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靜
摘要:教學反思是師資培養(yǎng)的方式之一,新手教師的反思是幫助其成長的重要方法。隨著“漢語熱”的升溫,隨之而來的挑戰(zhàn)也與日俱增,對國際漢語教師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本文就新手教師的教學反思情況進行了分析,結合教學反思的相關理論,探討如何運用教學反思提高新手教師的教學能力,幫助新手教師成長,盡快適應海外漢語教學環(huán)境。
關鍵詞:國際漢語新手教師;教學反思;教學能力
隨著“漢語熱”的逐漸升溫,漢語的推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這一過程中,有很多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特別是“三教”問題的核心,即教師的問題。目前,國際漢語教師面臨量少質薄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新手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jīng)驗,專業(yè)知識不扎實,在教學中生搬硬套,缺乏靈活應變性和良好的環(huán)境適應性。如何幫助新手教師快速成長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總體而言,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都影響著教師的成長,而其中,內在因素又起著決定性作用。反思是重要的內在因素之一,同時也是能夠幫助新手教師快速成長的方式之一。目前國內對于教學反思的研究俯拾皆是,“教學專業(yè)發(fā)展”“學者型教師”“反思型教師”的提法逐漸受到關注。然而,在國際漢語教學領域關于反思的研究數(shù)量有限,專門針對國際漢語師資教育的反思研究則更少。本文將結合教學反思的相關理論,對反思促進國際漢語新手教師成長進行初步探討。
一、相關概念綜述
(一)教學反思
正如波斯納所言,“沒有反思的經(jīng)驗是狹隘的經(jīng)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他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強調反思在教師職業(yè)成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反思對于國際漢語新手教師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新手教師的教學對象是母語非漢語的學習者,漢語學習者呈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漢語教學在不同國家國民教育體系中不同層次呈不同特點,新手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也是復雜多樣的,如果教師始終用單一的方法消極被動地應對,必然會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新手教師要盡快適應崗位,積累教學經(jīng)驗,就要經(jīng)常進行教學反思,從各個角度入手,結合相應的理論,養(yǎng)成反思習慣,提高批判性思維的敏感度,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好地預見、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不斷地改善教學,提高教學技能。
(二)教學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來源于一種成熟的思維方式。反思性外語教學雖然源于反思性思維理論,但又不完全依靠反思性思維理論。西方批判性思維、邏輯思維、發(fā)散思維、形象思維、常識性思維都是反思性思維基礎。在這整個的思維方式中,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是反思性思維的兩個重要基礎??梢赃@樣說,以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兩種方式為主的多種思維方式是反思性思維或者是反思能力的根本,清楚了這個問題,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許多教師從思維角度看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缺乏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的層面上,或者是僅僅處于嘗試性思維、基礎的邏輯思維的層面上,這些都為提高教師的反思性思維能力在思維層面上創(chuàng)造了障礙。
(三)國際漢語新手教師
根據(jù)教師教學時間的長短及階段性差異,可以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分為五個階段:新手期、高級新手期、勝任期、熟手期和專業(yè)期(D.C.Berliner,1988),而把不同階段的教師稱為新手教師、熟手教師及專家型教師(連榕,2004;王添淼、任喆,2015)。其中,新手教師是指通過相關的學習、教育和培訓,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剛從事教學或教學時長相對較短的教師。本文對新手教師的界定主要從教齡和階段特征來進行分析。新手教師的教齡就是指新手教師的任教時長。目前關于新手教師的教齡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俞國梁、廖美玲提出新手教師的教齡是1-2年,潘賢權則認為新手教師的教齡是0-4年。基于此,本文對新手漢語教師的界定為:在校攻讀對外漢語及漢語國際教育學位并參加海外實習從事對外漢語教育的老師,教學時長在0-3年。在新手階段的漢語教師,已經(jīng)學習及正在學習一定的對外教學理論,但是在不同的任教環(huán)境中還需進一步的摸索和創(chuàng)新。
二、教學反思的類型和方法
教學反思的類型與方法“教學反思是指教師為了實現(xiàn)有效教學,在教師教學反思傾向的支持下,對已經(jīng)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教學活動,以及這些教學活動背后的理論、假設進行積極、持續(xù)、周密、深入、自我調節(jié)性的思考”的過程,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及教學效果進行審視、分析和反省的過程。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將教學反思劃分為不同類別。舍恩教授強調,行動中反思會使個體對自身所處的獨特的教學情境產(chǎn)生更深理解。布魯巴赫(J.W.Brubacher)等人將反思性教學實踐劃分為“為實踐(教學)反思”、“實踐(教學)中反思”和“對實踐(教學)的反思”三類?!盀榻虒W反思”發(fā)生在教學前,“教學中反思”是指反思發(fā)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而“對教學的反思”發(fā)生在教學之后。呂洪波借鑒布魯巴赫的研究成果,按照教學進程把教學反思劃分為“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和“教學后反思”,并對三者進行了明確的區(qū)分:“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教學中的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具有監(jiān)控性,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多數(shù)國內研究者認為,教學反思主要是對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反思。常用的反思方法是日志反思法,具體包括隨筆式反思日志、案例式反思日志和主題式反思日志。隨筆式反思日志不拘形式,也沒有問題框架,教師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所思和所感。
三、反思意識應始終伴隨新手教師的職業(yè)成長
(一)要提高反思意識。
反思意識是新手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反思教師在教學中的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是幫助教師快速成長的捷徑。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反思意識,多角度多側面地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擴大獲得反思的途徑和來源,教師積極反饋,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內驅力”。
(二)要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的意識。
新手教師的反思要從各個方面入手,要從課堂教學、跨文化交際、課堂管理等方面進行。新手教師在反思過程中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學,多角度多側面地觀察,能夠挖掘潛在的問題。在平時要注重積累和培養(yǎng)反思意識,有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和態(tài)度。發(fā)現(xiàn)問題后進行積極的探索并嘗試解決,從而為教學提供更多方法和動力。
(三)要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了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相應地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要求新手教師不僅要掌握相關知識技能和技巧,同時要加強反思理論的學習。扎實的專業(yè)性知識是教學的必要條件,反思教學的理論知識則是反思教學中的必要條件。加強反思性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可以為反思教學提供理論支撐,在反思實踐中有一定的理論依據(jù),結合知識的指導才能有更多的手段和方法進行反思實踐??傊挥芯邆湓鷮嵉睦碚撝魏捅匾姆此继骄考寄?,才能真正在教學實踐中實施反思教學。
四、結語
總體來說,我們需要對教師有一個新的認定,即教師不能只是一個技術人員,用別人設計好的課程達到別人設計好的目標的知識的傳授者。教師應該是實踐者,又是其自身行為的研究者。教師不僅具有課堂教學知識、技能技巧,而且還具有反思的意識,能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行為,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在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持續(xù)的專業(yè)成長。
參考文獻:
[1]沈晶晶.新手漢語教師反思性教學實踐的兩種模式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15.
[2]周蘭.新手對外漢語教師課堂無效教學語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耿菲.基于課堂教學的大學英語新手教師的身份建構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06):20-24+43.
[4]王迪.對外漢語新手教師與專家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比較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
[5]岳凌嚴.新手教師與熟手教師區(qū)域活動指導的個案比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