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蕾
(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浙江 義烏 322000)
茶文化體現(xiàn)了儒,道,佛三大倫理文化的精神和哲學,本文分析了茶文化在思想教育中的應用價值,探討了茶文化與高校教育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可行性,從茶文化角度揭示了高校教育創(chuàng)新的道路,并從文化的魅力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和價值觀,同時強化學校對學生精神素質和道德素質的塑造作用,有助于學生健康性格的形成,糾正個人道德行為,豐富學校教學研究。
跨文化既有交流融合,也有文化沖突,形成了當今時代的新特征。從文化整合的角度看,由于主流社會理念的差異,社會中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也相當不同。隨著社會交往的日益密切,多元文化社會的文化融合度、成熟度不斷提高,不同思維、行為方式互相影響與交融。作為思維最為活躍、最有活力的社會群體,身處文化交融體系中的大學生就是要提高思想文化素養(yǎng),提升對不同文化的辨別、理解和接納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感知力和理解力。
從理性、客觀的角度看待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積極的一面是優(yōu)秀的文化思想有助于學生的成長與成才。然而大部分大學生的思想尚未成熟、獨立,因此文化的交融在另一方面也會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假如我們不足夠重視文化對學生所產生的不好的影響,便會阻礙學生的長期健康發(fā)展。在網(wǎng)絡技術廣泛普及的當今社會,大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豐富、廣泛,網(wǎng)絡信息爆炸式產出,多元文化主義滋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負面影響,也為大學生的立德樹人教育帶來一定困難。
茶藝,是品茶藝術的簡稱。茶藝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煮茶的技術,另一個是試飲的技術。釀造是茶藝的主要部分,在釀造階段,人們只能品嘗所釀造的一碗好茶。但泡茶只是一種手段,品茶才是最終目的。因此,茶藝以茶為載體,以釀茶為手段,以品茶為目的?!八囆g生活和藝術行為不等于觀看音樂、電視劇、電影等藝術及文化作品?!眳⑴c者的興趣表明,茶藝是一種審美實踐,也是生活中重要的藝術。從當今大學教育形態(tài)來看,兩者存在著相似之處,我國大學教育以“教育”為主要目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道德素質的搖籃。茶藝以本體參與,教育以本體參與,以提高學生興趣。各個大學在教學方式上所采取的教學措施是不一樣的。弘揚茶文化精神,通過視頻講解,茶文化講座,以及對茶的制作方式進行解說。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茶文化中,充分感受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這樣既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又讓學生的教育得到了發(fā)展。
茶道是烹茶飲茶過程中所追求的精神領域,體現(xiàn)了一種道德精神,而且茶道往往與人生哲學相結合。學校教育在生命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明顯的教育功能。茶道具有典型的審美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常被提及的是茶道的三個特點——“恬靜、和諧、優(yōu)雅”。進一步研究我國大學教育的內容,加強對學生的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性格魅力,提高個人的道德人性。茶道的三大特征,即“清靜、和諧、優(yōu)雅”,正是高等院校所追求的。這表明茶道的精神與大學教育的內容是一致的。
從茶藝發(fā)展看,茶藝萌芽于秦朝,歷經千年。古代有許多文人喜歡飲茶,將他們的審美品味及審美觀念引入到茶藝活動中。在品茶的過程中,不再是對茶的解渴、清爽、保健功能的追求,而是一種審美的需要。茶藝是以茶與茶湯作為藝術欣賞的對象,是生活的藝術活動,而茶則是用來象征個人性格的。從大學理念教育的角度來看,在教學中引入茶文化,無疑是提高學生人格素質、增強個性魅力的重要手段。
3.1.1 我國文化豐富多樣,每種文化帶給我們的知識也是各種各樣的。我國的茶文化在擁有長遠的發(fā)展史上,形成了強烈的文化精神。這就是為何在目前的大學院校的教育目標中,把茶文化合并其中,有的也建立了其特殊的課程。同時,經過多種方式,比如茶藝演講、茶文化知識競賽以及有關茶文化專題講課。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到課外知識,為步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3.1.2 大力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知識,讓學生了解我國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多種傳統(tǒng)文化的引入,為學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觀構建了基礎。而且通過多種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從知識方面出發(fā),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在日常學習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壓力,以及莫名的煩躁感。然而引入茶文化等多種其他文化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壓力,做到一石二鳥。這也是茶文化在思政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中所體現(xiàn)的重要作用,在進行茶文化教育的同時,要不斷對思政政治教育進行創(chuàng)新。保持學生對課外文化的新鮮感,讓他們喜歡上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國茶文化之所以能夠綿延綿延幾千年的發(fā)展,主要是因為茶文化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具有豐富的多層次和有價值的文化內涵。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看,茶文化中包含的許多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tài)、道德、行為教育的教育觀點是一致的。比如安寧的源泉,超越現(xiàn)實的淡泊名利,茶藝道德中蘊含的平凡精神等精神價值內涵,都是當前社會發(fā)展所追求的。特別是當今學生的物質需求受到市場經濟的不完善和外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有的學生過分追求名利,帶來錯誤的觀念和行為,汲取優(yōu)秀的茶文化內涵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行動,指導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建立,豐富學生的道德建設和思想文化教育內容,讓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培育茶文化,保持平常心,采取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樹立科學正確的人生觀??梢姡栉幕膬热菔俏覈咝.斍八枷胝谓逃闹饕獌热?,在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現(xiàn)在一些大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和價值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認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和發(fā)展和在當代社會的應用。通過在大學生思想政教課程中引入茶文化,對茶文化中蘊含的“清雅”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進而學習優(yōu)秀的文化。行為規(guī)范會引起學生對學習的強烈興趣,有助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形成健康的價值和態(tài)度。通過對茶道的學習,引導學生確立思想價值意識,樹立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不偏不亢,茶文化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重要作用,為大學生們樹立了自我肯定意識。茶文化融入教育的同時,也帶進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知識。進一步穩(wěn)固了傳統(tǒng)文化在學生心中的地位。眾所周知,古老的茶文化是包含很多知識層面的,其中深奧的哲學理論是值得深究的。我們從茶文化的角度出發(fā)不難看出,茶文化對于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起到重要影響。儒家“以人為本”的思想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重要作用。儒家“慈悲”思想在茶文化中的滲透尤為突出。他對茶文化的熱愛與寬容相結合,形成了茶道特有的精神。與“慈”思想一起,儒教的“和”思想也逐漸融入茶文化。從古至今,文人墨客都把“和諧”作為茶文化的核心,成為他們個人追求的重要目標。同時,“寧靜”在茶文化中的含義也同樣是當前學生在德育課程中所看重的領域。寧靜與自我開發(fā)是學生所需要的重要精神。茶文化體現(xiàn)了道儒等多種辯證法思想。這種思想是我國文化體制的寶貴財富。將茶文化與學生政教結合起來,有利于增強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社會和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促進了各種文化的融合的同時,也帶來了文化的碰撞與沖突。在跨文化協(xié)調發(fā)展的愿景下,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揮好每一門課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健康發(fā)展。為進一步對接地方社會經濟發(fā)展需求,保證多元文化社會的健康融合、推進教學改革工作,將茶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課堂,豐富教學內容、更新育人理念,通過打造傳統(tǒng)文化課堂的方式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達到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