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驍宇 馬麗清
為促進我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國家教育部早先就提出了現代教育信息化規(guī)劃方案,要求將現代信息技術深化融合到教學的全方位,通過信息化革新現代教育理念和模式,最大化發(fā)揮出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引領和創(chuàng)新作用。在近些年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摸索之中,以微課、在線課堂、慕課、翻轉課堂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層出不窮,為實現高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作為財管專業(yè)授課教師,應盡快順應現代教育的革新理念,主動推進《財務報告與分析》課程的教學創(chuàng)新,助力未來社會財務分析人才的優(yōu)質培養(yǎng)。
《財務報告與分析》課程的教學特點
《財務報告與分析》作為財管專業(yè)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整體專業(yè)教學中占據著核心地位。該門課程的學習旨在讓學生全面掌握財務報表的編制,正確解讀并分析各種財務報表中的信息數據,未來能站在財務分析的視角上為企業(yè)提供合理的決策意見,助力企業(yè)得到更好的經營發(fā)展。在學習該課程前,學生相繼已學習了《基礎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先修專業(yè)課,并從中積累了相應的會計專業(yè)知識和基礎。鑒于該門課程的專業(yè)理論與實踐性更強,且很多知識點生澀枯燥不易理解,因此通過傳統教學模式將難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而教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也難以發(fā)現學生所存在的差異性。現在的學生個人思維意識強,對實踐動手的興趣要高于理論方面的學習,針對該門課程特點并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如果教師單憑板書講授、案例演講的方式實施教學顯然是不夠的,這將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進一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綜上所述,在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滿足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現狀下,教師必須盡快轉變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方法,而以翻轉課堂為主的教學手段顛覆了原來教師先教再學的授課模式,將課堂從“以教為主”轉變?yōu)椤耙詫W為主”,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扭轉被動化的學習局面,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提升其思考、實踐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而教師也能通過翻轉課堂及時了解不同學生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做出教學優(yōu)化調整,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翻轉課堂的定義
翻轉課堂就是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制作教學PPT 、短視頻等上傳至網絡平臺上進行互通共享,首先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充足的預習準備,然后教師在課中進行知識講授、內容歸納以及答疑交流,最后教師還需在課后安排相應的學習任務并予以評價分析,以此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傳授流程。
翻轉課堂在《財務報告與分析》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1.課前知識預習階段
通過翻轉課堂為學生傳授課程知識,不僅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實踐能力,還要懂得相應的信息技術操作,才能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制作完成高質量的教學視頻,這對于備課教師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翻轉課堂將原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顛倒過來,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思路,尤其是在課前預習準備階段,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頗高。在《財務報告與分析》課程的預習階段,教師可將問題驅動教學法融入其中,通過設計多元化的情境問題引發(fā)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究,以此促進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轉變過去被動化的學習狀態(tài),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財務分析能力。鑒于《財務報告與分析》這門課程的實踐性極強,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會計基礎理論、管理及金融方面的相關知識作為支撐,因此要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教師在制作教學視頻時應給學生安排好學習任務,使其能夠明確課程學習的目標以及重難點,以此督促學生高質量完成課前預習。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的過程中,要積極搜索相關的學習資料幫助自身加強知識的理解,針對消化不了的問題要及時做好記錄,以便課堂中進行提問或探討。
教學視頻是翻轉課堂的載體,其制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呈現。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制作教學視頻時應盡量做到精簡精練,在合理控制好視頻時長的同時還能將知識點全面精確化,使得教學主題突出、問題標新、邏輯性強,以此為學生達成高效預習提供便利條件。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之后,不僅能被視頻吸引并產生學習興趣,還能投入其中進行深度思考,形成良好的在線學習和討論氛圍。
此外,案例教學是《財務報告與分析》課程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案例時,必須結合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教材內容而定,同時教師應盡量考慮優(yōu)選一些新穎的財務分析案例,將課本理論與案例教學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案例明白財務分析的方法和重點,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將案例制作形成小視頻,以微課的形式進行呈現,這樣通過案例貫穿教學,學生學起來則更為直觀清晰,便于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對案例進行滲透分析,不僅可有效鞏固所學課程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拓展財務分析和問題解決能力。
2.課中知識吸收階段
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對知識進行預習了解之后,教師應首先在課堂上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回顧,對一些重難點、零散化的知識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讓學生進一步厘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以便學生得到更深入的內化和吸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策劃和組織教學內容,通過小組討論、成果展示、案例研究等教學方法,強調課程學習必須“活化”的思想意識,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及時跟上課堂的進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體現出課堂中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教學意識,突出自主個性化學習的重要性。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督促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推進學習,形成完善的課程知識結構,真正獲得知識的內化并得以靈活應用。
3.課后知識評價階段
在課后階段,教師要及時跟進教學評價,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了解情況。傳統的《財務報告與分析》課程教學中,課后知識評價的主要形式為布置作業(yè)以及單元和期末考試測驗,往往以最終卷面成績作為教學評價的重點依據。然而,這樣的評價方式顯然過于片面和單一化,難以客觀地體現出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以翻轉課堂為主的《財務報告與分析》課程評價應是多元化的。首先,評價的主體多元,既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其次,評價的方式多元,可根據課程章節(jié)評價或是對學生制作的案例進行評價。最后,還要結合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表現、作業(yè)完成質量等綜合進行評價,這樣才能真實體現出課程資源的使用情況、學生的學習參與情況、課堂教學的質量效果,繼而全面反饋翻轉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幫助教師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改進措施。而此種綜合評價的方式也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翻轉課堂教學,保證教學的實施效果。
基于《財務報告與分析》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轉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教與學的分配時間,通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教學視頻為載體,形成了師生、生生之間深度互動的良性學習模式,為當前教育觀念的革新、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轉變奠定了有力的基礎。與傳統課堂“先學后練”不同,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前就完成了相關知識點的自主學習,而將有限的課堂時間變成了學習討論互動的平臺,以此達到更高效的教學效果。從教學實踐的層面分析,此種模式扭轉了過去課堂重教學輕實踐、重單門學科輕學科跨度的普遍問題。因此,作為《財務報告與分析》這門課程的專業(yè)教師,應主動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探究,學習相關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利用信息技術平臺構建豐富的視頻教學資源,借助教學視頻輔助線下課堂教學,最大化發(fā)揮出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助力課程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以及優(yōu)秀財務分析人才的培養(yǎng)形成。只有將課程教學從“以教為主”切實轉變?yōu)椤耙詫W為主”,才能幫助學生將學習從被動化轉變?yōu)橹鲃踊ぐl(fā)學生對專業(yè)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財務知識應用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此種“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將課上課下貫穿起來形成任務導向學習,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潛在能力,獲得勤于思考、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這對于學生學習其他科目同樣受益匪淺。與此同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促使教師能夠不斷學習并提升自我,豐富教學閱歷、強化教學經驗,使之取得更高的教學成就,未來有能力應對國際化教育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綜合性專業(yè)人才。(課題項目:基于《財務報告與分析》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應用研究,項目編號:校級課題項目82。作者單位:景德鎮(zhèn)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