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yè)保護中心嚴坪林場 甘肅 天水 742301)
紅豆杉適宜生長在溫暖多雨的地區(qū),是典型的陰性樹種。紅豆杉的經(jīng)濟價值很高,樹皮中可以提煉出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可以用來生產(chǎn)抗癌藥品;樹形高大、美觀,是用作園林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木材顏色鮮艷,可以用來制作工藝品,紅豆杉有“植物黃金”的美譽。近些年,由于紅豆杉的過度、盲目利用,同時,再加上紅豆杉生長緩慢,再生能力很差,造成紅豆杉處于瀕臨滅絕的狀態(tài),因此,加強紅豆杉育苗栽培技術(shù)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1 果實的采收。紅豆杉種子的采集在每年的9月中旬~10月中旬,紅豆杉為雌雄異株,果實的產(chǎn)量小,要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母樹進行采種,當果實變?yōu)榧t色的時候就分批及時采集,否則容易被鳥啄食。果實采收后,要漚積1周左右,將果肉去掉,再進行風干、貯存?zhèn)溆谩?/p>
1.2 種子的處理。為了縮短育苗期,常用層積變溫催芽的方法對種子進行處理,打破其休眠。在播種前1年的12月將紅豆杉種子放在粗糙水泥地上用木板或鞋底反復摩擦,將其種殼磨薄,切忌將種仁磨爛。然后用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0.5h或用0.5%硫酸銅溶液浸泡5h進行消毒,再按照1∶1∶3的比例將消毒后的種子與碎冰(或雪)、濕潤干凈的河沙均勻混合,裝進麻袋中放入事先挖好的貯藏坑中,麻袋周圍插2~3根PVC管子與地面平齊,方便通氣,然后用土掩埋。貯藏坑要挖在地勢高、土壤疏松、背風的山坡地,以防積水,坑的深度為80~100cm。播種前半月將麻袋取出,并將種子和沙子分離,再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10min,撈出洗凈,放置于濕麻袋片上,于15℃~20℃的室溫環(huán)境下催芽,催芽過程中要注意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勤翻動,勤噴水,同時要及時將霉變的種子撿出。當種子有裂口開始露白時就可以播種了。
1.3 苗圃地選擇與作床。紅豆杉幼芽為弓形,生長緩慢,破土能力較弱,而且幼苗生長怕強光,怕澇,比較耐陰,因此苗圃地要選擇陰坡,有一定坡度較好。土壤以微酸性的沙壤土或壤土,附近有清潔的水源為佳。不要選擇種植過棉花、煙草、玉米的地塊,以防病蟲害的發(fā)生。在播種前一年的11月份對苗圃地進行耕作,清除石塊、雜草,并施足基肥,然后翻地。基肥常用腐熟的農(nóng)家肥或顆粒復合肥。平整土地后進行作床,紅豆杉以高床育苗,床高15~20cm,床寬90~100cm,步道45~50cm。紅豆杉怕強光,幼苗期要建有遮蔭設(shè)施,因此步道要寬,方便管理。在播種前2~3d,床面上撒五氯硝基苯粉劑防治病蟲害[1]。
1.4 準備播種覆蓋土。直接用苗圃土覆蓋會造成出苗困難,常準備一些森林腐葉土或煤灰過細篩的灰分土作為播種覆土備用。
3月中上旬,經(jīng)過處理后的種子,已有大部分破殼露芽,將露芽和仍然處于休眠的種子分開,露芽的種子經(jīng)半天晾曬后就可以播種了。仍處于休眠期的種子繼續(xù)進行催芽。播種采用寬幅條播的方法,條幅寬7~8cm,深1cm,行距25cm,每個條幅中均勻撒30粒,種子之間的間距為8cm,播種量為每畝5kg左右。播種完成后,用準備好的覆土覆蓋在種子上,厚度為1cm,然后用噴壺噴水,使床面濕潤,再蓋上一層稻草,保溫且防水分蒸發(fā)。
3月下旬~4月中下旬,幼苗處于出土期。當有一半的幼苗出土后可以將稻草揭開,搭建遮陽網(wǎng),同時還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及時噴水。隨著幼苗的生長要注意松土、除草、補苗。5月中下旬~8月中上旬為苗木的快速生長期,要追施2~3次稀薄糞肥或者復合肥[2]。從8月下旬開始,苗木進入硬化期,苗木長出頂芽,植物體內(nèi)水分逐漸下降,逐漸木質(zhì)化,這個階段要停止施肥、松土,并做好越冬準備。
在上凍前要及時澆上凍水,并在苗木上覆蓋秸稈以防凍害。如果遇上極端嚴寒天氣,還可以搭建溫棚。1年生的苗木高度為8~16cm,移栽成活率較低,通常要在苗圃中生長2~3年,當高度達到42cm以上時,才進行移栽造林。移栽時通常要帶土球,注意不要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