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亭
今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今年的國慶亮色更是中國紅。這不僅僅是因為孟晚舟回家,也因為更多人出門,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我也是其中一分子,“看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盡添無限愛國情懷”。我約了兩個兄弟一起“組團”出發(fā),上路才意識到去哪里玩呀?我們三個人的心態(tài)竟然是一樣一樣的?!白吣膬嚎茨膬?,哪兒好看哪兒,想看哪兒就去哪兒”。但是,社會責任在心,藝術人生有度。在一定程度上,疫情和心情也糾結著選項。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文字(不出省少添亂)。
愿望是去黃河三峽,早晨起來看日出。結果沒有看到日出,卻邂逅了更驚艷的云霧。看日出的愿望變成了看到云霧的驚喜,好一個云霧呀,你真的美得讓人窒息又亢奮。繚繞如醉,飄飄欲仙,隨風起,隨心浮,隨日游,穿越往來,若隱若現。時而行云流水,時而一抹淺紅。云煙成雨時,吻臉親膚更讓人榮辱皆忘,萬念皆空。薄薄的,輕輕的,柔柔的,潤潤的,濕濕的,一切的一切盡在這難舍難分的云霧之中……
人生就應該這樣吧,境由心造,事在人為。如果愿望不是去看日出,就不可能賞到云霧。也正如“沒有十萬大軍渡黃河,就不可能有百萬雄師過大江”,中國的歷史就有可能被重寫。當然,乾坤大挪移沒有這樣隨心所欲的容易。此一處不比彼一處,有日出的地方,多的去了,云霧也并非少見。只是都是歷經的人擁有的一種豁達,一種游人健康的心態(tài)而已。這心態(tài)很重要,它是知足、幸福、快樂的一個快門,說大了就是一種格局,且主動在自己心上,積極在主觀意識里,不可被他人巧取豪奪,也不會無緣無故的無償出讓。人們常說: “三觀不同與三觀不正?!?/p>
天下大同,時代同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當今人類的責任是構建世界命運共同體。”1+1、1+N、互聯(lián)網+、區(qū)塊鏈、供應鏈、優(yōu)勢鏈、創(chuàng)新鏈、價值鏈等,所有的互聯(lián)互通才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潮流,勢如破竹,不可逆勢而動。三觀的本意是什么?弄懂了就“同”了至少80%,少許的底線也在51%。人與天與地都是有三觀的。人的三觀:精、氣、神;天的三觀日、月、星;地的三觀:水、土、風。
古有《道德經》,今有道德“精”。讀懂道德需用心去悟,弄明白現在道德“精”要學會用殺毒軟件。思想暢通到此,文字也寫得太信馬由韁了,書歸正題。
世上總是有些時候、一些事,突發(fā)性和不確定性大于規(guī)律性和確定性。萬事萬物大趨勢是道法自然,唯堅持和爭取才能形成一種力量,此刻這種力量被詮釋為一種精神。雖然說不清楚內涵,但行動的果斷而果敢,顛覆常態(tài)下的一般情況,且堅定不移。這也許就是褒義詞中歌頌定義的本性,誰能否定這不是自然呢?人的自然屬性,老子曰“順其自然”,毛澤東說“人定勝天”,孰是孰非?我的觀點是不宿命的人就是有好命。
做最優(yōu)秀的自己,拍最有角度的照片,寫最有自信的文字,過最生動的日子,在家在路上在遠方,和世界畫最大同心圓,和生活求最大公約數,和自己共最真實的積極。這是我國慶節(jié)的游(有)感而發(fā),也是2021年這個秋的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