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李 娟,丁 敏,張世春
(徐州市礦山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蘇 徐州 221151)
自身免疫性腦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腦炎。此病是由自身免疫機制介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生抗原免疫反應所致。在腦炎患者中,AE患者占10% ~20%[1]。AE 多為急性發(fā)病,患者可出現精神失常、行為失常、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癲癇等臨床癥狀。臨床上主要是使用激素、免疫球蛋白對AE 患者進行治療。多數AE 患者的預后良好,但有部分患者的預后較差,需要至少2 年才能完全康復。明確影響AE 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據此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本研究以徐州市礦山醫(yī)院收治的42 例AE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統(tǒng)計這些患者預后不良的發(fā)生率,分析導致AE 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以期為臨床上優(yōu)化AE 的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間徐州市礦山醫(yī)院收治的42 例AE 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國自身免疫性腦炎診治專家共識》(2017)[3]中關于AE 的診斷標準。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對本次研究的內容知情,并簽署了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2)有固定住所,可以接受隨訪。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合并有重要器官的功能不全;2)患有非自身免疫性腦炎;3)存在先天免疫缺陷,或合并其他類型的免疫系統(tǒng)疾?。?)有精神疾病、癲癇等病史;5)不愿意參與本次研究。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9 例;其年齡為19 ~75 歲,平均年齡為(29.36±4.57)歲;其中,腦脊液中存在N- 甲基-D- 天冬氨酸受體(N-methyl-D-aspartate,NMDAR)抗體的患者有35 例,腦脊液中存在γ- 氨基丁酸B 型受體(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B receptor,GABABR)抗體的患者有5 例,腦脊液中存在富亮氨酸膠質瘤失活1 蛋白(leucini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LGI1)抗體的患者有2 例。
這些患者出院后,均對其隨訪1 年。在隨訪期間,采用運動功能評定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評估這些患者的預后。根據末次隨訪時患者mRS 的評分將其分為預后良好組(mRS 評分≤2 分,n=36)和預后不良組(mRS評分>2 分,n=6)。全面收集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治療時機、入院時的癥狀表現、臨床檢查結果、治療方法、住院時間、隨訪期間病情是否復發(fā)等。對比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初步判斷影響其預后的相關因素,然后展開Logistic 多因素回歸分析,分析導致AE 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4]。
采用SPSS 26.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正態(tài)分布)或Z 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隨訪期間,在這些患者中,有17 例患者(占40.48%)的神經功能完全恢復,其mRS 評分為0 分;有19例患者(占45.24%)遺留輕微的神經功能障礙,其mRS 評分為1 ~2 分;有4 例患者(占9.52%)遺留中度神經功能障礙,其mRS 評分為3 分;有2 例患者(占4.76%)死亡。在這些患者中,有6 例患者mRS 的評分>2 分,其預后不良的發(fā)生率為14.29%(6/42)。
兩組中不同性別、腦脊液中存在不同抗體類型、不同檢查結果、采取不同治療方法、隨訪期間病情復發(fā)、不同住院時間患者的占比相比,P>0.05。預后不良組中入院時存在癲癇、意識障礙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預后良好組中相應患者的占比,P<0.05。預后不良組中在AE 亞急性期接受治療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預后良好組中相應患者的占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資料的比較[例(%)]
以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各項臨床指標作為自變量,以預后為因變量(預后良好賦值0,預后不良賦值1),建立Logistic 回歸模型,展開回歸分析,發(fā)現AE 患者入院時存在癲癇、意識障礙及在病情的亞急性期接受治療是導致其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P<0.001。詳見表2。
表2 對影響AE 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進行Logistic 多因素回歸分析的結果
AE 是由自身免疫系統(tǒng)生成針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相關抗體引發(fā)的一種腦炎。此病患者腦脊液內能夠檢測出相關抗體。AE 患者的預后與其入院時的臨床癥狀有關。AE 患者的臨床癥狀與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存在癲癇、意識障礙的AE 患者神經功能受損的程度較重,其預后較差。對于入院時發(fā)生癲癇、意識障礙的AE 患者,醫(yī)護人員應特別關注其病情的變化情況,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臨床癥狀。AE 患者的預后與其治療的時機有關。AE 作為一種有致命風險的病癥,及時治療對于控制此病患者病情的發(fā)展、降低其腦脊液中相關抗體的滴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5]。在AE 患者病情處于急性期時對其進行治療,能夠加快其康復的速度,使其獲得良好的預后[6]。若延遲治療,則會使AE 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加重其神經功能受損的程度,從而導致其預后不良。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入院時存在癲癇、意識障礙及在病情的亞急性期接受治療是導致AE 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