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美
摘 要:為提高預(yù)拌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在采用尾礦微粉替代部分粉煤灰和礦渣的前提下,采用橡膠對預(yù)拌混凝土進行改性,并對改性后的預(yù)拌混凝土性能進行檢測。結(jié)果表明,尾礦微粉預(yù)拌混凝土橡膠最佳摻量為10%;加入30 kg尾礦微粉后,養(yǎng)護齡期60 d,混凝抗壓強度比基準混凝土增加了1.65 MPa;凍融循環(huán)試驗表明,在同等養(yǎng)護齡期的條件下,普通混凝土的抗凍融性能循環(huán)次數(shù)為25次,橡膠尾礦微粉混凝土的抗凍融性能循環(huán)次數(shù)為125次;橡膠尾礦混凝土收縮率僅提高了0.88×10-4;將該混凝土用于實際工程中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無明顯缺陷,使用情況良好。
關(guān)鍵詞:釩鈦鐵尾礦;預(yù)拌混凝土;水化機理;力學性能
中圖分類號:TQ178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1-5922(2021)11-0124-04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test and Application of Rubber Modified Ready Mixed Concrete
Chen Xinmei
(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7,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ady-mixed concrete, rubber is used to modify the ready-mixed concrete under the premise of replacing some tailings fly ash and slag, and the modified properties of ready-mixed concrete a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mixing amount of tailings micropowder ready-mixed concrete rubber is 10%. After adding 30 kg of tailings micropowder, the maintenance age was 60 d, and the coagulation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d by 1.65 MPa over the base concrete. The freeze-thaw cycle test show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qual maintenance age, the freeze-thaw resistance cycle number of ordinary concrete is 25 times, and the cycle number of rubber tailings micropowder concrete is 125 times; the shrinkage rate of rubber tailings concrete is only increased by 0.88×10-4. When using the concrete in practical works, the concrete surface is smooth without obvious defects and can be used well.
Key words:vanadium iron titanium tailings; ready-mixed concrete; hydration mechanism; mechanical properties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對建筑材料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炷磷鳛樽畛S玫囊环N建筑材料,自然也得到了很多關(guān)注。相比普通混凝土而言,預(yù)拌混凝土因為其施工速度快、節(jié)約場地、提高勞動效率、改善施工環(huán)境等特點得到了廣泛使用。但我國預(yù)拌混凝土的制備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存在強度等級不夠、配套設(shè)備不成熟、污染大、產(chǎn)品單一等問題。增加預(yù)拌混凝土強度,減輕環(huán)境污染是現(xiàn)在比較重要的研究方向。郭偉等(2019)采用微波法測試預(yù)拌混凝土的水膠比,建立了微波法測試水膠比和混凝土強度之間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對預(yù)拌混凝土抗壓強度進行預(yù)測[1]。李辛庚等(2020)則嘗試用陶粒替代一部分骨料制備混凝土,證實了陶粒對混凝土的力學性能、保溫性能、抗凍性能皆能產(chǎn)生積極作用[2]。以上學者對增強預(yù)拌混凝土強度研究提供了方法,所用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一定局域性?;诖?,本文以廉價的尾礦微粉替代部分粉煤灰和礦渣粉,并通過摻加橡膠對預(yù)拌混凝土進行改性研究,以增強預(yù)拌混凝土的強度,提高尾礦的利用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減少污染。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設(shè)備
本試驗主要材料為:水泥(華宇大地水泥;P.O 42.5)、粉煤灰(恒鑫礦產(chǎn)品加工,二級)、礦渣粉(騰川礦產(chǎn),S95)、減水劑(華京新型建材;優(yōu)級品)、普通砂(恒碩硅石,細度模數(shù)2.75)、石子(綠貝建材科技,5~20 mm)、釩鈦鐵尾礦微粉(建龍礦業(yè),表觀密度3.3×103 kg/m3)、橡膠顆粒(匯德利礦產(chǎn),粒徑3~6 mm)。
本試驗主要設(shè)備為:350型混凝土攪拌機(寶正機械)、ZHJ-1混凝土振動臺(傲晨建筑)、YRTF倒置坍落度筒(亞凱儀器)、YAW混凝土壓力試驗機(文騰試驗儀器)、TDR-1混凝土快速凍融試驗箱(天健儀器)、BCL-355混凝土收縮儀(科碩建筑儀器)。
1.2 試驗步驟
本試驗用尾礦微粉分別替代部分粉煤灰和礦渣粉制備C30混凝土,具體配合比設(shè)計如表1所示。
試驗步驟為:
(1)將干物料和橡膠顆粒倒入350型混凝土攪拌機中攪拌均勻,攪拌時間為5 min。加入實際用水量的一半,繼續(xù)攪拌。
(2)用剩下的一半水將減水劑沖進攪拌機,攪拌均勻后進行塌落度試驗。
(3)準備100 mm×100 mm×100 mm 規(guī)格的試驗?zāi)>?,提前刷好脫模劑。將混凝土倒入模具后置于ZHJ-1型混凝土振動臺上振搗至表面有水析出。
(4)用抹灰刀將混凝土表面刮平整后蓋上塑料保濕膜。在實驗室中養(yǎng)護24 h后脫模,實驗室養(yǎng)護溫度為:(20±2)℃。
(5)將脫模后的混凝土試件移至標準養(yǎng)護室中養(yǎng)護至指定齡期。
1.3 性能測試
1.3.1 橡膠混凝土和易性測試
摻入1%、3%、5%、7%、10%和15%的橡膠顆粒,將制備的混凝土分3層裝入YRTF型倒置坍落度筒中。每裝1層,需用搗棒從外向里均勻插搗25次,重復(fù)步驟3次。待混凝土完全裝入坍落度筒后,用抹灰刀將筒口刮平。將坍落度筒垂直提起,觀察混凝土的塌落度和保水性。用搗棒從側(cè)面輕輕敲打混凝土,觀察混凝土的粘聚性。
1.3.2 養(yǎng)護齡期對橡膠混凝土力學性能影響
參照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中的相關(guān)方法測定不同齡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3]。具體步驟為:
(1)將養(yǎng)護至3、7、28、60 d齡期的混凝土試件從標準養(yǎng)護室取出,并將混凝土表面擦拭干凈。
(2)將試件置于YAW型混凝土壓力試驗機的軸心位置。
(3)開啟試驗機,以0.6 MPa/s的速率對試件施加荷載,直至試件破壞,記錄試件破壞時的荷載。
1.3.3 混凝土收縮性能測試
(1)在標準養(yǎng)護室取出3 d齡期混凝土試件,置于恒溫恒濕室內(nèi)不吸水的擱架上。試件底面架空,試件間應(yīng)間隔30 mm。
(2)按規(guī)定時間間隔用BCL-355型混凝土收縮儀對其變形讀數(shù)進行測量,測定初始長度。
(2)為保持試件在收縮儀上放置位置方向一致,應(yīng)在時間上標明相應(yīng)記號。每次測量時,儀器和儀表保持同樣的方向性,每次讀數(shù)重復(fù)3次,取3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結(jié)果?;炷潦湛s率表達式為[4]:
式(1)中:L0表示試件長度初始讀數(shù);Lt表示試件在t試驗期時測量的長度讀數(shù);εst表示試驗期為t天時,混凝土的收縮率。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橡膠摻量對預(yù)拌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圖1為不同橡膠摻入量對混凝土坍落度的影響。從圖1可知,隨橡膠摻入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表現(xiàn)出波浪上升的趨勢。在橡膠摻入量為15%時,坍落度達到最高值,但此時混凝土表現(xiàn)出較大流動性,不適宜建筑使用[5]。綜合考慮,當橡膠摻入量為10%時,坍落度適中,混凝土和易性良好。因此選擇10%為橡膠的最佳摻入量。
表2為新拌混凝土和易性測試結(jié)果。從表2可知,每組新拌混凝土塌落度差異不大,尾礦微粉替代粉煤灰和礦渣粉對混凝土工作性能影響不明顯[6]。各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表現(xiàn)良好,即基礎(chǔ)力學性能良好。
2.2 養(yǎng)護齡期對橡膠改性預(yù)拌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
圖2為不同養(yǎng)護齡期混凝土抗壓試驗結(jié)果。由圖2可知,各組混凝土強度皆達到了C30混凝土強度水平。與基準混凝土相比,水膠比為0.48,尾礦微粉摻量為30、45 kg的混凝土,3~28 d的抗壓強度表現(xiàn)出緩慢降低的趨勢。當養(yǎng)護齡期為60 d時,30 kg尾礦微粉混凝土比基準混凝的抗壓強度高出1.65 MPa;45 kg尾礦微粉混凝土比基準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低0.73 MPa。說明摻入尾礦微粉后,利于長齡期試件強度值增進。
當尾礦混凝土水膠比為0.46,尾礦微粉摻量不超過45 kg時,各齡期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均高于基準混凝土。此現(xiàn)象說明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膠比[7-8]。
當尾礦微粉摻量達到60 kg時,水膠比的改變對混凝土強度影響不大。此時尾礦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皆小于基準混凝土,但尾礦混凝土長齡期抗壓強度增進量較大。在養(yǎng)護齡期60 d時,抗壓強度比高達94%。
2.3 混凝土收縮性能測試
圖3為尾礦微粉混凝土收縮率變化曲線。從圖3可知,尾礦微粉摻量的增加,導致混凝土收縮率有所提高。當尾礦微粉摻量為45 kg時,尾礦混凝土收縮率比基準混凝土收縮率提高了0.45×10-4;當尾礦微粉摻量為60 kg時,尾礦混凝土收縮率比基準混凝土收縮率提高了0.88×10-4。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的原因為水泥水化作用與摻合料的二次水化作用同時發(fā)生,導致體系中固相的絕對體積不斷增加。因此固相和水相體積總和整體呈減小趨勢。在尾礦微粉混凝土中,尾礦微粉水化活性比粉煤灰和礦渣粉更低,故二次水化作用相對較弱,水化產(chǎn)物絕對體積也相對較低。經(jīng)過磁選后的尾礦微粉,鐵元素以硅酸鹽和鋁硅酸鹽的結(jié)合體存在,并不會對混凝土性能產(chǎn)生不利影響。隨化學收縮作用和干燥收縮作用的同時存在,導致尾礦微粉摻量較多的混凝土收縮率也相對較大。
3 應(yīng)用實例
為研究尾礦微粉混凝土在實際工程中的應(yīng)用,以某3 000 m2環(huán)形路面作為試驗對象,鋪設(shè)尾礦微粉混凝土,該路面厚度為20 cm,寬為6 m。采用混凝土運輸車將尾礦微粉混凝土運至現(xiàn)場進行澆筑施工,并對其工作性能和抗壓強度進行測定,測定結(jié)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知,尾礦微粉混凝土工作性能表現(xiàn)良好,在28 d時,抗壓強度即可超過45 MPa,滿足設(shè)計要求。尾礦微粉混凝土成型路面混凝土工作性能如表3所示,路面平整光滑,外觀無明顯缺陷,使用情況良好。
4 結(jié)語
本試驗在傳統(tǒng)的預(yù)拌混凝土中加入橡膠,并就摻入后的混凝土性能進行探討,得到以下結(jié)果:
(1)尾礦微粉混凝土中橡膠的適宜摻入量為10%,各組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的易性相差不大,基礎(chǔ)力學性能皆表現(xiàn)良好。
(2)抗壓強度試驗證實水膠比是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尾礦微粉混凝土對長齡期試件強度值增進有利。在60 d時,尾礦微粉混凝土30 kg摻入量抗壓強度比基準混凝土高出1.65 MPa;45 kg摻入量抗壓強度則降低0.73 MPa。
(3)隨尾礦微粉摻入量的增加,混凝土收縮率也有所提高。摻入量為45 kg和60 kg的尾礦混凝土分別比基準混凝土收縮率提高了0.45×10-4、0.88×10-4。
(4)尾礦微粉混凝土在實際工程的運用中表現(xiàn)良好,在28 d時,抗壓強度即可超過45 MPa,滿足設(shè)計要求;路面鋪設(shè)平整,外觀無明顯缺陷。
參考文獻
[1]郭 偉,費洗非,水中和. 微波法測試混凝土水膠比在預(yù)拌混凝土強度預(yù)測中應(yīng)用[J]. 混凝土世界,2019(02):64-67.
[2]李辛庚,閆風潔,岳雪濤,等. 陶?;炷恋难芯窟M展[J]. 硅酸鹽通報,2020,39(11):3 407-3 418+3 452.
[3]江曉君,王 瑋,謝國棟. 罐車運輸型預(yù)拌透水混凝土關(guān)鍵技術(shù)的研究[J]. 四川建材,2020,46(10):8-10+17.
[4]2019年度中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技術(shù)與應(yīng)用發(fā)展報告[J]. 混凝土世界,2020(02):30-43.
[5]任莉莉. 玄武巖纖維納米SiO2增強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 復(fù)合材料科學與工程,2021(08):85-90.
[6]易卓然,肖建莊,薛松濤,等. 不合格新拌混凝土回收利用基本試驗研究[J/OL]. 建筑材料學報:1-12[2021-01-19].
[7]薛 飛,宋福申,郭高峰,等. 建筑垃圾再生磚砂預(yù)拌砂漿的性能研究[J]. 河南建材,2019(01):50-53.
[8]張 擎,黃良賢,張 輝,等. 基于致密增韌機理的高抗折混凝土制備試驗研究[J]. 中外公路,2020,40(03):247-253.
[9]許家東. 透水性混凝土制備及在護坡工程穩(wěn)定性中的應(yīng)用[J]. 粘接,2020,43(08):171-174.
[10]余明坤,許國偉,邱成江,等. 濕排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制備及性能測試[J]. 粉煤灰綜合利用,2020,34(03):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