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昕
豫西晉北連接處,太行山的南麓,一群莽莽蒼蒼連綿不絕的山峰,交臂疊肩地踞伏中原一隅。到了河南省焦作修武縣境內,重疊掩映的峰巒里,峻然拔起數座高峰,頂著一頭蔥蘢樹木,崚嶒巖石,山勢如云嵐臺音,人們便稱它為云臺山。
云臺山很古老,古老得沒人知道它的真實年齡。只是它露出的地層告訴我們是寒武紀巖系,很少有人知道寒武紀是顯生宙的第一個紀,是人們從它的腳下挖出了三葉蟲,一種遠古的生物化石,才知道這塊山系的年齡可以與任何一座山脈相比。
從古都洛陽方向進入云臺山,野山遠足,遠遠仰視,東西北三面都是無涯的崇山峻嶺,北邊交疊的山腳正對著南方分開,卻又露出更多的層峰疊嶺。再遠處,是逶迤連綿的峰脊,在天邊留出一點淡淡的線跡,漸漸地變?yōu)樘摕o縹緲、朦朦朧朧。山脊上,有幾塊晶瑩奪目的橙紅色塊如山似地矗立著,旁邊襯托幾抹紫色,分外鮮艷;注目許久,才知道那是云霞。云霞浮動,好像承載著深山里飄逸的古人和雋永的故事。
3000 多年前的殷商時代,始筑寧城,名寧邑。而后周武伐紂途中遇雨而駐守寧城,修兵練武遂改名修武。直至秦朝始改縣制。又過了400 多年,云臺山腳下走出了醫(yī)學家孫思邈,他采擷山巒峰間靈逸之氣,撰寫了醫(yī)學著作《千金要方》,洋洋三十卷,收方五千三百首,特別是書中首創(chuàng)“復方”,改一病一方發(fā)展為一病多方,是醫(yī)學發(fā)展史上里程碑的巨著。史家贊曰:“世皆知此書為醫(yī)經之寶?!睂O思邈隱居云臺山,采集草藥,煉試藥湯,收集和補充了唐代以前本草書中所未有的藥物,補充了八百多種藥物,終成《千金翼方》一書并且傳至朝鮮、日本,對其漢醫(yī)影響深遠。而在云臺山中也留下了他采藥煉丹的“藥王洞”之古跡。
千百年來,云臺山將古人的情懷引向山腹的歲月深處。留下了魏晉“竹林七賢”游隱的百家?guī)r,留下了漢獻帝的避暑臺,留下了深遠的龍山文化。在這幾百平方公里的寂靜中,一個個古老的主題伴隨著記憶,悄悄地隱入山巒深處。
群山綿延著,向遠客捧出皚皚巨石,捧出清清溪流。在這黃河以北的禾農秀谷中,卻形成了只有雨沛的江南才會有的泉瀑,而且又是如此之豐沛。云臺天瀑,龍鳳峽泉上吻藍天,下踏石砰,注入山谷一汪清冽的池水。池的周圍,長木豐草,蘆荻叢生,山巖的苔蘚把池水濾得澄澈如碧,這池水在蒼莽中現出嬌媚,雄渾中逸出明秀,疏野中透出溫柔,倒像一個生于蠻荒的少女,不施粉黛,卻別有一番風韻。
越過車窗遠遠望去,山腰窩洼里的村莊散落著十多戶人家。土屋竹籬之間,漸漸又到暮色時分,幾縷零零落落的炊煙冒上來。我忽然能感覺到空氣中彌漫著柴草燃燒的煙火氣味,可能還有村婦在亂石后面向著蒼茫的遠山喊娃,遠山也陸續(xù)幫她喊,回響悠長,震徹山谷。一時間山和谷應,那牽牛的山娃,突然轉到屋角,帶著“噢”的呼應,山的回音,奔向母親面前。霎時,我的心和眼角浮出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