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靜
(蘭州現代職業(yè)學院農林科技學院,甘肅蘭州 7300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蓬勃發(fā)展,植物栽培管理技術逐漸走向成熟,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蝴蝶蘭的種植培育過程,并積極研究與探索有效的栽培技術來提高蝴蝶蘭的種植品質。基于此,生產者應先了解蝴蝶蘭的生長條件與生長需求,蝴蝶蘭為蘭科多年生附生草本,生長環(huán)境主要是熱帶或亞熱帶,因其形似蝴蝶的花形而得名,色彩繽紛、花期長久,被人們譽為“洋蘭皇后”,因此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并在國內花卉市場上備受顧客的喜愛。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與鑒賞水平不斷提高,對蝴蝶蘭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蝴蝶蘭的培育、管理技術對其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有著直接影響,基于此,探索蝴蝶蘭的栽培管理技術具有一定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結合試驗觀察和文獻研究發(fā)現,蝴蝶蘭葉片厚質飽滿、呈橢圓形、葉硬革質、總苞單生、富有光澤,并依次緊密排列在短莖上,并且其葉子正反兩面顏色有異,依據葉片的色澤度能大概推測出花瓣的顏色深淺。一般情況下,蝴蝶蘭1 年只生長2~3 片葉子,且生長速度極慢,而花莖則呈拱狀,數量不等。從幼苗到成株,其花莖一般會在冬季生出,且生出的位置多為葉片兩側。特別是在營養(yǎng)較好的環(huán)境下,蝴蝶蘭的花莖會長至0.5m,甚至更高,并且會生長為多根枝干,生長出數十朵花蕊,且花期一般為2~3 個月。另外,蝴蝶蘭是亞熱帶地區(qū)的珍貴品種,花朵有黃、白、粉等多種顏色,花形奇異、色彩美麗?;诤m原產于熱帶雨林一帶,有著耐高溫、喜高濕、畏寒冷、耐干燥的生長特點,而適合種植栽培蝴蝶蘭生長的溫度應保持在15~20℃。
基質類型是影響植物種植品質的主要因素,栽培管理蝴蝶蘭也是如此,其基質水平對蝴蝶蘭的生長品質和花朵數量有著決定性作用。蝴蝶蘭的根系比較粗壯和發(fā)達,有部分根莖直接暴露在栽培基質之外,基于此,栽培基質應保持暢通的排水功能、通氣功能,并且還應具備一定的耐腐蝕性,除此之外,還應具備易獲取、性價比高的熱點??紤]到蝴蝶蘭的原始生長環(huán)境,選擇基質時多用苔蘚、椰子皮、水苔、椰糠以及樹皮等基質。結合實踐經驗和調查研究發(fā)現,雖然苔蘚、椰糠以及樹糠同樣適合做蝴蝶蘭的培育基質,但是苔蘚的性價比較高,椰糠則容易滋生病菌,松柏樹皮則具有保留水分、空氣暢通、不易腐爛、性價比高的優(yōu)勢與特點,因此,在栽植蝴蝶蘭時,可以選擇物美價廉的樹糠作為栽培基質。除此之外,在栽植管理蝴蝶蘭的過程中,還應細致消毒,從而有效防止蟲害。
經過實踐種植得出以下規(guī)律,適合蝴蝶蘭生長開化的空氣濕度約為50%~80%,其中補充水分的pH 值應控制在7 以下,澆水時要保證水溫與室內溫度保持一致。依照蝴蝶蘭品種的生長規(guī)律來看,處于旺盛期的蝴蝶蘭消耗的水分較多,因此,在澆水時可適當增加水量。另外,在栽培時應隨溫度的變化而及時調整澆水頻率,溫度較高時,水分吸收快,應增加澆水頻次;若是溫度較低,則所需的水分較少,應降低澆水頻次,使得蝴蝶蘭暴露在基質外的根莖保持微微干燥的狀態(tài),用手觸摸來檢測,應略有潮意。結合我國的天氣環(huán)境特點,春季可將每日的澆水頻次在3~4 次,夏季每日2~3次,冬季每日0~1 次。一般要在太陽充足的時間段澆水,比如上午,并且目測有少量的水從花盆底部流出即可,若澆水過量,會導致蝴蝶蘭的根部因為浸水太多而腐爛,平??梢杂脟姖袢~片的方式來給蝴蝶蘭補充水分,應注意避免噴到花朵上。
根據實踐栽培發(fā)現,蝴蝶蘭的生長環(huán)境溫度達到適宜范圍內可促進其生長發(fā)育,并且發(fā)育期較長,因此,與其它品種的蘭花相比,其所需的肥料量較多,并且多采用液式施肥,將液態(tài)的肥料噴在蝴蝶蘭的葉片上。需要注意的是,施肥量應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適當調整,春天應少量施肥、夏天應充足施肥,以此為蝴蝶蘭提供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另外經過研究分析發(fā)現,蝴蝶蘭在生長過程中對氮、磷、鉀化學元素的需求量也會隨著生長期的不同而改變,幼期、生長旺盛期對氮元素需求較大,花芽分化期對磷、鉀需求較高。蝴蝶蘭在得到充足的水分后,應將營養(yǎng)液噴灑在葉片上,以此滿足蝴蝶蘭的生長所需。
蝴蝶蘭的原生長環(huán)境較熱、濕潤、半蔭,因此,處于不同生長期的蝴蝶蘭對溫度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異性。一般幼苗期的蝴蝶蘭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8~30℃,中苗期的適宜溫度為25~30℃,大苗期適宜溫度為23~30℃。另外,蝴蝶蘭生長環(huán)境的濕度控制在66%~86%,無論溫度偏高或偏低都會直接影響蝴蝶蘭的成長發(fā)育,高于36℃和低于10℃的情況下停止生長。
栽培蝴蝶蘭應避免受到強光照射,應為其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遮陰環(huán)境,蝴蝶蘭的葉片具有厚質飽滿、呈橢圓形、葉硬革質的特點,因此抗干旱能力較差,在強光直射的環(huán)境下會迅速失去水分,若是水分補給不夠及時,還容易導致日灼現象;但若在弱光環(huán)境中成長,蝴蝶蘭則容易發(fā)病和感染。開花期的蝴蝶蘭適合2 萬~3萬Lux 的光照強度,幼苗期則適合1 萬Lux 的光照強度。在蝴蝶蘭的培育過程中,可借助遮陽網或葦簾擋光,在華北區(qū),則需要對溫室內種植的蝴蝶蘭進行遮陰處理,并且遮陽網還應懸掛在室內,注意冬天少遮、夏天多遮的規(guī)律。
蝴蝶蘭容易發(fā)病的類型有:屬于真菌性的灰霉病、屬于細菌性的褐斑病。其結合實踐經驗來講,一般會采用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剪除病蟲害植株發(fā)病部位、降低空氣濕度等措施來進行防治。處于發(fā)病期間的蝴蝶蘭可以用含有75%的甲基托布津和75%的百菌清來進行有效治療,其中應間隔10d 噴灑1 次,徹底治療需要連續(xù)噴射3 次。
3.2.1 花芽分化管理。在培育管理的過程中發(fā)現,蝴蝶蘭一般會在涼溫環(huán)境中生長一段時間后進行花芽分化。以廣東省為例,蝴蝶蘭自然開化的花期是在3-5月,若想讓它提前開化,應為蝴蝶蘭創(chuàng)造涼溫的生長環(huán)境。結合研究數據可知,如果每天在20℃的環(huán)境下陰涼處理16h,則經過3~6 周會順利完成花芽分化。在綦江,溫度控制在15~20℃,則花梗數還會隨之增加。蝴蝶花在經過花芽分化之后,其花梗會繼續(xù)長長,花苞迅速發(fā)育,而這段生長期限是由品種、溫度等因素共同決定的,一般為3 個月。另外還發(fā)現,若是提高這段期間的環(huán)境溫度,能夠增加蝴蝶蘭的開花量。
3.2.2 開花及花期管理。一般情況下蝴蝶蘭的葉片基部會有2 個以上的腋芽,上下排列整齊,其中有一個主芽,而這些副芽與主芽發(fā)育到一定程度后進入休眠階段。當生長環(huán)境達到適宜條件時,從上往下數的第3 片葉子的葉腋處主芽會分化為花芽。認真分析實踐研究數據發(fā)現,環(huán)境溫度會直接影響蝴蝶蘭的花芽形成,而較短的日照時間、低溫、少量的水肥會促進花莖的生長。在秋天,晚間的溫度與夏天相比有明顯的降低,而對花芽分化卻有著促進的作用,夜間溫度處于18℃以下,能夠在1 個月左右形成花芽。當生長到10cm 左右時,將溫度升高至20℃以上,會誘使花梗迅速生長。蝴蝶蘭具有花序大、花朵大的特點,在培育管理中應及時提供立架支持;蝴蝶蘭花期較長,應及時剪除花莖,可以生長健壯,剪掉3 節(jié)以上的植株花莖基部,并仔細管理留下的3 節(jié)花莖,10d 左右會從節(jié)的部位長出新的花芽。
3.2.3 花后管理。蝴蝶蘭的花期一般在春節(jié)前后,觀賞期約為2~3 個月。應在花謝之后及時剪去凋零的花葉,從而減少養(yǎng)分消耗。另外可以從基部數4 或5 節(jié)處剪掉花莖,并在2~3 個月后再次花開。雖然這樣可以再次開花,但會消耗蝴蝶蘭本身的養(yǎng)分,所以最好從基部剪下花莖,從而實現再次開花的可能。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與鑒賞水平不斷提高,對蝴蝶蘭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應積極探索可行的蝴蝶蘭栽培管理技術,以此來推進蝴蝶蘭生產趨向規(guī)?;涂茖W化,提升品質,獲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