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瑩
摘要: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就師生而言,在語文教材中留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將“留白”藝術運用到其中,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空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們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文章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留白”藝術的應用進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留白藝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在新課改推進的過程中,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們在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加強他們的寫作能力。所以,將“留白”藝術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與新課標的要求完全一致的??茖W合理的使用“留白”藝術,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大大激發(fā),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自主學習意識。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留白”藝術的措施
(一)導入留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針對一整節(jié)課程來說,導入環(huán)節(ji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尤其是在當前“雙減”政策落地,小學生作業(yè)減少的情況下,更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保證學習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留白”藝術,促使學生快速融入到文章所描繪的意境之中[1]。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進行課程導入,比如生動形象的視頻、引人入勝的小故事等等,這樣的“留白”,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在聽課時,可以更加專注、聚精會神,學習氛圍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
比如在學習《海上日出》這篇課文時,在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有關海上日出的視頻或者圖片,并留出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觀察。在結束以后,要求學生將自己看到的景象進行描述。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從而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其中一名學生是這樣說的:天還沒亮時,夜空中點綴著點點星光,過了一會,天邊泛起了一抹紅光,淡淡的,仿佛嬰兒臉上的紅暈。慢慢的,這抹紅越來越亮,越來越深,直到照的人睜不開眼睛。太陽完全升起,霞光萬丈,將整個世界都照亮了。緊接著,教師可以將正式的課程引入到課堂中去,讓學生欣賞作者筆下的海上日出是怎樣的。這樣,學生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的描述與課文有哪些不同之處,學習興趣被大大激發(fā),從而具有更高的學習積極性,為實現(xiàn)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二)運用留白藝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全面落實“雙減”政策,緩解學生的學習負擔,促進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要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不僅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思維同樣重要,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相較于知識而言,想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知識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可以囊括整個世界,它不僅可以推動世界發(fā)展,而且對知識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2]。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只是簡簡單單的讓學生學習文字表面的知識,更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高,更好的將文本與實際相結合,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學生在進行文本解讀時,一般都具有自己的個性,這恰恰是他們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與提高的充分體現(xiàn)。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放慢教學節(jié)奏,針對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或者段落進行留白,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從而更好的體會文章中的情感。這種方式,不僅促使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更加透徹,而且鍛煉了他們的想象力,同時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養(yǎng)成。
以《麻雀》這篇課文為例,主要講述了即使是面對兇猛的獵狗,老麻雀為了保護小麻雀,依然能夠奮不顧身的故事。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是什么驅使老麻雀保護小麻雀的?從中可以體會到什么?這個問題就是在充分利用文本的基礎上進行的留白,學生必須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思考母愛的偉大之處。上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同時,對于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利用留白,完善學生知識體系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以及主動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做的就是運用“留白”藝術,鼓勵學生在自身已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不斷完善[3]。這種完善,是要打破教材內(nèi)容的束縛,從更廣闊的知識海洋中汲取知識,這樣,既有助于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又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雪梅》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各種資料,并將其制作成PPT。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展示有關冬天梅花開放的美麗景象。然后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閱讀,并要求在結合自己實際生活的基礎上,對古詩中的每一句話展開聯(lián)想,從而感受作者所描述的深遠意境。在結束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所感所想分享出來。這樣,不僅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而且有助于學生將他人的言論進行內(nèi)化,實現(xiàn)知識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結束語
站在文學的角度來看,“留白”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審美境界?,F(xiàn)階段,義務教育背景下,學生負擔過重,對其身體、思想等各方面都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再加上校外培訓機構數(shù)不勝數(shù),基于此,“雙減”政策的實施,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運用留白藝術,這樣不僅學生在課程上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而且促使他們的認知得到肯定。除此之外,“留白”藝術的運用,為學生的思考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激發(fā)了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興趣被大大激發(fā),從而更加樂于學習。但是,雖然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運用“留白”藝術好處頗多,但是教師也要注意“度”的控制,不能一味留白,否則會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葉開秀.以虛當實? 妙哉留白——芻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留白藝術[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06):72-73.
[2]尹淑玲.小學語文教學留白藝術運用策略[J].教師教育論壇,2021,34(02):56-57.
[3]朱明媚.運用留白藝術點亮小學語文課堂[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