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全國職業(yè)院校教學能力大賽的重推熱捧,職業(yè)院校眾多名師因之成就,激發(fā)了越來越多的職教老師加入這支隊伍,激烈爭分這杯羹。這,更加助推了職業(yè)院校教學能力大賽的參賽熱潮滾滾。怎樣在激烈的角逐中取勝?怎樣能夠拿下國賽入場券?筆者結合自身參賽經(jīng)驗教訓,特此整理分享。
何為職校教學能力大賽?它是3-4名教師合作,通過最新信息技術手段,根據(jù)課程標準、人才培養(yǎng)方案,集體完成12-16課時教案、35-40分鐘錄課,以及實施報告的一種團隊合作職業(yè)成長模式。它以學生成長和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為核心,集“教學與研究”于一體的成果展示,高度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精神,是培養(yǎng)新時代職業(yè)教師適應當今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之必要。
教學能力大賽實屬大單元教學與跨學科教學合體的一種探索。它強調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信息素養(yǎng)、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yè)的勞動態(tài)度。將學習能力和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將與時俱進利用信息化技術和德育的教育,作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參賽團隊通過校賽、市賽、省賽、國賽層層選拔進階,入圍省賽一等獎的,還需要進行在線答辯。凡是參賽過的老師,皆深知這是一個相當巨大的工程,想要突圍進軍國賽,可以說是難上之最。如此艱難之賽,備賽策略尤顯重要。
一、速度建隊,密度管隊。
參賽教學能力比賽隊友必須個個都是精兵強將。它要求全體隊員無私付出,精力合作。既要有老中青的搭配,也要有強硬管理能力的主持教師。一般建議4人組隊,年輕教師不少于兩人。教師的選調,主要著眼于專業(yè)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首選能干、肯付出的,這一點尤為重要。鐵肩膀是壓出來的,能力是逼出來的。迅速組隊之后,主持教師必須制定嚴格的進度表,每個隊友明確每個時間節(jié)點需要完成的任務,且每天按時完成布置任務。如果做不到,很難持續(xù)性推進,最后往往是完不成作品,或者提交的作品粗制濫造。
二、學習引領,主抓教案。
教學永遠都是先學再教的過程。沒有“學”就不會有“教”,沒有學習更沒有創(chuàng)新。教學能力大賽,于大部分職校老師而言,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拿公共基礎課程為例,需要學習的有:與專業(yè)的融通,與思政的融合,信息技術有效充分利用,前衛(wèi)的教學模式等等。這些知識如果不懂、不會、不學,挖空心思也無用。只有經(jīng)過學習吸收,將學到的東西內化重組,才能建構出適宜的教學理念,才會駕馭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從學習中,我們知曉芬蘭的“現(xiàn)象式教學”,與教學能力大賽跨學科教育理念異曲同工;懂得當代世界共同追求的教育理念是,要學生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會學合作、學會負責;深度思考“歷史是發(fā)展的,思想是流動的.教育是要發(fā)生變化的,一成不變的教育和不思變改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秉持最先進的課堂理念“生活性、發(fā)展性、生命性”。只有深度學習、高屋建瓴,才能拓展出教學內容深度和廣度,科學創(chuàng)新建課;才能做到師生、生生深度有效互動,落地貫徹“三教改革”。
教學能力比賽的主體是教案的設計,有了教案就有了一切。經(jīng)過長期深度學習,創(chuàng)新建課,運用當今前衛(wèi)和經(jīng)典的教學方法,通過當下適用的信息技術資源,以思政元素為引領,設計出真正有靈魂的課。
三、兵刃平時,重視錄課。
教學能力是教師一種需要長期習得的能力。一個駕馭課堂能力強、能夠講出優(yōu)于別人課堂的老師,一定不是靠臨時表演和包裝出來的,一定來自平時的功夫。教學能力,歸根結底來自平時的課堂,來自平時的鉆研和學習,這恰是教學能力比賽的初衷和本真。那些功利型老師,平時不用心鉆研教材,不認真?zhèn)湔n上課,把功夫都用在東拼西湊整教學能力材料上,在這條路上一定不會走遠。
關于錄課,每個隊員10分鐘左右的錄課,必須是不同課型、連續(xù)性的,可獨立成課的精品課。盡管錄課僅是課堂改革實踐的一個佐證,但評委往往都是先看錄課,再看你提交的其他材料。因此,這4段錄課一定要能充分展示每個教師的講課優(yōu)勢,遵循風格各異,各顯千秋。值得提醒的是,這個錄課如同拍電影,可能需要重復錄制幾十遍。在這無數(shù)次演練中,你的講課風采愈發(fā)有魅力。
四、錦上添花 實施報告
實施報告是這場課堂革命一個總結。它要求凝練,且有字數(shù)要求。因此,可適當多用些圖表來達意。既不算字數(shù),可充分表達,又直觀易讀,美觀藝術。另外,完成實施報告的老師,最好有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有較佳的文學底蘊。這樣,實施報告,不僅表達精確,自帶磁場,而且可讀性較強,富有張力。
如果說教學能力大賽中,教案是身體和靈魂,那實施報告便是整個過程的一面鏡子,是核磁共振檢測器。將過程設計的所有精華,拍攝下來呈現(xiàn)給評委。實施報告既是總結,也是教研教改的主陣地。
教學能力大賽,是職業(yè)院校在全范圍內的一場課堂革命。它不僅會促使你學到大量先進理念,還可輕松打破頑固的原有教學思維,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且在上交作品之前上百次的精益求精的修改中,教學水平飛速成長、隊友互相成就,也收獲“匠心”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