閱讀時,教師能有效幫助學生走出課堂教學,拓寬學生的視野,學生通過學習與課文相關的知識,或閱讀教師推薦的書籍,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不認識的詞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積累這些詞匯量,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因此,拓展閱讀教學符合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能幫助學生為日后的中學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小學生在進行寫作時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主要是因為其知識積累有限,不能準確掌握詞語的意思,導致在使用詞語組詞造句時,出現(xiàn)語言表達不準確的問題。教師開展拓展閱讀教學,能結合大量閱讀素材,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小學生在進行大量閱讀后,除了能幫助學生積累基礎知識,還能幫助小學生了解如何進行寫作,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感,提升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三)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拓展閱讀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時能引入與課程相關的內容,并開展類似同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將課本閱讀知識進行聯(lián)合分析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的閱讀知識。教師在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時,會選擇符合小學生年齡段的課外知識,通過有趣的課外知識內容,有效吸引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促使他們自主地學習課外閱讀知識。
二、探究結合核心素養(yǎng)開展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措施
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識修養(yǎng)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年紀尚小,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將興趣的“種子”種在學生心中,日后便會生出自主學習的“根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將學生內心對閱讀的興趣以及求知欲激發(fā)出來。教師如果敲開學生主動學習的大門,可以說教學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在今后的教學中只要掌握好方向,就能讓學生學習語文有了良好的起點,學生便能揚帆起航,從語文學習和閱讀中獲得樂趣。因此,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愉快地接受課堂中的語文知識,幫助學生將知識內化,這樣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審美情趣才能得以有效提升。
有效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除了在課堂中多進行趣味性教學以及探究性教學以外,對于學生的課后學習也要積極關注。教師要在正式進行每堂課的教學前,精心布置預習作業(yè)。小學生對未知的事物都會充滿好奇,教師需要認真研究課文內容,找出教學方向,讓學生們課前收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文學典故或者相關的文章內容,讓學生在課前通過知識的探究激發(fā)起求知的欲望,還能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和甄別資料的能力。而且對相關延伸知識的了解,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同時增添學生的文學積累,久而久之,就會提高其學識修養(yǎng)和人文修養(yǎng)。同時,學生有了強烈的自學意識,今后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時,就知道如何進行查找。
2.利用經(jīng)典閱讀教學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在平時的課程教學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就要開始重視教學材料,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課文、走進閱讀材料中,實現(xiàn)學生對文學內容的積累,最終通過積累,使學生將文學內容內化為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這樣也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國內外的文學史上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語文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閱讀材料來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因此語文教師不能太依靠文本教學,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在朗讀時,教師要讓學生腦袋和嘴巴相互配合,這樣除了能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最終提升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還要多進行范讀,用自己充盈的感情去讀一些充滿情感色彩的詩詞和名篇。語文教材中的文章、詩歌都是經(jīng)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不斷傳承下通過教育學家們的精挑細選印在語文教科書中的,文章和詩歌在遣詞造句、文章節(jié)后,平仄韻腳方面堪稱佳作。通過教師的閱讀讓學生在文學作品中感受情感色彩,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就會對某一個情緒有更加具體的認識,在無形中提升了鑒賞能力。
3.增加閱讀量,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速度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年齡的特點,閱讀教學時的閱讀材料、數(shù)量比較少,并且中心思想也很淺顯,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幫助不大。因此,教師還需要擴展閱讀量,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以及一些篇幅長的閱讀材料,來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進階。在學生進入中高年級后,教師可以采取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群文閱讀是近幾年來興起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它可以克服單篇閱讀教學的缺點,通過范圍廣泛、體量大的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以及閱讀能力。并且群文閱讀還能實現(xiàn)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在高年級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群文閱讀,有助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以及閱讀的關聯(lián)性,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總結
總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結合核心素養(yǎng),應在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以培養(yǎng)學生長遠發(fā)展的閱讀能力為教育目標。教師應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以及閱讀思維,為小學生今后學習語文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路菊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課堂拓展閱讀教學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2020(02).
[2]嚴澤民.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課堂拓展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J]科教文匯,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