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權
摘 要:班主任肩負著教導學生的重要責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才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筆者立足于此,對過往班主任管理班級經(jīng)驗進行了簡單分析,提出言傳身教并舉、抓“兩頭”促全面、班主任與集體共進步、多賞識少懲罰等管理策略,希望能夠為小學班級管理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管理策略
班主任工作關乎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特點是既瑣碎又繁雜,可謂千頭萬緒,這就決定班級管理的工作極需愛心、細心、耐心與恒心。眾所周知,班級的狀況如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校園生活和學習狀態(tài),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影響學校教育的成效與質(zhì)量,所以班級管理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占據(jù)至關重要的地位。
一、言傳身教并舉
在某種意義上說,班主任的“德”比“才”更重要。要培養(yǎng)學生的“德”,班主任首先要注重自己的“德”。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德”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榜樣作用。說理教育是班主任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巧妙的說教能產(chǎn)生強大的說服力,使學生心悅誠服。但真正要得到學生的信服,最重要的還是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學校無小事,事事皆育人。班主任是學生尊敬與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所以,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做到,要守信用,身體力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例如,要求學生不遲到,那么教師首先做到準時上班;要求學生有禮貌,主動向教師問好,教師要能主動向?qū)W生問好。另外,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厚此薄彼,尤其是學業(yè)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他們較易于失去學習的信心和改善自己的勇氣。為人師者能在思想上不輕視,感情上不厭棄,態(tài)度上不粗暴,而且更要多鼓勵、多關懷,用心發(fā)掘他們的潛力,讓他們感到教師的關愛。心靈影響心靈,人格造就人格。德才兼?zhèn)涞陌嘀魅尾艜A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才能在學生中享有威望,學生才會接受教育和管理,所以,言教與身教并舉才會產(chǎn)生最大的教育效益。
二、抓“兩頭”促全面
(一)抓好班干部建設
筆者會采取民主選拔班干部的方式,如班長、學習委員、宣傳衛(wèi)員、勞動委員等,最重要的條件是責任心強,以身作則。盡量讓每個學生能在班中承擔一定的班務工作,然后明確各自的職責,各盡其職,各盡所能,在班級內(nèi)部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局面;建立互相監(jiān)督的機制,形成互補互助的體系,讓大多數(shù)學生成為班主任的助手。
班主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工作能力。剛開始學生沒有經(jīng)驗,可能出現(xiàn)失誤,特別是當教師不在班上時,鼓勵班干部大膽管理。如:交托班干部出班級墻報,放手讓宣傳委員去完成,當然要及時跟進,了解情況,指導方法,完善工作。之后筆者會在班上肯定他們的勞動成果,并表彰他們,不斷提高班干部的責任感和服務集體的意識,樹立他們在班級中的威信。同時,為了防止某些班干滋生自以為是的驕傲情緒,或“管過頭”的現(xiàn)象,影響同學間的關系,筆者要在思想上、處事技巧上多作指引;對一些有能力但方式不夠好的班干部,筆者采取“多談心,多鼓勵,多指引”的方法,目的是培養(yǎng)出正直、能干、負責的得力助手。
(二)抓后進生或“問題生”
若對后進生或“問題生”教育不得法,調(diào)教不好,處理不當,他們的言行往往會嚴重影響整個班集體。對待他們,除了多些關心、耐心教育外,要多賞識少責罰。所以,教師可以積極推薦后進生或者“問題生”參與班級活動,如鼓勵他們成為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勞動小能手、資料管理員等,讓他們明白自己被寄予了期望,又增強其自信心,調(diào)動他們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將他們的精力引向?qū)W習上來。
當然,對于那些常違反紀律或影響班風的學生,要有原則,要規(guī)范其不良行為,必要時借助班集體的言論或?qū)W校的紀律制度對其施加壓力,要其承擔相應的責任。對那些犯錯誤而屢教不改的學生,筆者會讓其選以下其中一條,作為“懲戒”以達到教育的目的:(1)寫下自己所做的事及感受,在班內(nèi)交流,并說明今后打算怎么做等;(2)樂于為學校或班級做一件好事;(3)給同學們講一個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等。事實證明,這種積極、正面的,又能以點帶面的教育形式,往往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班紀學風建設得到正面的發(fā)展。
三、班主任與集體共進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形成,離不開對個體的教育與培養(yǎng)。應該讓學生從小認識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懂得個體離不開集體,離開集體,個體就不能健康成長。增強學生“我為集體,集體為我;班榮我榮,班恥我恥!”的意識,教育學生要關愛集體,班集體榮譽、利益的重要性;并讓學生明明白白,時時事事處處做到服從集體,服務大家,為班著想,為班爭光。如班主題活動課,人人參與,投入集體,展示自己;校園評比活動,鼓勵大家互相鼓勵、監(jiān)督,爭當先進班集體,如平日守紀有禮、值日認真負責也能為班爭光;學習成績優(yōu)秀、各項競賽名列前茅都可為班添榮;凡是為班出力、為班爭光的,筆者都鄭重給予極大的贊揚。
為了更有效地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筆者善于從微小處入手,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成為朋友,并關心學生所關心的事,肯花時間去接觸、去親近、去溝通,與學生彼此往來交流,了解學生平時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課余與學生一起打籃球,一起玩有趣的游戲,融進他們的學習生活中,陶冶他們的情操。只有這樣,學生與教師的日常相處和交往中才會感到輕松、愉悅。在活動中,學生學習關心他人,關心集體,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并逐漸形成了一種“班榮我榮班恥我恥”的風氣,倍感班集體的溫暖。
四、多賞識少責罰
一份全國調(diào)查資料顯示,能夠經(jīng)常鼓勵學生的班主任只有三分之一。被鼓勵的大多是班干部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同樣看到,被教師看重的學生往往進步較快;被教師忽視的學生則往往進步較慢。
贊美確是很有效的教育手段。俗語說得好:“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睂W生最怕找不到成功的感覺,沒有任何成功的體驗。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體驗成功。成功的體驗越多,成功的信心與能力越強。每接一個新班,筆者會將九月份定為“成功月”,盡量讓學生找回“我是好孩子”的感覺。在班干部會議或后進生會議上,筆者注重對學生的賞識,不是一味布置任務,更多的是人文關懷,列舉學生的優(yōu)點長處,讓同學之間互相欣賞對方優(yōu)秀之處,彼此得到激勵,愉快地投入到新學習和生活中。學生都喜歡贊美與賞識,在班級管理中,在與學生交往中,班主任應善于賞識,需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具備“學生的心靈”——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觀察,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并放大學生的進步或優(yōu)點。多些賞識才會收到意不到的教育效果。
當然,凡是都是一分為二的,一味地表揚效果未必就會最佳。適當?shù)呐u是需要的,特別是當學生的態(tài)度和行為出現(xiàn)反復時更是如此。該批評教育時就要指出問題所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感之以愛,教師要做到以點帶面,讓學生感受到友好與賞識,讓學生明明白白懂理,實實在在做事。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卑嗉w的建設與良好發(fā)展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這離不開班主任艱苦、細致、持之以恒的付出,更要全體學生同心、同德、同行,共同建設良好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