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
(海裝廣州局駐昆明第一軍代室,云南 昆明650107)
自航式誘餌(下簡稱誘餌)欺騙來襲魚雷和敵方聲吶,可掩護我潛艇機動規(guī)避,對于潛艇生存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誘餌朝著大航程、尺度模擬、誘殺型方向發(fā)展,這要求誘餌航行中能精確進行導航和控制,而誘餌目前控制導引精度不高。
主要原因是傳統(tǒng)航向陀螺漂移誤差較大;不能完全補償地球自轉影響;擺式加速度計、垂直陀螺給出的姿態(tài)角不精確;受浪涌影響,陀螺啟動瞬間受各種干擾,隨機漂移較大,加劇降低航向角和姿態(tài)角精度;誘餌速度一般由螺旋槳或電機轉速折算,精度低,積累誤差大[1]。
而捷聯(lián)慣性技術具有許多優(yōu)點:導航控制參數解算時考慮了地球自轉和載體相對地球運動,其航向角、姿態(tài)角、速度精度較高;大幅度地降低了陀螺啟動時間,可縮短系統(tǒng)準備時間;能提供更多且為數字化的導航控制參數,有利于應用數字濾波技術進一步提高參數精度;克服了傳統(tǒng)敏感元件大角度測量限制,有利于解決敏感元件輸出不正常引起的非控段問題;較大程度上減少了敏感元件復雜性,便于維護[2-3]。
誘餌捷聯(lián)慣性系統(tǒng)由慣性測量組件和導航計算機組成,慣性測量組件包括陀螺和加速度計。陀螺測量載體相對慣性坐標系(i系)在載體坐標系(b系)三個軸上的角速度上角標b表示角速度在載體坐標系上的投影。陀螺信號經采樣送至導航計算機,誤差補償后進行姿態(tài)矩陣(也稱捷聯(lián)矩陣)計算,再利用即時值計算首向角H、俯仰角θ和橫滾角γ,由首向角可進一步計算航向角。與此同時,加速度計組件測量沿載體坐標系三個軸的加速度信號,輸入導航計算機,經誤差補償后,通過姿態(tài)矩陣轉換成沿平臺坐標系各軸的加速度信號(本文平臺坐標系取為地理坐標系),然后進一步計算即可得到誘餌速度及其位置。
誘餌載體坐標系OXbYbZ(bb系)可由地理坐標系OXtYtZt(t系)繞坐標軸依次旋轉H、θ、γ三個角度得到,H、θ、γ為誘餌首向角、俯仰角、橫滾角,t系到b系的變換矩陣為:
根據剛體定點轉動理論,載體坐標系相對地理坐標系的轉動還可通過四元數法來表示[4]。設四元數q表示b系相對t系之間的轉動,q=q0+q1ib+q2jb+q2kb,其中ib、jb、kb為四元數向量部分的基,其方向與載體坐標系三個軸一致。
四元數q與捷聯(lián)矩陣的轉置矩陣Tbt的關系為[2]:
q的即時值可由下式計算:
式(3)中,q(t)、q(t-T)分別為時間t和t-T時刻的四元數,T為導航控制參數解算周期,[Δθ]和Δθ0分別為:
式(7)中,ωie為地球自轉角速率,L為誘餌緯度,計算公式如下:
式(8)中:Vx、Vy即為誘餌運動速度在地理坐標系中分量;R為地球半徑。
誘餌首向角H取值范圍為[0.2π],俯仰角θ為[-π/2,π/2],橫滾角γ為[-π,π],設誘餌發(fā)射瞬間航向基準坐標系的OXS軸與北向夾角為H0,考慮到誘餌航向取值為[-π,π],則誘餌航向為:
在指北方位系統(tǒng)中,慣性導航系統(tǒng)基本方程為[5]:
誘餌深度可由誘餌垂直方向速度分量積分而得:
誘餌經度λ、緯度L可采用如下公式計算:
注意,采用公式(13)計算的深度是發(fā)散的,實際工程中可以采用深、淺水壓力組合傳感器對誘餌深度進行測量的。
在誘餌中通過慣性測量組件和導航計算機構建起捷聯(lián)慣性系統(tǒng),進行誘餌航向角、姿態(tài)角、速度、深度、位置等導航控制參數解算,可以提高航向角、姿態(tài)角等控制參數精度,降低陀螺啟動時間,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和維修性,有利于提高誘餌機動性和精確制導,有利于誘餌實現(xiàn)大傾角下潛和大角度旋回,迅速達到航行深度開展對抗,有效欺騙敵方聲吶和來襲魚雷,提高作戰(zhàn)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