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焦自高 孫建磊 朱曉蕾
/ 濟南市蔬菜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鄒永洲 車亞莉 蘇長躍
/ 濟南三園園藝科技有限公司 夏永香
厚皮甜瓜是甜瓜中的重要類型,果大,肉厚,耐貯運,大拱棚早春栽培上市較早,效益較好,以下簡要介紹其技術要點:
1.地塊選擇與設施建設。宜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通風良好的沙壤土地塊建造大拱棚。大拱棚宜根據(jù)地形呈南北向或東西向,高1.8~2.5米、寬6~14米、長50~150米,需具備良好的采光、保溫、通風、抗風等綜合性能。以非瓜類作物為前茬。
2.栽培季節(jié)。早春栽培一般1月中旬~3月上旬播種育苗,2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4~6月采收;如果棚內(nèi)加蓋小拱棚等覆蓋,可適當提前定植。
3.品種選擇。選擇耐低溫、弱光,優(yōu)質,高產(chǎn),抗病,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目前主要品種有:魯厚甜1號、西州密25、景甜5號、瑞紅、玉菇、天蜜脆梨等。如果采用嫁接苗,所用砧木可選用科潤砧木、頂呱呱、東方正大、世紀砧5號等。
4.育苗。選用合適的育苗基質,加強種子處理,采用嫁接育苗。
(1)育苗基質。采用商品育苗基質,裝入50孔穴盤中。
(2)種子處理。將干種子放入開水中3~5秒,取出迅速放入涼水中浸泡;或將種子放入55~ 60℃溫水中,不斷攪拌至水溫降至30℃左右;浸種2小時后,瀝干表面水分,在30℃條件下保濕催芽。催芽前還可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浸種15分鐘,預防真菌性病害;或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預防病毒病。
(3)播種。播種前2~3天在苗床上排好穴盤,澆透水,覆蓋地膜,冬春季節(jié)要在上面加蓋小拱棚,覆蓋保溫被,并提前加溫。播種前穴盤基質打孔,深度0.8~1厘米,每個孔里播一粒發(fā)芽的種子,播完后覆土抹平。采用插接法、貼接法嫁接,砧木應比甜瓜提前5~7天播種;采用靠接法嫁接,甜瓜應比砧木提前5~7天播種。
(4)苗期管理。實生苗和嫁接苗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①實生苗管理。播種后蓋地膜保濕,低溫季節(jié)苗床加蓋小拱棚,小拱棚上加蓋保溫被。出苗前苗床要求白天氣溫保持28~32℃,夜間17~20℃;出 苗50%后 及 時撤掉地膜,出苗后適當降溫,白天22~25℃,夜間15~17℃;第一片真葉展開至第三片真葉顯露,需較高溫度,白天25~32℃,夜間17~20℃;定植前7天,進行煉苗,白天20~25℃,夜間10~15℃。苗期地溫要保持20~25℃。
②嫁接苗管理。嫁接苗在嫁接后的前2天,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蓋遮陽網(wǎng)遮光,蓋薄膜密封保濕;嫁接后第3天開始早晚通小風、降濕、見散射光,并逐漸加大通風量,延長見光時間,至第10天可恢復正常管理。
5.定植。定植前10~15天,大拱棚內(nèi)澆水造墑,深翻耙細,整平。結合整地每畝施用腐熟圈肥5~6立方米、腐熟雞糞1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按小行距60~70厘米、大行距80~90厘米做成馬鞍形壟,壟高15~25厘米。前茬為瓜類蔬菜的大拱棚,于壟底每畝施敵克松1.5公斤,進行土壤消毒。早春定植前還要蓋地膜或小拱棚提溫。
春季甜瓜溫床育苗適宜苗齡為30~35天(3葉1心),定植宜在晴天上午進行,定植時大拱棚內(nèi)10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3℃以上。在壟上開溝,按40~45厘米的株距栽苗,覆土高出土坨1~1.5厘米,每畝栽植1800~2000株。栽完苗后,立即滴灌澆水。定植后整平壟面。
6.田間管理。定植后注意做好溫濕度控制、整枝吊蔓、授粉留瓜、肥水管理等工作。
(1)溫濕度調(diào)控。定植后通過通風等管理控制溫濕度。棚內(nèi)氣溫白天控制在30℃左右,夜間17~20℃。開花坐瓜前,白天氣溫25~30℃,夜間15~18℃,溫度超過35℃要進行放風。坐瓜后,白天氣溫要求28~35℃,夜間15~18℃,保持13℃以上的晝夜溫差。
(2)整枝、吊蔓。大拱棚甜瓜栽培應嚴格進行整枝,采用單蔓整枝、吊蔓栽培。吊蔓時用尼龍繩或麻繩等牽引瓜蔓,將瓜蔓纏在繩上,留出坐瓜蔓并及時除掉其余的側蔓,坐瓜節(jié)位以上留9~11節(jié)打頂。
(3)授粉。在預留節(jié)位的雌花開放時,于上午9~11時取當日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將雄花的花粉輕輕涂抹在雌蕊的柱頭上?;蜷_花時,用200~240倍0.1%氯吡脲在子房上下面噴霧或處理果柄,促進坐瓜。
(4)留瓜與吊瓜。厚皮甜瓜在生產(chǎn)上有單層留瓜和雙層留瓜等不同留瓜方式。單層留瓜是在莖蔓的第12~15節(jié)留瓜,雙層留瓜在莖蔓的第12~15節(jié)及 第22節(jié)~25節(jié)各留一次瓜。小果型品種每株每層可留2個瓜,大果型品種每株每層留1個瓜。當幼果長到雞蛋大小時,選留果形周正、無畸形、節(jié)位適中、符合品種特征的幼瓜,系住瓜蒂部,吊到與坐瓜節(jié)位相平的位置上,其余摘除。
(5)肥水管理。定植后至伸蔓前,瓜苗需水量少,應控制澆水。若植株表現(xiàn)缺水時,可澆小水。到伸蔓期,每畝隨水追施平衡肥10~15公斤。預留節(jié)位的雌花開花至坐果期間要控制澆水,防止植株徒長而影響坐瓜。定瓜后,進入迅速膨瓜期要澆大水,隨水每畝追施高鉀復合肥10~15公斤,隔10~15天可再澆一次小水,采收前10~15天不再澆水。雙層留瓜時,在上層瓜膨大期每畝再追施10~15公斤高鉀復合肥。建議田間鋪設微噴灌系統(tǒng),水肥一體化操作。
7.病蟲害防治。甜瓜主要病害有蔓枯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蟲害有白粉虱、蚜蟲、斑潛蠅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大力推廣農(nóng)業(yè)、物理、生物等防治技術,如輪作倒茬、清潔田園、深翻晾曬、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壯苗、防蟲網(wǎng)、高溫燜棚、黃板誘殺、性誘劑誘殺、銀灰膜趨避蚜蟲等。
白粉病可用50%苯甲·硫磺水分散粒劑70~80克/畝,或40%苯甲·嘧菌酯懸浮劑30~40毫升/畝,或20%戊菌唑水乳劑25~30毫升/畝,或30 %氟菌唑可濕性粉劑15~18克/畝,噴霧防治。
蔓枯病可用325克/升苯甲·嘧菌 酯 懸 浮 劑30~50毫 升/畝,或60%唑醚·代森聯(lián)水分散粒劑60~100克/畝,或560克/升嘧菌·百菌清懸浮劑75~120毫升/畝,噴霧防治。
疫病可用100克/升氰霜唑懸浮劑55~75毫升/畝,或用440克/升精甲·百菌清懸浮劑100~150毫升/畝,或23.4%雙炔酰菌胺懸浮劑20~40毫升/畝,或60%唑醚·代森聯(lián)水分散粒劑60~100克/畝,噴霧防治。
霜霉病可用10%氰霜唑懸浮劑2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倍液,或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30%霜脲氰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
白粉虱、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5%烯啶噻啉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紅蜘蛛、斑潛蠅可用1.8%殺蟲素乳油1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
8.采收。應根據(jù)授粉日期和品種熟性,推算果實的成熟度。也可根據(jù)果皮網(wǎng)紋的有無,香氣和皮色變化等品種特征來判斷采收適期。果實成熟后果肉易變軟的品種,須適當早收。采收宜在清晨進行,將坐果蔓切斷,與果柄形成“T”字形。